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二十二年, 本曹判書李世華所啓, 故殺子弟者, 律非當死, 而甲子受敎, 以一罪論斷, 丙寅受敎, 以依法文施行, 而情節痛惡者, 則隨時稟定定奪, 故往往以一罪論斷。今後則此等罪人以一罪論斷事, 稟定後, 入於啓覆, 似爲合宜矣。上曰, 依爲之。
英宗二十二年, 傳曰, 凡殺獄具格啓聞之後, 難以闊狹。續典, 其命稟定者, 蓋所謂親問前事也, 此後父殺子·兄殺弟, 雖可置法者, 一番啓聞, 待秋曹覆奏回下後, 親問具格啓聞事, 分付京外。
同年, 傳曰, 頃者三覆時, 業已下敎, 而皇朝本律·昔年受敎, 皆以重倫理, 而受敎中切害二字, 聖意深也, 而秋官因此受敎, 父殺子·兄殺弟, 尋常皆置以一律, 其涉非矣。切害二字, 若不細究, 其將如前泛忽, 其切害者, 用意之至陰慘也。噫, 悖子惡弟之殺無赦者, 爲其父·爲其兄。雖杖而因殺, 豈比擬於切害陰慘。況誤殺·過殺而無他用意之陰慘, 而過爲比此律哉。大抵償命者, 爲其被殺者之冤。西銘亦不云乎。無所逃而待烹, 申生恭也, 以申生之孝心, 其前定抱冤於其父乎。此猶然矣, 況不近於切害陰慘, 而置其償命之律, 則何以慰孝子·順弟之心。中夜思之, 不覺惕然。更爲下敎, 以此分付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