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蠶附親蠶
原儀 先蠶壇在東郊, 制與風雲雷雨同。享西陵氏黃帝娶西陵氏, 西陵氏始養蠶。, 神座在北南向。
今儀 親蠶壇, 設於景福宮康寧殿舊基之東, 行酌獻禮于西陵氏。制略倣東郊先蠶壇, 方十四尺, 高二尺, 四出階, 各三級。四門兩壝, 南北六十四尺, 東西三十五尺。上壝高九寸, 三階各一級。壇飾, 燾以土, 鋪莎, 繚以周垣, 土築, 高三尺, 廣一尺。繚以石, 在壇西北隅, 長一尺四寸, 廣一尺六寸, 高七寸。用營造尺。神座在北南向。
今儀 採桑壇設於蠶壇之西。方十二尺, 高一尺, 西南北三出階, 各一級, 飾以土, 鋪莎。從採桑壇在御壇之南, 方八尺, 高八寸, 餘倣御壇制。用營造尺。桑木在各壇之東。
諸道宜桑處, 置都會蠶室, 成藉藏於本曹·本道·本邑, 養蠶取絲繭上納。觀察使, 以蠶室本邑及附近諸邑公賤, 量定人數, 除選身貢, 擇有職勤謹者, 定爲養蠶官, 守令考察。
原儀 中祀。季春吉巳日享。
今儀位版·原儀祝版
原儀 祝式 維年號幾年歲次某甲某月某朔某日干支, 朝鮮國王姓諱遣官行祭, 則又有謹遣臣具官某之詞。, 敢昭告于西陵氏之神。伏以肇玆蠶桑, 駿惠我民, 歆我祀事, 福祿是申, 謹以牲幣醴齊, 粢盛庶品, 式陳明薦, 尙饗。
原儀 樂章 迎神, 景安。黃鍾宮·仲呂宮·南呂宮·夷則宮。 奠幣, 肅安。南呂宮。儼乎其臨, 惟神之位, 奉幣惟寅, 禮儀旣備, 孔惠孔時, 或將或肆, 神其降康, 歆我祀事。
初獻, 壽安。南呂宮。公桑蠶室, 振古如玆, 民受其賜, 維德之施, 報功以祀, 式禮攸宜, 洞酌行潦, 以祈格思。 文舞退, 武舞進, 舒安。姑洗宮。 亞獻·終獻, 壽安。姑洗宮。 徹籩豆, 雍安。南呂宮。籩豆有踐, 祀事孔明, 禮成三獻, 樂奏九成, 神旣燕喜, 終和且平, 載徹不遲, 萬福來寧。 送神, 景安。送黃鍾宮。
原儀 軒架·登歌·佾舞幷與風雲雷雨同, 而但設路鼓三, 雷鼗, 易以路鼗。○今儀軒架, 雷鼓, 易以土鼓。
原儀 齋戒 凡諸享官, 幷散齋三日, 宿於正寢, 致齋二日, 一日於本司, 一日於享所。工人·二舞, 淸齋, 一宿於禮曹。
原儀 齋官 初獻官正一品。, 亞獻官三品堂上官。, 終獻官正三品。, 典祀官奉常寺僉正。有故, 則判官。, 執禮二壇上, 四品, 壇下, 六品。, 大祝, 祝史一參外。, 齋郞參外。, 掌牲令典牲署官。, 協律郞掌樂院官。, 贊者參外。, 謁者參外。, 贊引參外。, 監察。
原儀 傳香祝·省牲器幷與風雲雷雨同。
原儀 饌品與嶽海瀆同。
今儀 親享饌品 左一邊實以鹿脯。, 左〔右〕一豆實以鹿脯〔鹿醢〕。, 爵一在籩·豆前。有坫。爐在爵右, 盒在爵左, 燭二, 一在盒左。祝版在西南, 樽所在東階下, 盥洗在西階下。
原儀 幣以黑。餘與風雲雷雨同。續儀。幣上同, 但長十一尺六寸七分。
定宗二年庚辰三月, 始祀先蠶。
世祖元年丙子四月甲申, 書筵官啓, 今於東宮, 置蠶室, 當會講日, 地隘, 請移之。傳曰, 蠶室, 重事, 故置諸近地。且禮有夫人蠶繅之文, 本欲中宮與世子嬪親見女功, 不可移也。
四年己卯正月, 命藝文直提學徐岡, 撰蠶書誌解。
八月, 下御札于政院曰, 予欲省蠶書, 以便觀省。仍命大護軍梁誠之, 考校之, 以養蠶條件, 頒中外。
成宗元年庚寅十一月, 敎諸道觀察使曰, 世宗朝, 諸道只設蠶室一所, 以近邑諸司奴婢助役。世祖以謂, 若每邑皆設, 則奴婢往來之弊, 可除。今守令不體立法本意, 吏卒所過, 供億受弊。今依世宗朝例, 每道只置一都會宜桑處, 以附近諸邑, 定蠶母及助役人, 輪次均役, 以所出絲繭, 親監直進, 以賞罰之。
六年乙未, 王妃行親蠶禮。
八年丁酉閏二月, 禮曹啓, 宋朝親蠶儀女執事官號, 與本朝官制各異, 今親蠶女執事官, 請依本朝官制施行。從之。
又啓, 來三月初二日, 乃吉已, 而桑葉必未抽, 請更擇三月內巳日行之。從之。
又啓, 杜氏通典, 皇后親蠶儀, 出還宮, 升降壇, 竝樂作, 宋史親蠶儀, 無樂作。本朝五禮儀, 王妃受賀會命婦儀, 升降座, 幷樂作。今親蠶, 亦是盛禮, 出還宮·升降座, 幷宜樂作。從之。
又啓, 古制, 皇后親蠶, 鞠衣, 禮記, 薦鞠衣于先帝, 注衣色如菊花之黃也。親蠶之服, 色如菊塵, 象桑葉始生之色也。先代木德之君, 薦此衣于神座, 以祈蠶事, 意菊非取黃色爲皇后之服, 專象桑色而設。請王妃親蠶時服, 菊衣加首飾。從之。
又啓, 受桑器, 宋制稱箱, 不稱色, 請依菊衣之義, 用黃。
又啓, 金鉤制作, 不可考, 請以今制御鉤, 用豆錫, 內外命婦, 用正鐵鑞染, 木柄, 長爲一尺二寸。竝從之。
又啓, 王妃親蠶, 近年稀有, 一國盛事, 親蠶日, 百官於大殿·中宮殿, 俱進箋陳賀, 外方於大殿進箋陳賀, 爲宜。從之。
三月三日, 繕工監, 築採桑壇于後苑。十三日, 親傳先蠶祭香祝。十四日, 中宮殿, 率內外命婦, 詣採桑壇, 行親蠶禮, 仍御宣政殿, 受內外命婦賀如儀。百官, 亦於延英門, 進箋稱賀。
兩殿進宴, 命會宗宰一品以上·議政府·六曹堂上·繕工提調·先蠶祭執事于闕庭, 賜酒樂。中官殿, 御宣政殿, 會內外命婦, 行勞酒宴, 賜物。親蠶執事採桑, 一品內命婦二, 二品內命婦一, 三品內命婦一以上淑儀行。, 一品外命婦二月山大君婷妻朴氏, 吉昌府院君權擥妻李氏。, 二品外命婦一禮曹參判李克墩妻權氏。, 三品外命婦一。右承旨任士洪妻李氏。從採桑, 外命婦一品至四品翁主及諸宗宰與五承旨妻。, 尙儀一, 尙宮一, 尙記一, 尙傳一, 尙功一, 典製一, 典賓四。一引內命婦, 一引外命婦, 一引諸蠶室, 一引執鉤以筐。
右承旨任士洪·禮曹參判李克墩, 參定親蠶儀。外命婦應採桑者, 令女侍進鉤·筐, 載之輪, 先詣親蠶所, 授尙傳, 以授執鉤筐者, 從採桑外命婦亦先詣。王妃乘輿出, 內命婦隨行。王妃, 降輿乘輦, 執事者, 進鉤·筐, 載之輦, 障以行帷, 內命婦, 乘轎以從。應採桑女侍, 進鉤·筐, 載之轎。至親蠶所壇東門外, 王妃, 降輦, 入詣壇, 就採桑位, 東向立。執鉤筐者陞, 尙功, 奉鉤以進, 王妃, 受鉤, 採桑, 典製, 奉筐, 進以受桑。王妃, 採桑五條止, 以鉤授尙功, 尙功受鉤, 典製奉筐。內外命婦, 以次採桑, 一品各採七條, 二品·三品各採九條。內外命婦, 詣蠶室, 尙功, 以桑授蠶母。蠶母, 受桑, 鏤切之, 授內命婦, 食蠶灑一簿訖, 王妃還。
王妃出大次, 奏繹成。維蠶之利, 衣被生民, 道我女紅, 必躬必親, 菀彼桑柔, 承我懿筐, 靡敢憚勩, 以訓四方。
王妃還大次, 奏與民樂。威儀卒度, 淑愼不忘, 曰嬪曰嬙, 承事靡遑, 陟降孔時, 禮云告成, 受天之祐, 惠我函生。
二十四年癸丑三月, 王妃, 詣後苑採桑壇, 率王世子嬪及內外命婦, 行親蠶禮。王世子及百官陳賀, 用權停禮, 遂頒敎。上進宴于兩大妃殿, 賜採桑女及蠶母綿布。中宮殿, 御宣政殿, 行勞酒宴。
禮曹啓, 文獻通考, 漢制, 皇后蠶服, 靑上縹下深衣制, 貴人助蠶服, 純縹上下, 公卿·刊侯〔列侯〕中二千碩夫人助蠶者, 縹循上下。晉武帝太康六年, 蠶於西郊, 皇后著十二筓步搖, 依漢·魏故事, 衣靑衣, 公主·三夫人·九嬪·世嬪·諸大妃·太夫人及縣鄕君·郡公侯特進夫人·外命婦·命婦, 皆步搖·衣靑, 從蠶。北齊, 內外命婦·宮人從蠶, 則各依品次, 皆服靑紗公服。又皇后親蠶於蠶壇, 服菊衣, 率六宮, 躬桑三條。命婦, 以次就桑, 服菊衣者, 採五條, 展衣·深衣者, 九條, 以授桑母。唐制, 命婦之服六翟衣者, 內命婦受冊·從蠶·朝會, 外命婦嫁及受冊·從蠶·大朝會之服也, 靑質繡翟, 編次於衣及裳, 重爲九等。宋制, 公·特進列侯夫人·卿校世婦·二千碩命婦助蠶, 則靑
〔靑絹〕上下。請親蠶時, 命婦, 以靑衣助蠶。命命婦服用鴉靑。
中宗八年癸酉二月, 禮曹啓, 中宮親蠶, 以來月十二日擇定, 而前次親蠶, 皆於昌德宮門爲之, 雖有基址, 而無其壇, 不可不改築, 且無桑木, 亦宜封。從之。
三月二十六日乙未, 中宮殿, 率內外命婦, 行親蠶禮於後苑。先行習儀二度, 禮成, 百官陳賀于中宮殿·大殿, 用權停禮。四月, 頒養蠶生繭于政府·政院。敎曰, 予觀古書, 宮中養蠶, 頒諸貴臣, 此務本之意也。近者內養蠶繭若干, 賜與政府·政院, 以示予務本之意·宮中養蠶之功。
二十四年己丑, 中宮殿復行親蠶禮于昌德宮後苑。
宣祖五年壬申, 中宮殿行親蠶禮。
肅宗三年丁巳, 右議政許穆上親蠶儀曰, 親蠶之禮, 蓋莫大焉, 實與親耕之禮一體, 而本朝亦有公桑蠶室。而親蠶之禮不傳, 亦不載於五禮儀, 不敢率爾講定, 更詢諸大臣, 召致中外博學知禮之士, 廣詢施行。
英祖四十三年丁亥三月, 中宮殿, 親享先蠶, 仍行親蠶禮·先蠶祭。以初五日, 本壇, 依例遣官先行, 而享官, 命差正一品。祭壇及採桑壇, 命康寧殿舊基修築, 蠶母八人, 令四宮選入。酌獻禮時, 中宮殿, 具禮服, 加首飾, 如儀行禮。親蠶時, 改服常服, 詣採桑位, 行採桑五條之禮, 仍御採桑壇南。惠嬪宮·世孫嬪宮, 各服其服, 採桑七條, 內外命婦, 各服其服, 採桑九條。採桑畢, 中宮殿, 仍御採桑壇, 惠嬪宮·世孫嬪宮·內外命婦侍坐。賜蠶母茶食於壇下, 蠶母及內執事以下施賞, 茶食器數, 如庶人勞酒例。頒敎陳賀時, 王世孫, 率百官, 行禮於勤政殿外庭, 又行禮於內庭。朝見禮時, 殿下·中宮殿, 御康慶殿〔康寧殿〕, 惠嬪·世孫嬪及命婦班首, 致詞行禮, 賜蠶母綿布, 量免八道及市民舊逋。先是正月, 命考出親蠶禮實錄, 考出實錄, 則成宗六年乙未正月二十五日乙亥, 親耕, 告廟, 陳賀。八年丁酉閏二月二十七日乙丑, 右承旨任士洪, 與禮曹參判李克墩, 參定親蠶儀以啓, 禮曹, 擇季春吉已, 宣攝內外, 各供其職。前一日, 掖庭署設云云。三月十四日辛巳, 親蠶。其日, 百官於大殿·中宮殿進箋陳賀, 外方亦於大殿進箋, 王大妃殿進宴, 中宮殿, 會內外命婦, 行勞酒宴。二十四年癸丑三月十日乙亥, 親耕, 王世子·百官上箋陳賀。三月二十一日丙戌, 親蠶, 王世子及百官陳賀, 權停例, 頒敎, 兩妃殿進宴, 中宮殿行勞酒宴。中宗八年癸酉正月二十九日己亥, 親耕, 頒赦。三月二十六日乙未, 親蠶, 百官陳賀于中宮殿·大殿, 用權停禮, 行內人勞酒。宣祖五年壬申二月, 親耕, 大赦, 陳賀, 設科。三月, 親蠶。
禮曹判書申晦啓, 親蠶時, 外命婦有採桑十一條之命, 而十一條, 非但於禮無之, 親耕時, 旣定以五推·七推·九推, 則採桑時, 亦定以五條·七條·九條, 恐合於禮意。上曰, 限以九條, 可也。
二月, 傳曰, 蠶母八人所着衣, 依常時內殿動駕時婢子所着衣上下, 賜饌進排八人, 亦令四宮婢子各二人待令, 所着衣, 勿爲上下, 以常時服色擧行。
禮曹啓, 親蠶時告由祭, 依親耕時例, 只行於宗廟事, 敢稟。上曰, 親蠶告由, 太廟擧行。
設祭壇及採桑壇於景福宮康寧殿舊基, 移植桑木。
親蠶時所用鉤·箔·筐·架及一應養蠶等物, 令工曹·繕工監措備進排。內入御鉤, 用豆錫, 惠嬪宮·世孫嬪宮·內外命婦以下所用鉤, 以正鐵鑞染, 木柄, 長一尺二寸, 用布帛尺。筐制, 則以方筐造作, 而用黃色。蠶母八人, 令四宮擇入, 親蠶畢, 蠶母受桑葉, 灑箔訖, 授之明禮宮。養蠶等事, 竝依傳敎擧行, 令內需司·內侍府次知擧行, 蠶室設帷幄擧行, 司鑰專掌次知。儀仗差備, 令醫女差定, 如有不足之數, 則尙衣院·工曹婢子抄定, 而令該曹傳掌擧行。親蠶習儀, 擇日擧行, 而依傳敎, 先行一度於光明殿。
三月, 傳曰, 儀註, 雖泛稱女官, 酌獻禮, 卽國朝初行者, 一遵皇朝故事, 諸執事, 以翁主·郡主塡差, 執事外行禮, 採桑時辱〔導〕採, 諸命婦, 當一體爲之, 令禮曹知悉, 日後修儀軌時, 只以此修正, 以備後考。
上親詣景福宮親蠶所, 同日, 中宮殿, 詣景福宮祭壇, 親行酌獻禮訖, 仍詣採桑位, 改服常服, 行採五條之禮訖, 詣於採桑壇南。惠嬪宮·世孫嬪宮, 各服其服, 採桑七條, 內外命婦, 各服其服, 採桑九條, 採桑禮畢。中宮殿, 仍御採桑壇, 惠嬪宮·世孫嬪宮·內外命婦侍坐後, 賜蠶母茶食於壇下。
敎曰, 親耕·親蠶, 卽一時擧行者, 況望八親耕, 宜遵禮文。今番親蠶一節, 亦依禮文擧行。于今望八, 與沖子親耕, 令內殿親蠶, 豈國牒所有? 親蠶, 三朝已有古例, 皇明亦有此禮。五禮儀所無者, 今當義起下敎。至於朝臣·命婦, 昔年戊辰慈懿大妃進宴, 亦未能焉。其後外命婦, 無入參之禮, 今不可論。今番惠嬪·世孫嬪及內命婦·外命婦·諸翁主·郡主·當宁王孫婦入參, 鉤筐, 亦依禮文擧行。禮畢後, 設王妃位於蠶壇南向, 依朝賀禮, 行禮。子曰, 樂云樂云, 鍾鼓云乎哉? 昔則有選上妓, 今則旣無, 旣行闕中樂一節, 置之。處所, 依中廟朝, 只行內賀, 予於此, 有心隕者。成廟朝, 奉三慈聖而行此禮, 噫, 今者此擧, 欲遵舊禮。且慶成閣御製詩, 親耕計未遂, 易耨上林田。今予不肖, 親耕已行, 親蠶欲行, 此禮豈特遵先王之意乎? 躬欲伸計未遂之聖歎者也。意專在此, 其豈樂爲哉? 況勸農之政, 可謂文具, 而其猶行也, 至於蠶桑之禮, 近者都無, 東蠶室·南蠶室, 都存其名。噫, 遵三百年古事, 欲行此禮, 一則追慕, 一則重蠶。宴之一字, 今無可論, 至於賀, 懷成廟之古事, 追昔年之聖心, 禮雖行也, 何忍張大? 其日, 與內殿, 同詣景福宮, 以視其禮, 以此分付。
又敎曰, 今者此擧, 三百年再有之事, 望八親命, 儀文宜備。景福宮設兩壇, 一則設壝門, 內殿行親祭, 其下壇, 依親耕臺例, 內殿率內外命婦採桑。先一日, 內殿與惠嬪·內外命婦, 先詣景福宮齋宿, 翌朝行採桑禮。還宮獻禮, 一依皇朝古事, 內殿皆行三獻。禮儀使以下諸執事, 依古例, 以女官爲之, 只進幣瓚爵官·奠幣瓚爵官·薦俎官, 內外命婦中, 自內當爲塡差, 以分付。
又敎曰, 坤殿詣康寧殿舊基, 先行享先蠶禮, 禮畢, 卽爲回駕御苑, 行採桑禮, 只內外命婦行四拜禮, 三獻, 內殿·惠嬪宮爲之。禮儀使·執禮·執尊·大祝·祝史·齋郞, 以內命婦·外命婦爲之。
又敎曰, 親蠶時, 勿用妓樂, 只行禮時, 用管絃奏樂。
又敎曰, 親蠶禮, 以三月上已日擧行, 習儀, 只行一度, 以光明殿爲之。祭文, 製下十日, 西陵氏傳香, 先行於崇賢門, 陪香先詣內殿, 惠嬪·世孫嬪·內外命婦隨行。祝文頭辭, 以朝鮮國王妃某氏爲稱。
又敎曰, 我朝王妃親行祭禮, 皇朝後初也, 禮文豈可不備? 習儀見之, 勺與樽, 皆以郊壇所用取用云。年近望八, 小學常誦, 不共湢浴, 不通乞假, 記所載, 堂堂千乘之國, 豈可苟且乎? 爐·盒·樽·爵·匜·勺之類, 皆令新造。
又敎曰, 養蠶, 以明禮宮爲之事, 下敎。更以思之, 御苑有三間舍, 今雖無, 予則見, 古稱蠶館。況旣已親蠶, 內殿自內時或省焉, 亦躬自導率之意也。養蠶處, 當此闕爲之。國初, 以頒繭觀之, 不張大可知, 蠶種, 以此量宜待令。
又敎曰, 禮房承旨, 動駕前, 先爲陪香, 坤殿入景福宮後, 禮房承旨, 請當殿承傳色傳香。神位與祝文旣行, 其在敬神之道, 陳而不作, 回駕時, 依例陳作, 繹成章·輿民樂, 坤殿回駕時同奏。
五月, 禮曹啓, 受麥繭儀註, 今方磨鍊以入, 而中宮殿·惠嬪宮諺書儀註, 亦當依例書入乎? 上曰, 今番則置之。又啓曰, 籍田令之爲該寺其官與否, 昨日筵中有下問, 而未能的對, 退出後考見五禮儀, 則以僉正爲之矣。上曰, 依五禮儀擧行。
五月夏至日, 中宮殿初行受繭禮。詳見先農。
上頒養蠶所成生繭于諸臣。敎曰, 三百年古事追行, 故欲遵盛例, 昔則只賜政府·銀臺, 古今異焉, 其頒比前加矣。初則八道中畿伯與兩都留守先賜, 餘繭尙有, 同賜七伯。噫, 其時聖敎, 勸農·蠶之盛意, 藹然於絲綸之中, 敢遵此敎, 同頒特諭, 莫云零星, 意則不淺。從此以後, 昔年聖意, 當沾諸道, 自政院下諭于七道方伯。
八月, 上詣文廟, 親行釋奠, 還語大臣曰, 今者行禮冕服·大帶, 卽內殿之親蠶織造者也。大臣對曰, 誠三代後盛事也。互見親臨釋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