춘관통고春官通考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춘관통고 목록



靖陵
中宗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 戊申成宗十九, 弘治元年年。三月五日己巳, 誕降。丙寅燕山十三年, 正德元年。九月二日戊寅, 卽位。甲辰卽位三十九年, 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庚戌, 昇遐。乙巳二月三日丙申, 葬于高陽禧陵之右, 壬坐丙向。誌文同年, 吏曹參議洪春卿撰。壬戌明宗十七年, 嘉靖四十一年。九月四日乙西, 移葬于廣州宣陵東岡, 乾坐巽向。癸巳宣祖二十六年, 萬曆二十一年。遭倭變, 改封陵。
象設 曲墻三面, 屛風石十二面間廣八尺三寸, 高六尺。, 欄干石十二間間廣九尺五寸。, 魂遊石一長十尺七寸, 廣六尺五寸, 厚一尺七寸。, 明燈石一長十一尺。, 望柱石一雙, 文石一雙, 武石一雙, 馬石二雙, 羊石二雙, 虎石二雙。丁字閣在陵下八十四步。閣內鋪陳, 同健元陵。, 水剌廳二間, 在丁字閣右二十五步。守直房二間, 在左二十九步。, 望燎位在丁字閣西北二十步。, 表石一在丁字閣東二十三步。長五尺五寸, 廣二尺二寸, 有閣。篆曰朝鮮國中宗大王靖陵, 有陰記。英祖乙亥立。, 紅箭門。在丁字閣前八十七步。
四標 無山名, 周廻十里。
典祀廳三間, 與齊室相接。, 祭器庫在典祀廳傍。, 安香廳六間。, 齊室七間。, 蓮池。在丁字閣東三百五十步。長六十二步, 廣四十步。
辨祀·時日同健元陵。
祝版同健元陵。
今儀 忌辰祝式 敢昭告于中宗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頭辭·結辭, 見健元陵。 俗節祝見健元陵。
齊戒同健元陵。
齊官同健元陵。
香祝同健元陵。
祭器同健元陵。
饌品同健元陵。
祭服同健元陵。
陵官 直長一人七品。, 參奉一人。九品。舊以奉事, 英宗丙辰, 改直長。守護軍七十名, 給復每戶一結五十卜, 保人各二名, 位田。無。
奉審詳見諸陵事例。
修改詳見諸陵事例。
香炭山, 在廣州文峴山, 周廻三十里。
英祖己巳綸音見德陵。
正祖己亥節目見健元陵。
事蹟 初議陵號時, 引唐昭陵例, 仍號禧陵。丁熿曰, 唐文德后雖先葬, 乃太宗壽陵, 故不改也。議遂定。
明宗朝, 妖僧普雨爲報恩寺住持, 欲移陵寢於寺側, 以固其勢, 乃謂宣陵近處有吉兆, 文定王后頗信之。尹元衡, 力贊其論, 逢迎慈旨, 竟遷陵。而地勢卑下, 補土之費, 至累鉅萬, 每年江水漲入, 則齊室半沒于水, 輿情憤惋, 久而未已。
改卜陵寢時, 徐敬德疏曰, 古者冢人掌公墓, 定一處。辨其兆域, 先王之葬居中, 昭穆爲左右, 同姓諸侯·大夫士葬于前後。今一從風水之說, 世各占之, 雖宗戚之墓, 皆令溝而去之, 占地甚廣, 隆運至於千歲之遠, 則園陵相望, 田野盡荒, 人迹爰絶, 弊至於此, 臣未敢知其將何以處之也。
明宗十七年壬戌二月, 領議政尙震等議, 謹按歷代遷陵之制, 皆用緦服, 中國緦麻之制, 用極細熟布, 爲冠服之制。我國只爲齊·斬, 期·功以下之服, 則只着布帶, 俗例已成。今難用中國之制, 況英廟遷陵之制, 已有前規, 遷陵發引時, 代奠官及侍衛百官, 白布帽熟麻帶, 所經各邑守令服色, 亦同在京百官, 則其時適以國喪卒哭之後, 已服白衣烏紗帽·黑角帶, 故別無改服之禮。請依此規, 自上服色, 應亦不過此制, 應行節目, 該曹磨鍊。
六月, 禮曹啓曰, 先王陵寢近地, 後王入葬, 則必於紅門外, 依望陵例, 設褥席, 梓宮向先陵少駐, 而奉入靈幄例也。今者宣陵隔山, 雖不見, 望見禮不可廢, 依前行之何如? 大輿自舊陵過去時, 雖非迫近城底, 自上必露處卑地, 百官豈可晏然各在其家乎? 其日早朝, 各於朝房齊會, 大輿過去時, 光化門外, 東西班俯伏祗送。祖宗朝雖有遷陵之時, 乃出於不得已之擧, 而臣子未安之情, 自不容已者也。往在丁酉年, 禧陵以水石之凶, 遂擧遷葬之計, 乃以爲莫大之慶, 因陳慰賀之禮。此奸臣安老欲害鄭光弼而發也。欲重其事, 而多人之罪, 雖非合當之禮。今者遷陵, 去凶卽吉, 勢不得不爾, 而上下罔極之慟, 安有其極? 若依丁酉年例, 奉箋賀, 則似非得宜, 敢稟。傳曰, 啓意皆當, 幷如啓, 勿爲賀禮。
八月, 遷陵都監馳啓曰, 梓宮于新陵靈幄殿, 開油芚結裹, 再加奉審, 則下邊西隅, 水氣滲漏, 昨日新加數子小棺衣下端及結裹綃索, 皆通濕, 以指染水嗅之, 甚有異臭。上邊兩隅, 亦有水氣, 滲漏透濕, 但不如下邊之甚。臣等所見如是, 故敢啓。傳曰, 速擇吉日時, 改內梓官。
傳于政院曰, 內梓宮, 似有水氣, 故今朝改之矣。但予思之, 則水氣非自地涌入, 自梓宮內滲漏, 亦或有之。輕改梓宮, 動搖玉體, 極爲未安。堅補罅隙, 勿易以新梓宮何如? 速議于都監, 禮曹以啓。
尙震議, 梓宮久在積陰之地, 其有濕氣, 無陵不然。今乃勿易, 極爲未安。
鄭惟吉等議, 今奉上敎, 問諸工匠解事之人, 則以爲當剔去舊漆, 用極細布, 濡以好漆, 用尖子, 推入隔中, 然後又用細苧條布, 以漆重塗, 更以好漆, 累次厚着, 則可無後患云。請用此法爲之, 勿改梓宮。傳曰, 依都監議, 可也。
九月, 中宗大王移葬于廣州宣陵東岡。中廟, 初葬高陽, 與禧陵同塋。
禮曹啓曰, 謹按儀禮曰, 改葬緦註, 謂服緦者, 臣爲君也, 子爲父也, 妻爲夫也。親見尸柩, 不可以無服, 緦三月除之。子思曰, 禮, 父母改葬, 緦, 旣葬而除之, 不忍無服送至親也。穀梁傳曰, 改葬之禮緦, 擧下緬也。歷代以來, 遵用此禮, 而皇親及群臣, 竝服緦麻, 旣葬而除。是皆據禮之正, 而不敢改也。我朝英廟遷陵事目內, 代奠官及侍衛官, 竝白衣·布帽·麻帶, 而所經各官守今之迎送者服色, 亦同云, 而餘不擧論, 近在國喪三年之內而然也。禧陵遷葬時, 中外百官, 幷着淺淡服·烏紗帽·黑角帶, 而只梓宮侍衛百官及送迎守令, 白衣·白布帽·麻帶而已。此則王后之事, 而中廟壓尊, 其禮自不當與大王同矣。今此遷陵, 自闕內, 下至百官, 宜服緦服。然我國緦服之制, 與中國不同, 此是禮之大節, 請令弘文館, 博考典故, 然後收議大臣行之何如? 傳曰, 如啓。
二十年乙丑四月, 文定王后昇遐。上以聖考陵寢湫隘卑濕, 常有江漲浸入之患, 不得已改卜泰陵。敎曰, 遷陵之後, 國無吉事, 至於別卜泰陵。今者靖陵旣不可用, 改卜之地, 不可不預定, 其宜還用舊陵, 群議以再遷爲難, 遂寢遷陵之議。
宣祖十四年, 命三公·六卿, 往審形勢, 還啓言, 江水雖漲, 去穴道甚遠, 無滲潤之患, 只當以土石塡補, 以退水勢, 移造齋室于高燥處。從之。
二十六年癸巳四月, 倭賊退後, 賓廳啓曰, 遷陵之後, 江漲浸入紅箭門, 祭物以小船往來於丁字閣, 每爲未安。文定王后喪, 明宗敎曰, 遷陵之後, 國無吉事。今者慘慟之禍, 至於此極, 不可不改卜, 今宜還用舊陵。其後又啓曰, 昔日衣冠, 亦無可尋, 莫若從前體魄所安之地, 因奉之爲愈也。從之。
同月十六日, 體察使柳成龍馳啓, 募得忠勇人, 移安靖陵襚扆狀云, 令臣軍官守門將李弘國, 率自募牙兵十名, 本月十二日入靖陵奉審, 則隧道掘取處, 深布帛尺十五尺許, 廣七尺許, 下入坎中, 夜暗不能詳視, 以手探審, 則襚扆似若移在於玄宮外, 掘土壙中, 無他別物, 隧內瓦礫積置, 奉審還出, 陵近處衣服片片腐朽棄置, 觸手破碎, 一一收拾埋置云。上在永柔行宮, 出闕庭, 率百官望哭。二十九日, 出闕庭, 服緦麻, 率百官, 行四拜, 哭盡哀, 又四拜。百官, 以白衣·黑笠·黑帶行公。上御白衣·白笠。
五月, 命宗室扶安都正碩壽等及摠護使崔興源·沈守慶·柳成龍·兪泓·金應南·李憲國·宋贊·李德馨·崔滉·李增·權徵·李𥕏·白惟咸·成渾, 偕往奉審, 先使宗室及後宮逮事先朝者, 以諺書詳記御容, 然後奉審及獻議, 皆以爲不同, 乃命厚葬其屍。
六月, 改封陵時, 禮曹啓, 壬戊遷陵時, 摠護使李浚慶啓, 誌文·哀冊, 因用舊文。但哀冊禧陵卜地之語可改, 而初喪哀慕之詞, 不可追撰。依誌文例, 略敍遷陵之哀冊末端。依啓。今亦依此, 末端略敍改葬之意, 製送。答依啓。
是月, 都監移文, 改葬辭緣, 別製誌文。新舊誌文, 一體埋安事議定云云, 而改葬誌文不傳。壬戌, 浚慶之啓如此, 遷陵後寫誌官賞典, 亦見於實錄。然則誌文·哀冊, 俱有壬戌附書之文, 而今不可考。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