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冊禮嘉禮·親迎·皇朝封誥·世子嬪冊禮·王弟嬪冊禮·世孫嬪冊禮, 竝附。
神懿王后韓氏太祖妃。, 初封元信宅主。太祖元年壬申, 追冊爲節妃冊文不傳, 互見追崇。
神德王后康氏太祖妃。, 太祖元年壬申八月七日丙辰, 冊封顯妃。敎命與冊文, 竝不傳。
定安王后金氏定宗妃。, 太祖七年戊寅八月二十六日己巳, 冊封世子嬪, 爲德嬪。敎命與冊文, 竝不傳。
同年, 定宗受禪, 十一月十八日庚寅, 進封德妃。左政丞趙浚, 爲奉冊使, 參贊李居易, 爲副使, 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元敬王后閔氏太宗妃。, 太祖元年壬申, 封靖寧翁主。定宗二年庚辰三月四日己巳, 封世子嬪, 爲貞嬪。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太宗元年辛巳正月十日庚午, 進封靜妃。命參贊權近, 賜冊寶。○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誌狀·冊文註云, 舊本, 作封王妃冊, 而中宮只稱王妃, 始於世宗壬子, 今改之。
昭憲王后沈氏世宗妃。, 大宗八年戊子, 行嘉禮。初封敬淑翁主, 十七年丁酉, 封三韓國大夫人。
十八年戊戌六月十七日丙申, 冊封世子嬪, 爲敬嬪。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同年, 世宗受禪, 十一月十日丙辰, 進封恭妃。遣平陽府院君金承霔進封, 平壤君趙大臨進寶。○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始定號儉妃, 啓於上王, 上王曰, 主上, 好儉約, 此號甚好, 然字音不宜於號, 乃改以恭字。
世宗十四年壬子五月十五日壬申, 改封王妃。行冊禮, 使, 領議政黃喜, 副使, 戶曹判書安純。○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中宮, 只稱王妃, 始此。
初壬子正月, 禮曹啓, 古典, 天子之配曰皇后, 王之配曰王妃, 歷代未嘗復以美號加之。至於宮人, 則各稱號以別名位。本朝之制, 王妃, 稱某妃如稱恭妃之類。, 世子妃, 稱某嬪, 皆如〔加〕徽號, 有違於禮。請遵古制, 只稱王妃·王子嬪。從之。
顯德王后權氏文宗妃。, 世宗十三年辛亥, 選入東宮, 初封承徽, 未幾, 進封良媛。十九年丁巳二月二十八日戊子, 冊封世子嬪。上御勤政殿, 以知中樞成達生爲使, 禮曹判書河演爲副使, 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不傳。
文宗在東宮, 初行嘉禮于上護軍金五文之女, 號徽嬪。數年挾媚道, 事覺, 廢爲庶人, 又冊宗簿寺少尹奉礪之女, 號純嬪, 過八年, 以有失德廢, 遂以良媛冊嬪。
前此, 敎命, 皆書儀紙, 至是始依中國之制, 織用五色絲, 飾以黃金軸, 篆織敎命二字於始面, 次書曰, 敎旨。權氏, 爲王世子嬪者。
文宗卽位年庚午七月八日庚戌, 追冊爲王妃。遣右議政南智·之[刑]曹判書趙惠, 奉冊寶, 詣景禧殿, 進之。○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元年辛未, 代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五月二十四日辛酉, 謝恩使奉來, 但此是追封, 而誥文辭意, 一如循例錫封, 豈詞臣未及致詳而然歟? 可疑。
定順王后宋氏端宗妃。, 端宗二年甲戌正月二十二日甲戌, 冊封王妃。正使, 孝寧大君𥙷, 副使, 戶曹判書趙惠。○敎命及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世祖, 爲領議政, 以宮內空虛, 爲繼嗣之重·宗社之計, 從權制議, 請納妃, 屢日不已。上傳曰, 如是啓之, 不得終守己志。於是冊知敦寧府事宋玹壽女爲妃。
三年乙亥, 代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四月二十二日丁酉, 使臣來宣。
貞熹王后尹氏世祖妃。, 世宗十年戊申, 行嘉禮, 封樂浪府大夫人。實錄云, 封三韓國大夫人, 宣〔豈〕自樂浪進封三韓耶? 爵號不同, 可疑。己亥〔乙亥〕閏六月, 世祖受禪, 七月二十日癸巳, 冊封王妃。遣領議政鄭麟趾·中樞院事朴仲林, 授冊。○敎命及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昭惠王后韓氏德宗妃。, 世祖卽位年乙亥七月二十六日己亥, 冊封世子嬪, 爲貞嬪。冊文及敎命撰進臣姓名不傳。十年乙酉, 改以粹嬪。初封貞嬪, 因考實錄, 覽元敎王后〔元敬王后〕封貞嬪文, 命改爲粹嬪。
成宗二年辛卯正月十八日辛卯, 尊崇爲仁粹王妃。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六年乙未, 憲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正月二十九日己卯, 奏聞使金礩·副使李繼孫, 齎回。
二月二十七日丙午, 上大妃號。遣領議政申叔舟進冊, 右議政金礩進寶。○玉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章順王后韓氏睿宗妃。, 世祖五年庚辰四月十一日丁巳, 冊封世子嬪, 行嘉禮。遣孝寧大君稱𥙷·右議政仍令致仕李仁孫等, 授冊寶。○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文不傳。
成宗三年壬辰正月十一日戊申, 進崇爲徽仁昭德章順王后。遣靑松府院君沈會進冊, 領敦寧尹士昕進寶。○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安順王后韓氏。睿宗妃。世祖朝, 選入東宮, 初封昭訓, 睿宗卽位年戊子, 冊封王妃。玉冊文, 李承召撰。
睿宗卽位初, 因禮曹判書朴元享所啓, 中宮冊封, 定於三年後擧行。翌年己丑十一月, 上昇遐, 其間實錄, 初無冊中宮之事, 冊文, 未知作於何時, 豈初議中改冊禮行於上之昇遐前, 而實錄遺載不見耶? 當時事實, 有未敢詳者, 姑著于註, 以俟考證。
元年己丑, 憲宗皇帝, 降封王妃勅。閏二月四日己未, 太監崔安·沈繪來宣, 而封勅, 同載於封王勅中。○誥命不傳。
恭惠王后韓氏成宗妃。, 世祖十二年丁亥正月十二日己卯, 者山君成宗。, 親迎于私第。
成宗卽位年己丑, 正位中壼, 二年辛卯正月十九日壬辰, 冊封王妃。敎命及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列聖朝王妃冊禮譜略, 以卽位年冊封載錄, 而取考列聖誌狀, 則冊禮, 多在於大行三年之後。今從誌狀中, 敎命·冊文載錄, 而先書正位中壼, 以明冊妃之例, 後皆依此載錄。
元年庚寅, 憲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五月一日戊寅, 太監金興·行人姜浩, 來與封王詔勅, 誥同宣。
貞顯王后尹氏成宗妃。, 成宗四年癸巳, 選入大內, 初封淑儀, 十年己亥, 妃尹氏廢, 十一年庚子十一月八日甲申, 冊封王妃。敎命及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上御仁政殿, 以封王妃敎命·冊·寶, 綬〔授〕正使領議政鄭昌孫·副使戶曹判書李鐵堅, 至昌德宮之宣政門外。王妃就宣政殿月廊, 拜授如儀。
十二年辛丑, 憲宗皇帝, 降封王妃勅及封王妃誥。五月十六日庚寅, 內官鄭同·金興來宣。
端敬主后愼氏。中宗妃。, 燕山五年己未, 初封府夫人府號未詳。, 中宗元年丙寅九月二日戊寅, 正位中壼, 九月九日乙酉, 遜于私第。
英祖十五年己未五月一日丙午, 追復位。
章敬王后尹氏中宗妃。, 中宗元年丙寅, 選入大內, 初封淑儀, 二年丁卯八月四日乙亥, 冊封王妃。冊文, 副提學李世仁撰。○敎命不傳。
皇朝封典誥命, 戊辰, 大王封典時同來, 而文不傳。
文定王后尹氏中宗妃。, 中宗十二年丁丑七月十九日癸巳, 冊封王妃。敎命撰進臣姓名不傳。○冊文, 大司成李荇撰。
同月同日, 行親迎禮于太平館。敎命註云, 舊本作四月甲寅, 蓋從撰文日, 今以嘉禮正之。
十三年戊寅, 武宗皇帝, 降封王妃勅及封王妃誥。四月二十二日己丑, 奏請使李繼孟·李思勻, 還自京師, 上幸慕華館, 迎勅, 中宮, 御康寧殿, 受誥命·冠服。
明宗八年癸丑九月, 景福宮火, 誥命被燒。十二年丁巳, 遣李名珪等, 奏請補賜, 世宗皇帝準許。明年戊午, 付名珪等, 齎來, 而誥文不傳。
仁聖王后朴氏仁宗妃。, 中宗十九年甲申三月六日辛未, 冊封世子嬪, 行嘉禮上御勤政殿, 遣領議政南衮·兵曹判書洪淑, 行冊禮。○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敎命文不傳。, 仍行嘉禮。月日無傳。
舊譜略, 冊嬪, 以嘉靖六年丁亥載錄, 英祖戊寅, 譜略釐改時, 以嘉靖三年甲申改錄, 以江都實錄所紀, 因傳敎釐正。
冊封王妃敎命與冊文, 俱不見, 想仁宗卽位甲辰, 進位中壼, 而大行三年前, 未得行冊禮故耳。
皇朝誥命, 乙巳, 大王封典時幷降, 至明宗八年癸丑九月, 被燒於景福宮之火。戊午, 與文定王后誥命, 同蒙補賜, 而竝不傳。
仁順王后沈氏明宗妃。, 明宗卽位年乙巳, 以夫人, 正位中壼, 二年丁未九月二十一日己巳, 冊封王妃。敎命·冊文, 俱不傳。
明宗元年丙午, 世宗皇帝, 降封王幷封王妃勅。二月六日癸巳, 太監聶寶·副使郭䥆來宣, 誥命不傳。
懿仁王后朴氏宣祖妃。, 宣祖二年己巳十二月二十九日丁卯, 冊封王妃, 行嘉禮。敎命·冊文, 幷不傳。
宣祖三年庚午, 穆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七月十三日己卯, 奏請使金貴榮·姜士尙, 齎回。○南京太僕寺丞歸有光所撰。
宣祖三十四年辛丑, 神宗皇帝, 降封王妃補賜誥。與大王誥命, 同蒙補賜, 奏請使趙挺, 齎回, 雖載初誥, 而同是皇朝恩命, 故竝錄。
仁穆王后金氏宣祖妃。, 宣祖三十五年壬寅七月十三日壬申, 冊封王妃。正使, 左議政金命元, 副使, 戶曹判書韓應寅。○敎命, 大提學李好閔撰。○玉冊, 藝文提學申欽撰。同月同日, 行親迎禮于大平館。
三十六年癸卯, 神宗皇帝, 降封王妃勅及封王妃誥。六月十九日甲辰, 奏請使兼知事李光庭·上護軍權憘, 齎回。
承政院啓, 禮曹啓目, 新中宮新字, 未穩, 未冊封前, 稱中宮, 亦爲未安, 請令禮官改定。從之。禮曹啓, 婚姻六禮, 自古通行, 冊妃之禮, 尤不可廢者。皇太子婚禮儀註, 亦有冊封·親迎之禮, 其不以親迎廢冊妃一節明矣。弘文館啓, 文獻通考, 有皇帝納后儀, 其下又有皇帝臨軒冊命皇后之儀。以此觀之, 六禮中冊妃, 似是先行冊禮於妃氏第也。六禮後, 冊妃, 似是陞位授冊之大禮也。兩件儀節, 似有次第矣。詳見嘉禮條。
敎曰, 冊妃之禮, 歷代皆行之, 而獨於中廟朝丁丑年無之, 無乃親迎, 故無冊妃之禮耶? 禮曹啓, 冊妃之冊, 不現於丁丑謄錄, 而冊命之時, 宣敎曰, 冊某氏爲王妃, 王妃, 跪受敎命·冊寶, 親行四拜禮, 不可以親迎廢冊妃一節, 請遣史官于香山, 詳考以來。互見嘉禮條。
弘文館啓, 取考文獻通考, 晉穆帝, 冊何皇后文曰, 維升平元年八月, 皇帝使使持節兼太保持中太宰武陵王晞冊文, 故散騎常侍郞女何氏, 爲皇后, 咨爾云云。唐開元禮皇帝納妃儀, 維某年月日, 皇帝, 使使持節冊, 命某官女爲皇后, 咨爾云云, 宋仁宗景祐元年九月, 立皇后曹氏。冊文, 皇帝若曰, 云云。歷代冊文頭辭, 無一定之規, 請令禮官更議。允之。
上具遠遊冠·絳紗袍, 行冊妃禮。
仁獻王后具氏元宗妃。, 宣祖二十三年庚寅十月三日辛未, 行嘉禮。初封連珠郡夫人, 仁祖元年癸亥, 進封府夫人, 十年壬申五月十五日壬子, 追崇爲王妃。進冊官, 領議政尹昉, 進寶官, 左議政李廷龜。○冊文撰進臣姓名不傳。
十一年癸酉, 毅宗皇帝, 降追封王妃誥。五月六日丁酉, 奏請使洪靌·李安訥, 齎回。勅命, 與大臣〔大王〕封勅同載。
仁烈王后韓氏仁祖妃。, 光海二年庚戌九月, 行親迎禮, 初封淸城縣夫人初宣祖三十九年丙午, 簡選, 旣納幣, 而宣祖陟方, 至是行禮。, 仁祖元年癸亥八月十六日甲戌, 冊封王妃。遣左議政尹昉·兵曹判書金瑬, 授冊寶。○敎命, 大提學金瑬撰。○冊文, 兵曹判書李景憲撰。
三年乙丑, 光宗皇帝, 降封王妃誥, 六月三日己卯, 太監王敏政·胡良輔來宣。勅命, 與大王封勅同載。
莊烈王后趙氏仁祖妃。, 仁祖十六年戊寅十二月一日己丑, 冊封王妃。十一月三十日戊子, 上御明政殿, 遣正使左議政申景禛·副使刑曹判書尹暉, 奉敎命, 行告期禮。十二月一日己丑, 遣左議政申景槙, 奉冊行禮。○敎命, 大提學李景奭撰。玉冊, 同人撰。同月三日辛卯,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禮曹啓, 請行冊妃禮於別宮。允之。詳見嘉禮條。
承政院啓, 冊妃後, 新除官, 宜有詣別宮謝恩之禮。允之。又啓, 冊妃後, 宜有分政院。敎曰, 令該曹, 差出。
仁宣王后張氏孝宗妃。, 仁祖九年辛未秋, 行嘉禮于梨峴別宮, 初封豐安府夫人。二十三年乙酉九月二十七日乙亥, 冊封世子嬪。遣正使領議政金瑬·副使禮曹判書金堉, 奉敎命·行冊[竹冊]·印綬, 往昌德宮, 嬪宮, 與內命婦行禮。○敎命, 副護軍金光煜撰。○冊文, 藝文提學金蓍國撰。
孝宗卽位, 正位中壼, 二年辛卯八月十六日辛酉, 冊封王妃。遣領議政金堉·戶曹判書李時昉, 奉冊寶。○敎命, 大提學趙錫胤撰。○冊文, 藝文提學尹順之撰。
明聖王后金氏顯宗妃。, 孝宗二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一日乙未, 冊封世子嬪。遣正使永安尉洪柱元·副使禮曹判書吳竣, 行冊禮。○敎命, 大提學趙錫胤撰。○冊文, 弘文提學吳竣撰。十二月二十二日乙丑,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顯宗卽位, 正位中壼, 二年辛丑七月二十九日丙子, 冊封王妃。遣領議政鄭太和·刑曹判書趙啓遠, 奉冊寶。○敎命, 大提學李一相撰。○冊文, 吏曹參判金壽恒撰。
仁敬王后金氏肅宗妃。, 顯宗十二年辛亥三月二十二日癸酉, 冊封世子嬪。遣淸平尉沈益顯·吏曹判書金壽恒, 行冊禮。○敎命, 吏曹判書金壽恒撰。○冊文, 藝文提學姜柏年撰。四月三日甲申,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肅宗卽位, 正位中壼。二年丙辰十月二十一日庚午, 冊封王妃。遣許積·閔點, 奉冊寶。○敎命, 大司憲李衮撰。○冊文, 知中樞洪字遠撰。
仁顯王后閔氏肅宗妃。, 肅宗七年辛酉五月二日。甲寅, 冊封王妃。遣領議政金壽恒·兵曹判書李翔, 奉冊寶。○敎命, 淸城府院君金錫胄撰。○玉冊, 大提學李敏敍撰。同月十三日乙丑,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十五年己巳五月二日丁酉, 遜于私第。
二十年甲戌六月一日丁酉, 復位。遣領議政南九萬·禮曹判書尹趾善, 奉冊寶。○敎命, 刑曹參判李畲撰。○玉冊, 弘文提學朴泰尙撰, 親臨頒敎文, 大提學朴泰尙撰。
仁元王后金氏肅宗妃。, 肅宗二十八年壬子十月三日庚辰, 冊封王妃。遣左議政李世白·禮曹判書金鎭龜, 奉冊寶。○敎命, 左參贊李畲撰。○ 玉冊, 弘文提學姜鋧撰。同月十三日庚寅,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命嘉禮冊妃時正使, 以大臣差出, 著爲式。
大臣啓, 敎命文·玉冊文製述官, 例於再揀後啓下, 而今番, 與前有異, 請令預先差啓。從之。
端懿王后沈氏景宗妃。, 肅宗二十二年丙子五月十九日甲戌, 冊封世子嬪。遣正使臨昌君焜·副使兵曹判書閔鎭長, 行冊禮。○敎命, 大司成李畲撰。○冊文, 吏曹判書崔錫鼎撰。同月同日,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先是四月, 禮曹啓曰, 王世子嬪冊禮時印式, 依辛卯·辛亥年例, 以王世子嬪之印下字, 篆刻。允之。
備忘記, 王世子嬪冊禮時, 正使臨昌君焜, 鞍具馬一匹, 副使判書閔鎭長, 熟馬一匹, 都提調柳尙運·判書尹趾善, 半熟馬一匹, 提調判書李世華·李世白, 敎命文書寫官金鎭龜·竹冊文書寫官副提學徐宗泰, 各熟馬一匹, 傳敎官左承旨宋昌·都廳副司果李三碩, 幷加資, 敎命文製述官大司成李畲·竹冊文製述官判書崔錫鼎·敎命篆文書寫官郡守尹德駿, 各半熟馬一匹, 賜給。諸執事, 施賞有差。
景宗二年壬寅九月三日乙酉, 追封王妃。遣正使趙泰耉·副使禮曹判書李台佐, 奉冊寶。○敎命, 李師尙撰。○冊文撰進臣姓名, 特敎勿書。
宣懿王后魚氏景宗妃。, 肅宗四十四年戊戌九月十三日戊子, 冊封世子嬪。遣正使臨昌君焜·副使禮曹判書閔鎭遠, 行冊禮。○敎命, 大提學宋相琦撰。○冊文, 弘文提學閔鎭厚撰。同月十六日辛卯,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景宗卽位, 正位中壼, 二年壬寅九月四日丙戌, 冊封王妃遣正使趙泰耉·副使戶曹判書金演, 奉冊寶。○敎命, 吏曹判書李肇撰。○冊文, 柳鳳輝撰。
貞聖王后徐氏英祖妃。, 肅宗三十年甲申二月二十一日辛卯, 行親迎禮, 初封達城郡夫人。
景宗元年辛丑九月二十六日甲寅, 冊封世弟嬪。遣正使礪山君枋·副使戶曹判書閔鎭遠, 行冊禮。○敎命, 禮曹判書李宜顯撰。○冊文, 都承旨洪啓迪撰。
英祖卽位, 正位中壼, 二年丙午十月二十九日丁亥, 冊封王妃。遣左議政洪致中·禮曹判書沈宅贊, 奉冊寶。○敎命, 左參贊李宜顯撰。○冊文, 藝文提學尹鳳朝撰。
貞純王后金氏英祖妃。, 英祖三十五年己卯六月二十日己巳, 冊封王妃。遣正使領中樞兪拓基·副使兵曹判書趙雲逵, 奉冊寶。○敎命, 戶曹判書金陽澤撰。○冊文, 廣州留守鄭翬良撰。二十二日辛未,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敎曰, 冊禮時都提調, 鞍具馬一匹, 提調三人, 各熟馬一匹, 賜給。都廳二, 幷加資, 餘各施賞有差。
孝純王后趙氏眞宗妃。, 英祖三年丁未九月二十九日壬午, 冊封世子嬪正·副使, 及敎命·冊文撰進臣, 姓名未考。, 同月同日,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先是閏三月, 上曰, 取見譜略, 列聖嘉禮時, 年歲, 皆可考據。先朝, 十一歲行嘉禮, 景廟, 九歲行嘉禮, 必於十一歲·九歲之行禮者, 聖意, 蓋有在而然。東宮嘉禮, 亦宜遵兩朝故事, 行之。而若不趁今年行禮, 則勢將遲, 待再明年, 今予上奉兩東朝, 尤不宜遷就, 嘉禮吉日, 以今冬內推擇。互見王世子冊嬪。
正宗卽位年丙申八月十二日辛亥, 追尊爲王后。
孝懿王后正宗妃金氏。, 英祖三十八年壬午正月八日壬寅, 冊封世孫嬪遣正使吏曹判書韓翼謨, 行冊禮。○敎命, 判府事鄭翬良撰。○竹冊文, 漢城判尹金陽澤撰。, 二月二日丙寅, 行親迎禮于於義洞本宮。
先是三十七年辛巳十月, 敎曰, 比諸甲子, 宜有差等。今番稱嘉禮廳都提調, 置之, 堂上二員, 禮戶判, 兼焉。都廳一員, 依定式, 問于大臣, 啓下。郞廳二員, 亦以禮·戶郞兼焉。監造官二員, 各司參下官中, 塡差。員役, 以有料布衙門員役塡差, 以除浮費。互見王世孫嬪嘉禮。
敎曰, 世子嬪六禮時, 比大婚減半, 玄三·纁二。今番, 雖欲差等, 更無所減, 今亦依此禮納徵, 馬〈減〉一匹。國婚定禮, 依此釐正, 正使之告於嬪父, 嬪父之告其先, 今番皆稱王世孫宮, 《盤床及》面幣, 申飭下敎, 載於世孫嬪儀軌。
正宗卽位, 正位中壼, 二年戊戌五月六日, 冊封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