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館折受
京畿, 喬桐乶乭海, 驪州·楊根柴場, 金浦獨島, 全羅道扶安蝟島, 靈光角里島·鵲島·紫雲坪·於島·鮑作島·水島, 羅州都草島·臨子島, 靈巖楸子島。
京畿, 貢奴婢九口, 弱奴婢二口。忠淸道, 貢奴婢三百五十一口, 弱奴婢一百五十八口。慶尙道, 貢奴婢五十口, 弱奴婢二十六口。全羅道, 貢奴婢四百七十一口, 弱奴婢四百三十五口。忠淸道, 畓一百二十五結二十八卜四束, 田九十六結二卜六束。全羅道, 畓六十結三十六卜二束, 田二十五結五十三卜四束。慶尙道, 畓三十結四十二卜五束。京畿, 畓八十二卜三束, 田七十九卜七束。養賢庫, 覺心寺畓二十二卜四束, 田三畝, 屯地, 山畓十七卜六束, 田二結九十五卜九束, 二間水門外, 畓六十九卜三束, 田五十結四束, 馬場里田十卜六束, 城內田朝前耕。灘井洞水芹畓田朝前耕, 安巖里荒廢田畓。船二隻, 懸房二十一廛。司憲府·刑曹·漢城府續錢一朔所納, 都合七百四十八兩。慶尙道淸道磧川寺·昆陽多率寺·昌寧龍興寺, 每年白紙五十卷, 晉州白泉寺, 白紙五十卷, 全羅道泰仁靈泉寺白紙五十卷。
太祖七年戊寅, 命置學田, 以供粢盛廩。生徒, 賜復戶, 以應灑掃使令之役。
太宗七年丁亥, 賜田萬餘結·奴婢三百口于成均館。
世宗九年丁未, 上聞侍女中, 有成均館婢子, 而高麗安文成公裕之所納也。敎曰, 古人納之, 予旣不能, 乃反奪之乎? 立命出之, 還屬本館。
文宗元年辛未, 賜奴婢于成均館及四部學堂。
成宗十五年甲辰, 給田四百結, 俾收稅, 以贍其用, 州·府·郡·縣之學, 亦給, 有差。詳見鄕校總敍。二十五年甲寅, 大司成安琛, 以學宮湫隘, 請買取洞口民家, 拓其基, 以西泮水爲限。上許之。
中宗六年辛未三月, 上視學後, 分三所, 講經, 以取士, 仍賜學田百結。
十二年丁丑, 賜田百結及奴婢于成均館。
三十年乙未, 賜柴場于成均館。場在楊根之南, 至驪州·廣州之境, 周圍二十里。
明宗八年癸丑, 賜田于成均館。
孝宗六年乙未, 大司成金益熙白, 全南道沿海諸道扶安蝟島, 靈巖楸子島, 羅州都草島, 靈光角里島·鵲島·柴雲坪。, 自聖朝賜與於成均館, 俾收其稅入, 以充養士之費。後皆爲諸宮家占奪。上立命還屬於本館。
肅宗十九年癸酉, 以靈光郡諸島漁鹽之稅, 賜成均館。
三十三年丁亥, 大司成李晩成啓曰, 典僕數多, 泮村不能容, 司贍舊基, 近於泮村, 而本館, 折受南怡基, 在稍遠之地, 以此相換, 俾得容接, 何如? 上曰, 可。
英宗七年辛亥, 以咸悅·龍安·林川·保寧·結城五邑浦嶼之稅, 屬之成均館。
二十六年庚午, 命均役廳, 歲賜錢二千兩·綿布九百餘疋于成均館。朝家新設均役廳, 管諸道漁鹽, 又減奴婢身貢, 故有是賜。
文宗元年辛未, 上以學校風化之源, 所係甚重, 命職兼館閣, 大小儒臣, 輪詣成均館, 日與諸生講論, 頻賜諸生酒食, 又贈給成均館及四部學堂奴婢。
世祖七年壬午, 下諭諸道觀察使曰, 近來學校, 虛疏, 是在上之人, 勸勵未至耳。上親幸成均館, 竝取四學儒生試藝, 使之勸勵, 卿亦體予意, 每巡行時, 親諸學校, 試講經製述, 兼飭敎官, 勤敎誨。
明宗九年甲寅, 上賜酒于太學。敎曰, 學校, 風化之源, 首善之地。近來學校陵夷, 是雖上不能鼓舞振作之致, 師生之習, 亦爲渝靡。嗟爾, 師長學子, 各勉授受, 以副予樂育英才之意。又敎曰, 人之爲學, 莫切於小學, 而近廢不讀, 惑莫甚焉。其令禮曹申飭勸勉, 使人人樂學, 以敦根本, 令八道觀察使, 各其邑, 如有孝子·烈婦, 廣問以聞。又謂侍臣曰, 孝行節義, 所當崇奬, 故探訪以啓之意, 已諭于諸道矣。人皆以節義爲責, 則於爲國所關, 豈小哉? 仍下當代三綱錄于政院, 令印布中外。
成宗二年辛卯, 禮曹啓, 諸邑儒生額數且少, 學舍頹廢, 師生或有僑寓私第, 觀察使慢不致察, 有違國家興學校之意。諸邑儒生, 依舊勿定額數, 其學舍頹廢者, 亦令修繕。上從之。
英宗十八年壬戌, 定居齋儒生額數。明日, 召見大學生於崇文堂曰, 先朝建此堂, 蓋崇文之意, 令予親試爾等於此堂, 亦崇文之意, 爾等宜體此意。遂宣醞于諸生, 仍賜御製。
肅宗三十年甲申, 司諫崔啓翁啓, 臣居泮時, 詳知蝙蝠亂入於殿內, 使本館官員, 從便善爲防塞, 似當矣。上曰, 以此分付大司成。大司成趙泰耉啓, 臣焚香後, 奉審矣。大廟, 亦設紙板子, 明春釋菜, 告由移安, 設紙板子, 而隙處造簾垂之, 似宜矣。上曰,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