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祖元年乙巳, 命復先正臣文正公宋時烈·文純公權尙夏官, 建院還額。先是壬寅, 一番之人, 搆捏兩先正, 削官毁院。至是, 因右副承旨尹鳳朝筵奏, 有是命。
領府事閔鎭遠啓曰, 慶州有先正臣宋時烈影堂。權世恒爲府尹時, 世恒乘機發軍, 毁撤宇舍, 欲焚畫像, 進士韓是愈被杖殞命。請首唱儒生, 嚴査刑配。上從之, 追奪世恒官。又啓, 公州孔巖書院, 朱夫子主享, 諸儒賢配食矣。壬寅以後, 院儒以先正臣宋時烈位版, 降置交倚下, 以賜額書院, 官給祭需, 而先正位, 肆然廢祭, 請査出嚴治。上曰, 五年停擧。
六年庚戌, 遣近侍, 致祭於諸葛武侯·岳武穆合享之所, 感宣祖·肅宗遺志也。
九年癸丑, 遣近侍, 致祭于文純公李滉陶山書院, 令本道畫書院及本宅。
十四年戊午, 命諸道, 査啓乙巳以後私建祠院。
平安道觀察使閔應洙啓曰, 平壤府仁賢書院, 卽箕子畫像奉安之所, 而崇禎癸酉, 重修後, 以祭物品式, 稟于禮曹, 請依崇仁殿例, 則其時議大臣以爲, 崇仁, 乃先代始祖之廟, 仁賢, 乃先師之廟, 宜倣文廟之規。自甲戌連用太牢, 而過四五年後戊寅, 變爲豕牲, 中間變改曲拆〔曲折〕, 久遠難徵, 而祭享體重, 宜有釐正定式。禮曹啓曰, 當時定奪時, 只曰宜倣文廟釋奠之規, 則本道不以外方鄕校例擧行, 而直用國學太牢之規。況自戊寅以後, 代用豕牲, 今至百餘年之久, 西〔而〕鄕校所不用之太牢, 不可輕許。上從之。
左議政宋寅明啓曰, 朝家有祠院私建之禁, 故稱廟而創建者, 亦多有之。儒生雖不施罰, 道臣推考, 守令罷職, 宜矣。上從之。
五月, 安東儒生私毁文正公金尙憲祠。上曰, 文正精忠大節, 炳烺後世, 敢私毁其祠乎? 亂民也。首唱者, 刑配。
十七年辛酉, 敎曰, 凡法令之解弛, 專由於撓攘, 不可不行一切之法。甲午後, 不稟朝廷, 私建祠院及私追享者, 勿論儒賢·大臣, 竝撤去, 而已故者外, 道臣罷職, 守令拿處, 首唱儒生, 限五年停擧。此後不稟私建者, 道臣拿處, 守令施以三等告身之律, 儒生遠配, 其隱而不聞者, 當以御史廉問矣。大臣奏曰, 嶺南, 最多鄕賢祠, 而不過村中數間茅屋, 道臣·守令, 難以盡知, 而先輩影堂·守令生祠, 尤與學宮有異矣。上曰, 鄕賢祠久則爲書院, 生祠堂亦有禁令, 一體禁斷, 可也。於是, 祠院撤毁者, 凡三百餘所。
時尼城·報恩, 有夫子位版書院·影幀書院。上聞之, 敎曰, 大賢之陞配聖廟, 先儒之配食聖廡, 猶爲之愼且重焉。況孔聖之下奉書院乎? 其令本縣影幀, 則奉安于鄕校, 位版則敬埋于鄕校殿後淨潔之處。翌年, 因贊善朴弼周疏, 諸道孔聖影堂之未及毁者, 竝命勿毁。
二十六年庚午, 謝恩使趙顯命, 得信國公文山。遺像於燕中, 歸獻。上曰, 文丞相精忠義烈, 令人起敬。曾聞六鎭有皇帝塚云, 令以文·陸二人, 建祠配享, 欲使二帝無臣而有臣也。問議大臣, 大臣以爲不便。敎曰, 臥龍祠, 卽宣廟御龍灣時, 興感命建者, 而岳武穆追配, 亦昔年曠感之聖意也。臥龍, 欲復漢室, 武穆, 欲迎二帝, 信國, 欲存宋祚, 三賢之忠, 一也。其以信國公, 同配于臥龍祠, 仍親製祭文, 遣近侍致祭。遺像所模者下送, 同奉一室。尋以御筆賜額曰三忠祠。
三十二年丙子, 命圖石潭書院及幽居以進, 因聖學輯要, 起感也。
三十九年癸未, 弼善李憲默入侍時, 上下詢玉山書院事蹟, 仍命本道監司, 圖畫書院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