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欽恤典則, 今上戊戌成。
御製欽恤典則綸音曰, 予卽阼元歲丁酉夏六月, 命有司臣, 編欽恤典, 則八閱月書始成。粵翌年正月, 頒諸中外, 又命館閣臣著爲跋, 以傳永久。嗚呼, 古者正月之吉, 司寇布刑乃懸, 刑象之法于象魏, 使萬民觀。夫陽春布德, 生意藹然, 王者體天行政, 可布德, 不可布刑也。經曰, 監于玆祥刑。刑而爲祥, 則布刑於布德之辰, 可以見聖人之心也。蓋刑者, 輔治之具也。使民而遠罪, 以有是也, 使民而遷善, 亦有是也。欲其不干, 于是也。如其干也而又底愼於適輕·適重之分, 惟辟·非辟, 惟宥·匪宥。欽哉, 期于無刑, 豈非祥歟。予爲是明于刑之中, 內而官府, 外而州縣, 職之高下, 用有其等, 罪之小大, 律獲其平。惟齊·匪齊, 有倫·有要, 肆迺彙成典, 則復爲圖爲尺度, 可開卷瞭如也。玆皆先王之舊制, 而寡人特一之而已也。凡我掌法之官, 以寡人之心爲心, 受王嘉師, 咸中有慶, 則庶不負先王欽恤之意矣。
御製刑具釐正綸音曰, 予嘗觀諸宋時故事, 藝祖卽一中主, 慮其獄囚之瘐死, 開國之初, 命諸州長吏恤繫囚, 又以暑盛, 詔獄吏五日一檢視, 灑掃獄戶, 洗滌杻械, 貧者給食, 病者給藥, 小罪卽時決遣, 自是歲以爲常。寡人以爲趙宋屢百年基業之綿遠者, 未必不基於斯矣。況我列祖欽恤之盛德, 卽我家傳授心法, 而矧予小子叨承丕緖, 敢不式克欽承對揚休烈之萬一也哉。凡係恤囚之政, 固當隨處惕若, 而今當暑月, 又値三伏, 死囚之滯獄者, 屢被拷掠之餘, 繫之枷而鎖以杻, 眞所謂蓬頭鬼形, 與鳥獸無異者也。噫, 當刑而不刑, 當殺而徑放, 適足爲啓僥倖之門·增罪戾之道, 殊非刑期無刑之義。初不可擬論, 而其於審恤之政, 勿以大罪·小罪而區而別之, 一倣宋朝之故事, 擧而行之。抑或爲欽哉之一道。咨爾京外有司之臣, 其宜惕念者, 至若刑具, 制各有度。笞杖之長廣·圓徑, 枷杻之尺寸·斤兩, 視罪淺深而異其制焉, 卽是不易之關和也。近聞京外決獄之地, 率多不遵法制之歎。以己之私而法亦隨而低昂, 不免爲官長飾怒之具, 可勝寒心。噫, 法者天下平也。雖以人主, 操其柄而御其權, 猶且不敢一毫偏私干於其間, 況乎命吏哉。可倂知委京外, 恤囚斷獄之際, 體予申飭之敎, 恪勤遵行。予聞化自近出, 政由內始, 京師之獄如彼其雜亂, 則外邑奚論。刑房承旨, 馳往法府·法曹, 取其笞杖·枷杻之不如法式者, 一倂收聚, 照法準視, 條列以聞。外邑亦當鱗次差遣御史, 抽栍憑驗, 如其犯者, 隨現重繩, 斷不饒貸。諸道方伯及居留之臣, 先爲發送褊裨, 逐邑摘奸, 劃卽釐正, 俾無從後現發之事。已前之違越格式者, 非止一二年之弊, 則諸道査閱之時, 雖有現發者, 除非大不法之刑杖外, 屬之令前, 姑勿上聞, 只令卽速革除事, 一體知委。
御製棍制釐正綸音曰, 日昨以法府·法曹笞杖等格式之一遵法度, 有所飭令。軍門之棍杖, 卽軍中之法杖, 以是昨有各營棍制釐正之命矣。蓋此釐正之命, 不欲偏大·偏小, 如摠廳之太大·守廳之太小也。予意祗在適重·適輕, 均其不均, 無甚大·甚小之殊也。若或未會予意, 欲準偏大之制, 則是欲均不均之制, 而反致傷人之患, 欲準偏小之制, 則可以啓亂紀·蔑律之弊, 而又可以增用棍之度數, 俱非予釐正之本意。各營棍杖, 一倂收聚, 詳細閱視, 參酌折衷, 均一定制, 開錄啓聞。至於一營之中, 大將與將官所用之棍制, 本有大小, 亦當從前日差等之例, 均齊釐正。此雖小事, 亦宜遠慮其來後之弊, 無或使紀律, 流而至於懈, 嚴而至於酷, 其令各營將臣, 以此知悉。至於眞木之棍, 先朝旣有禁令, 而令已久矣, 安保其更無造用者乎。或有營中留置者, 一一鳩集, 速卽燒火, 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