私鑄錢
肅宗四年, 左參贊吳廷緯所啓, “私鑄者, 論以一罪, 捕告者, 論賞甚輕, 請從重論賞, 以廣捕告之路。” 上曰, “私鑄者, 一切嚴禁, 捕告者, 與捕賊一體論賞, 可也。”
二十一年, 領議政南九萬所啓, “盜鑄現發, 則不可不依大儻處斷。 而近聞, 盜鑄現發, 則匠人處死, 奉足定配, 故雖是匠人, 皆稱奉足而得免。 請更定事目, 毋論匠人·奉足, 不待時處斬, 一依大儻之律, 捕告人論賞, 亦與大儻一例施行, 宜矣。” 上曰, “依爲之。”
二十二年, 本曹判書閔鎭長所啓, “曾因大臣陳達, 盜鑄罪人, 不論首從, 皆以一罪論斷事, 定奪, 而接主人論罪, 不可無定式矣。”領議政南九萬曰, “接主人, 必與盜鑄匠人, 共分其利, 當以一罪論斷矣。” 判府事申琓·戶曹判書李世華·大司憲崔錫鼎皆以爲, “與匠人一體論斷, 宜矣。” 閔鎭長曰, “凡罪之未成者, 皆減本罪一等, 獨於盜鑄, 竝以一罪論斷, 似涉過中矣。” 左議政柳尙運以爲, “旣設爐冶, 則與僞造印未成者無異, 而爐冶之外, 器具之只用於鑄錢, 而不用他鑄者, 若現捉, 則毋論鼓鑄與否, 恐不可以未成論。” 上曰, “防奸之道, 不可不嚴, 立法, 不可不審。 雖設爐而未及鑄成者, 以次律論斷。”
同年, 傳曰, “頃日筵中, 私鑄錢接主人, 大臣以一罪爲請。 而私鑄之罪, 雖重, 似無加於殺人强盜, 雖以殺人言之, 從以加功者, 絞, 不加功者, 有減等之律。 接主人之論以死律, 終覺太重矣。” 閔鎭長曰, “聖敎諄諄, 欽恤之意, 好生之德, 至矣。 所謂次律, 亦有處絞與減死之異, 未知何以爲之乎。” 上曰, “殺人, 不加功者, 罪不至死。 接主人, 同謀分利之跡, 明白無疑者, 則以一罪論斷, 不然則減死, 宜矣。”
同年, 命定私鑄之律。敎曰, “天下事, 太快則反有病。 日前筵中, 私鑄舍置者之定律也, 諸臣所陳多異同, 而大臣以爲, 當置之死。 夫以殺人論之, 必加功然後罪至死, 私鑄者, 旣以殺死論, 而舍置者亦死, 無乃太重乎。 更定以次律, 同謀分利者, 以一罪論斷。”
二十三年, 黃海監司李德成啓本, “罪人金田, 與物故罪人李化永, 同謀私鑄, 旣已結案。 而事目, 私鑄錢者, 不待時處斬, 接主人同謀分利者, 以次律論斷, 指告人, 論賞事, 令該曹稟處, 何如?” 本曹粘目, 判付內, “金田等所犯, 係是私鑄, 而今番此類, 一竝蒙放。 是亦四月二十二日赦前之事, 則不宜一生一死, 致有京外之異。 同金田及接主人尹咸等, 竝放送, 指捕人論賞事, 依定奪安徐。”
英宗十三年, 私鑄罪人李東柱, 結案後, 更令本道査啓。 忠淸監司尹敬龍狀本, “尹德化·朴儉山·金男伊, 旣皆在逃, 東柱, 本非鑄工, 只因德化之敎誘, 覓給空舍, 吹火助力而已。 謹按先朝丙子三月受敎, 私鑄錢接主人, 同謀分利, 則論以一罪, 不然, 則當爲次律, 丙子八月受敎, 私鑄錢隨從, 不無參恕之道矣。 以八月受敎觀之, 則東柱, 實是貧賤之人, 不無一分可恕之道。 請令該曹, 參量稟處。” 本曹粘目, 判付內, “旣曰隨從, 則宜遵受敎。 且更査中渠供, 亦不覺矜惻, 參酌島配。 所謂德化, 分付本道, 譏捕勘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