춘관통고春官通考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춘관통고 목록



思陵
懿德端良齊敬定順王后宋氏 庚申世宗二十二年, 正統五年。誕降。甲戌端宗二年, 景泰五年。正月二十二日甲戌, 冊封王妃。丁丑世祖二年, 天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癸丑, 降爲夫人。辛巳中宗十六年, 正德十六年。六月四日甲申, 昇遐, 葬于楊州南群場里, 癸坐丁向。肅宗二十四年戊寅十二月二十五日乙丑, 追復位封陵。
象設舊陵。 文石一雙, 明燈石一雙形制短小, 刻盡不精。非園陵制度, 不爲仍用。新設。屛風石·欄干石幷不設。, 魂遊石一長十二尺, 廣七尺三寸, 高一尺九寸。, 明燈石一高十一尺, 圓十二尺八寸。, 望柱石一雙, 文石一雙, 武石不設。, 馬石一雙, 虎石一雙。丁字閣在陵下七十三步。閣內鋪陳, 同健元陵。, 水剌廳二間, 在丁字閣右十四步。守直房二間, 在左十四步。, 望燎位在丁字閣西北十步。, 表石二在丁字閣東十步, 長七尺五寸, 廣三尺一寸, 厚一尺。書朝鮮國定順王后思陵, 有陰記。肅宗辛卯十月立。舊立表石, 如士庶墓。前碣書曰魯山君夫人宋氏之墓, 而字樣漫漶。後面年久苔蝕, 不辨字之有無。有閣。, 紅箭門。在丁字閣南西十二步。
四標 東至大路, 南至群場里, 西至野, 北至德巖山。封陵後己卯二月, 禮官與地方官, 審定火巢境界。時因判府事崔錫鼎啓, 海豐君鄭重徽家墳墓在龍虎內者, 勿爲掘移, 最近處, 只許山下望祭, 稍遠處, 直許行祭。
典祀廳四間, 在紅箭門東二百十六步。, 祭器庫在典祀廳傍。, 安香廳三間。, 齋室。六間, 與典祀廳相接。蓮池。無。
辨祀·時日同厚陵。
祝版同健元陵。
今儀 祝式 敢昭告于祖妣懿德端良齊敬定順王后宋氏。頭辭·結辭, 同德陵。
齋戒同健元陵。
齋官同健元陵。
香祝同健元陵。
祭器 鍮甁一。餘, 幷同諸陵。
饌品同健元陵。
祭服同健元陵。
陵官 令一人五品。, 參奉一人。九品。初置參奉二人, 後一改直長, 英祖丁巳, 又改以令。守護軍三十名, 給復各五十卜, 保人六十名, 位田無。
奉審詳見諸陵事例。
修改詳見諸陵事例。
香炭山, 在永平風穴山
英祖己巳綸音見德陵。
正祖己亥節目見健元陵。
事蹟 端宗昇遐後, 光廟憐其靡托, 欲造給居舍, 后願得望寧越之地, 居焉於東門外英嬪貞洞, 別搆草屋數間以居, 自稱淨業院。住持時, 登舍前石峯, 望寧越, 號其峯曰東望。
中宗十一年丙子, 講禮記泰厲, 仍以立後事, 議大臣。上曰, 今宋氏在令, 自立後可也。后上言以爲, 文宗血屬, 只有海平府院君鄭眉壽, 願托後嗣, 以奴婢財舍傳與眉壽妻, 以眉壽爲侍養子, 許之。自是移御于眉壽家。
后薨于海平府院君鄭眉壽家, 葬鄭眉壽墓白虎內。
顯宗十四年癸丑, 因應敎李選疏請, 依魯山君墓例, 給祭田二結, 守墓軍三名。封陵後罷。
同年, 因禮曹啓, 魯山及夫人忌祭墓祭需, 自該曹復舊例備給。封陵後罷。
肅宗二十四年戊寅九月, 因前縣監申奎疏請復位, 命議官, 亟擧縟儀。傳敎及疏辭, 竝見莊陵。
上以厚陵象設欄干石之類, 體制稍儉, 莊陵·思陵改封時, 命一依厚陵因作定制。
追復後進陵號, 因刑曹判書金搆啓, 鄭家墳墓石物, 仍置火巢內, 田畓, 秋成後打量定界, 給價陳廢。
摠理使崔錫鼎言, 思陵, 本海平府院君鄭眉壽家山, 眉壽, 卽文宗外孫。故王后在世時, 托其後嗣於眉壽, 仍爲奉祀。陵所靑龍邊墳墓, 皆是眉壽子孫, 白虎邊數塚, 亦是鄭家族屬云。雖非血孫, 旣屬後事, 又托體魄於其山, 則恩義情理之重, 不以幽明而有間。今若以封陵之故, 有所遷動夷毁, 則求之神道, 必有不安於冥冥之中。齊陵內舊塚, 旣不掘移, 貞陵內翁主墓, 亦爲仍存, 鄭家諸塚, 似有參酌善處之道矣。上曰, 年久塚墓, 曾有不遷之例, 許令仍存。
二十五年己卯, 展謁時, 參奉鄭一寧, 特陞本陵奉事。初置參奉二人一改直長。, 英祖丁巳, 又改爲令。
英祖十二年丙辰八月, 幸本陵, 下詢山勢及曲墻外兩宮人塚。海平府院君鄭眉壽墓所, 仍令參奉鄭運熙進前詳言。王后依鄭家故事, 命鄭家墳墓頹圮處, 告于禮曹修改。禮曹則不爲草記事, 定式。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