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官通考卷之二十九
吉禮
文宣王廟
姓名爵號
文宣王, 姓孔, 諱丘, 字仲尼, 魯平昌鄒人。父鄒大夫叔梁紇, 母顔氏。名徵在。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魯國大夫人, 元文宗至順元年, 封啓聖王夫人。○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公羊書, 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 而上書, 十月朔庚辰, 則十一月無庚子日, 穀梁書, 孔子生, 係於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之下, 史記孔子世家, 稱二十二年。而索隱謂, 史記, 以周正十一月爲屬明年, 故誤爲二十二年, 而孔子, 實生於二十一年己酉歲, 洪慶善闕里譜系程登庸年表輯正, 皆謂孔子生於己酉十月二十一日庚子, 而朱子, 於論語序說, 特書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 生孔子於魯昌平鄕鄒邑。卒于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 壽七十三。左傳, 書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 孔子卒, 杜預註, 魯襄公二十二年生, 至今七十三也。四月無己丑, 五月十二日, 乃己丑, 或以爲魯襄公二十三年生, 至今七十一。吳程曰, 按大衍曆, 則己丑, 乃十一月, 是年孔子年七十有四。朱子, 於論語序說, 特書魯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 孔子卒, 年七十三。○哀公誄曰, 尼父, 漢平帝元始元年, 諡曰褒成宣尼父。時追封孔均, 爲褒成侯, 則褒成乃爵, 宣乃諡。○後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 改諡曰文聖尼父, 後周武帝大象二年, 封鄒國公。○唐太宗貞觀十一年, 詔尊爲宣成尼父。○高宗乾封二年大明集禮, 稱乾封元年。, 贈太師。○天授元年, 封隆道公。○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文宣王。○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加諡玄聖。○五年, 避道祖諱, 改諡至聖。○元武宗卽位初卽成宗大德十一年。, 加諡大成。○皇明世宗嘉靖九年, 去爵諡, 稱至聖先師。
兗國公, 姓顔, 諱回, 字子淵, 魯人。父無繇, 母姜氏。按元文宗至順三年, 追封顔子母姜氏爲杞國夫人, 諡端獻。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八歲, 壽三十二。唐高宗總章元年, 贈太子少師, 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兗國公。後唐時, 封兗公,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復封兗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 諡曰復聖。魏齊王正始七年, 稱先師, 升配, 而猶班十哲。宋度宗咸淳三年, 始專配享。○又按大明集禮, 宋徽宗崇寧四年, 有兗國公配享。
郕國公, 姓曾, 諱參, 字子輿, 父點, 魯南武城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六歲, 壽七十。唐高宗總章元年, 贈太子少保, 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郕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瑕丘侯, 徽宗政和六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武城侯, 度宗咸淳三年, 贈郕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 諡曰宗聖。唐高宗總章元年, 已配享, 而猶班十哲。至宋度宗咸淳三年, 始專配享。
沂國公, 姓孔, 諱伋, 字子思, 父鯉, 魯人。曾子弟子, 壽六十二。孔子通紀云, 壽一百一十餘。宋徽宗崇寧元年, 封沂水侯, 度宗咸淳三年, 封沂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 諡曰述聖。配享, 始於宋度宗咸淳三年。
鄒國公, 姓孟, 諱軻, 字子車一作子輿。, 父激公宜或云, 激, 公爵, 宜, 名。或云, 激公宜, 三字皆名。, 母仇氏元仁宗延祐二年, 封邾國宣獻夫人。, 鄒人。子思門人, 或云受學於子思之門人, 壽八十四。宋眞宗元豐六年, 封鄒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 諡曰亞聖。配享, 始於宋神宗元豐七年, 而東國, 則高鹿時, 享文廟西壁。○享祀錄云, 鄒國公, 徽宗時配享之說, 誤。○大觀五年, 詔躋子思從祀。此, 指始從祀也。唐開元以來, 子思, 不從祀。
費公, 姓閔, 名損, 字子騫,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十五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費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瑯瑘侯, 度宗咸淳三年, 封費公, 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鄭公, 姓冉, 名耕, 字伯牛,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鄆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東平侯, 度宗咸淳三年, 封鄆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薛公, 姓冉, 名雍, 字仲弓,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二十九歲,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薛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邳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薛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齊公, 姓宰, 名予, 字子我,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齊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臨淄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齊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黎公, 姓端木, 名賜, 字子貢, 衛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一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黎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黎陽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黎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徐公, 姓冉名求, 字子有,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二十九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徐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彭城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徐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衛公, 姓仲, 名由, 字子路一作季路。, 魯汴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九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衛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河內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衛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吳公, 姓言, 名偃, 字子游, 吳人。家語云,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五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贈吳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丹陽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吳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魏公, 姓卜, 名商, 字子夏, 衛人。鄭玄曰, 溫國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四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魏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河東公, 度宗咸淳三年, 封魏公。唐開元八年, 以十哲從祀。
穎川侯, 姓顓孫, 名師, 字子張, 陳人。鄭玄曰, 陽城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八歲,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 封陳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宛丘侯。徽宗政和元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穎川侯, 度宗咸淳三年, 封陳公, 升十哲位。顔子, 升配後, 以曾子班十哲, 至是曾子, 復升配, 故顓孫師, 自廡而升也。
道國公, 姓周, 名惇頤初名惇, 實避宋英宗諱, 改今名。, 字茂叔, 號濂溪, 宋道州人, 壽五十七。宋寧宗嘉定十三年, 諡曰元公。理宗淳祐元年, 封汝南伯, 從祀文廟。元仁宗延祐六年, 封道國公。
豫國公, 姓程, 名顥, 字伯淳, 號明道, 父太中向。宋河南人周濂溪弟子, 壽五十四。宋寧宗嘉定二年, 諡曰純公。弘簡錄云, 嘉定十三年, 贈諡。理宗淳祐元年, 封河南伯, 從祀文廟, 元文宗至順元年, 封豫國公。
洛國公, 姓程, 名頤, 字正叔, 號伊川, 明道弟, 宋河南人。周濂溪弟子, 壽七十五。宋寧宗嘉定八年, 諡曰定公。弘簡錄云, 嘉定十三年, 贈諡。理宗淳祐元年, 封伊陽伯, 從祀文廟, 元文宗至順元年, 封洛國公。
新安伯, 姓邵, 名雍, 字堯夫, 自號安樂, 又稱無名。公, 父令進, 宋河南人, 壽六十七, 宋哲宗元祐, 諡曰康節。度宗咸淳三年, 封新安伯, 從祀文廟。
郿伯, 姓張, 名載, 字子厚, 號橫渠。父, 殿中丞迪, 宋鳳翔郿縣人, 壽五十八, 諡明公。宋理宗淳祐元年, 封郿伯, 從祀文廟。
徽國公, 姓朱, 名熹, 字元晦後以元爲四德之長, 改稱仲晦。, 號晦菴, 又號考亭·遯翁·紫陽。父吏部員外郞松, 宋新安人, 壽七十一。宋寧宗嘉定元年, 諡曰文公, 理宗寶慶三年, 封信國公, 紹定三年, 改封徽國公, 宋理宗淳祐元年, 從祀文廟。
金鄕侯, 姓澹臺, 名滅明, 字子羽, 魯武城人, 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九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江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金鄕侯。○漢明帝, 永平十五年三月, 幸孔子宅, 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從祀始此。然猶未嘗祀, 唐開元中, 始配國學。以下同。
單父侯, 姓宓, 名不齊, 字子賤,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九歲。家語云, 少孔子三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單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單父侯。
任城侯, 姓原, 名憲, 字子思, 魯人。家語云, 宋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六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原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任城侯。
高密侯, 姓公冶, 名長家語, 作萇。, 字子長范甯云, 字子芝。, 齊人。家語云,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莒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高密侯。
汝馬氏通考, 作汶。陽侯, 姓南宮, 名适家語, 作縚, 史記, 作括, 論語疏作仲孫閱。, 字子容。父孟僖子,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郯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龔丘侯。徽宗政和元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汶陽侯。
北海侯, 姓公晢, 名哀家語, 作克。, 字季次, 齊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鄕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北海侯。
須昌侯, 姓商名瞿, 字子木,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二十九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蒙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須昌侯。
共城侯, 姓高, 名柴, 字子羔。齊敬仲十世孫, 衛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共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共城侯。
平輿侯, 姓漆雕, 名開, 字子開家語云, 子若。, 魯人。家語云, 蔡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十一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膝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平輿侯。
睢馬氏通考, 作雒。陽侯, 姓司馬, 名耕, 字子牛。桓魋弟, 宋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向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楚丘侯, 徽宗政和元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睢陽侯。
益都侯, 姓樊, 名須, 字子遲, 魯人。鄭玄云, 齊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六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樊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益都侯。
平陰侯, 姓有, 名若, 字子有家語, 云有。, 魯人, 孔子弟子, 少孔子十三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卞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平陰侯。
鉅野侯, 姓公西, 名赤, 字子華,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二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郜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鉅野侯。
東河侯, 姓巫馬, 名施, 字子期, 魯人。一作陳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三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鄫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東河侯。
千乘侯, 姓梁, 名鱣一作鯉。, 字叔魚, 齊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二十九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梁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千乘侯。
臨沂侯, 姓冉, 名孺, 字子魯,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五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紀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臨沂侯。
上蔡侯, 姓曹, 名卹, 字子循。孔子弟子, 少孔子五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曹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上蔡侯。
沐陽侯, 姓伯, 名虔, 字子析。一作子哲。孔子弟子, 少孔子五十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聊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沐陽侯。
枝江侯, 姓公孫, 名龍, 字子石, 衛人。孟子曰, 趙人, 鄭玄曰, 楚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五十三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黃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枝江侯。
陽穀侯, 姓顔, 名辛, 字子柳, 魯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四十六歲。唐開元二十七年, 從祀, 封蕭伯。宋眞宗大中祥符二年, 加封陽穀侯。
諸城侯, 姓冉, 名季, 字子産,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東平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諸城侯。
馮翊侯, 姓秦, 名商, 字子丕一作子南, 又曰丕玆。, 魯人。鄭玄曰楚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少梁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鄄城侯, 徽宗大觀四年, 封馮翊侯。按馬氏通考, 唐開元中, 詔封秦子南少梁伯。宋祥符中, 詔封少梁伯秦商鄄城侯, 則秦子南·秦商, 明是一人, 而按家語·史記, 秦祖, 字子南。唐宗, 無秦祖封爵, 而徽宗大觀中, 議禮局, 以孔子弟子公夏首·后處·公肩定·顔祖·鄡單·罕父黑·秦商·原杭·樂欬·濂潔。史記, 皆有其名。開元禮, 亦載祀典乞贈侯爵從祀, 詔封秦商馮翊侯, 卽少梁伯·鄄城侯·溤翊侯, 又是一人之爵, 而文廟位次圖, 稱馮翊侯奏商·鄄城侯秦相, 豈二人之姓與字, 皆同而封爵, 分而爲二歟。秦商, 旣封溤翊侯, 則又不當改封鄄城侯, 而同封諸人俱是初封侯爵, 則或秦祖, 誤稱秦商歟。高麗時國子監遵宋祥符之制, 故稱郵城侯秦商從祀。
濮陽侯, 姓漆雕, 名哆, 字子斂,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 封武城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濮陽侯。
雷澤侯, 姓顔, 名高, 字子驕。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瑯瑘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雷澤侯。
高宛侯, 姓漆雕, 名徒, 父字子文。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須句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高宛侯。
上邽侯, 姓壤, 名駟赤, 字子徒, 秦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北徵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上邽侯。
鄒平侯, 姓商, 名澤, 字子季。一作子秀。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雎陽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鄒平侯。
成紀侯, 姓石, 名作蜀, 字子明。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石邑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成紀侯。
當陽侯, 姓任, 名不齊, 字子選史記, 作選。, 楚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任城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當陽侯。
鉅平侯, 姓公夏, 名首, 字子乘史記, 作乘。, 魯人。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鉅平侯。
牟平侯, 姓公良, 名孺, 字子正, 陳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東牟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牟平侯。
膠東侯, 姓后, 名處, 字子里一作子之。, 齊人。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膠東侯。
新息侯, 姓秦, 名冉一作甯。, 字子開。史記, 作開。家語, 無此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彭衙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新息侯。
濟陽侯, 姓奚容, 名蒧, 字子晢一作子哲。, 衛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下邳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濟陽侯。
梁父侯, 姓公堅一作肩。, 名定, 字子仲, 魯人。一作晉人。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梁父侯。
富陽侯, 姓顔, 名祖, 字子襄, 魯人。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富陽侯。
聊城侯, 姓鄡, 名單, 字子家一作子字。家語, 無此人。, 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聊城侯。
滏陽侯, 姓句一作句。井, 名彊, 衛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淇陽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滏陽侯。
祈鄕侯, 姓罕父, 名黑, 字子索一作子素。家語, 無索。, 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祈鄕侯。
鄄城侯, 姓秦, 名祖, 字子南一作子丕。, 秦人, 孔子弟子。封爵。互見秦商下。
卽墨侯, 姓公祖, 名句玆, 字子之,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期思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卽墨侯。
厭次侯, 姓榮, 名旂, 字子祺一作子旗。,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雩樓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厭次侯。
武城侯, 姓縣, 名成, 字子祺一作子橫。,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鉅野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武城侯。
南華侯, 姓左人, 名郢, 字子行,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臨淄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南華侯。
汧源侯, 姓燕, 名伋, 字子思,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漁陽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汧源侯。
朐山侯, 姓鄭, 名國, 字子徒家語云, 薛邦子徒, 史記避漢祖諱邦, 作國, 薛作鄭字誤。,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榮陽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朐山侯,
宛馬氏通考, 作冤。句侯, 姓顔, 名之僕, 字子叔史記, 作叔。,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東武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宛句侯。
樂平侯, 姓原, 名亢一作冗。, 字子藉家語, 作籍, 史記, 作原亢籍。, 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樂平侯。
建城侯, 姓樂, 名欬一作亥。, 字子聲, 魯人, 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建城侯。
胙城侯, 姓廉, 名絜一作潔。, 字子庸, 衛人, 孔子弟子。宋徽宗大觀四年, 封胙城侯。
堂邑侯, 姓顔, 名何一作輿。, 字子冉一作子稱。,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開陽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堂邑侯。
博平侯, 姓叔, 名仲會, 字子期, 魯人。一作晉人。孔子弟子, 少孔子五十四歲。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瑕丘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博平侯。
林慮侯, 姓狄, 名黑, 字子哲一作子晢。,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臨濟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林慮侯。
高堂侯, 姓邽, 名巽家語, 作選。文翁石室圖, 作國選, 蓋避漢諱。, 字子斂,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平陸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高堂侯。
鄆城侯, 姓孔, 名忠馬氏通考, 忠作患。, 字子蔑, 孔子兄之子, 魯人。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汶陽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鄆城侯。
臨朐侯, 姓公西, 名輿如, 字子上,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重丘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 年封臨朐侯。
徐城侯, 姓公西, 名蒧, 字子上一作子尙。,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祝阿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徐城侯。
內黃侯, 姓蘧, 名瑗, 字伯玉, 衛大夫。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衛伯,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內黃侯。
臨濮侯, 姓施, 名之常, 字子恒,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乘氏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臨濮侯。
長山侯, 姓林, 名放, 字子企,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淸河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長山侯。
華亭侯, 姓秦, 名非, 字子之,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汧陽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華亭侯。
南頓侯, 姓陳, 名亢, 字子禽, 陳人。孔子弟子。或曰, 子貢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潁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南頓侯。
文登侯, 姓申, 名棖, 字子續,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魯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文登侯。
陽平侯, 姓琴, 名張一作牢。, 字子開一作子關, 又曰, 子張。,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南陵伯,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頓丘侯, 徽宗大觀四年避文宣王諱, 改封陽平侯。
濟陰侯, 姓顔, 名噲, 字子聲, 魯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朱虛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濟陰侯。
博昌侯, 姓步, 名叔乘, 字子車, 齊人, 孔子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封渟于伯。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博昌侯。
中都伯, 姓左, 名丘明, 楚左史倚相後, 魯中都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瑕丘伯, 徽宗大觀四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中都伯。
臨淄伯, 姓公羊, 名高, 臨淄人, 子夏弟子。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臨淄伯。
睢陽伯, 姓穀梁, 名赤, 睢陽人, 子夏弟子。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龔丘伯。徽宗大觀四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睢陽伯。
乘氏伯, 姓伏, 名勝, 秦濟南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乘氏伯。
萊蕪伯, 姓高堂史失其名, 稱高堂生。, 漢萊蕪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萊蕪伯。
考城侯, 姓戴, 名聖, 漢考城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楚丘伯。徽宗大觀四年, 避文宣王諱, 改封考城侯。
樂壽伯, 姓毛, 名萇。
廣川伯, 姓董, 名仲舒, 漢廣川人。元文宗至順元年, 封廣川伯續通考云, 皇明憲宗成化二年, 封廣川伯。, 從祀文廟。
彭城伯, 姓劉, 名向本名更生。, 字子政。楚元王交玄孫, 漢彭城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彭城伯。
曲阜伯, 姓孔, 名安國, 字子國。孔子十二世孫, 漢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曲阜伯。
中牟伯, 姓鄭, 名衆, 字仲師。父興漢, 開封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中牟伯。
緱氏伯, 姓杜, 名士春本名士作子。, 東漢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緱氏伯。
良鄕伯, 姓盧, 名植, 字子幹, 東漢涿郡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良鄕伯。
高密伯, 姓鄭, 名玄, 字康成, 尙書崇八世孫, 東漢北海高密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高密伯。
滎陽伯, 姓服, 名虔初名重, 一名祗。, 字子愼, 東漢滎陽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 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滎陽伯。
新野馬氏通考, 作鉅野。伯, 姓范, 名甯, 字武子, 父中書侍郞汪, 晉人。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從祀文廟。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 封新野伯。
昌黎伯, 姓韓, 名愈, 字退之, 祕書郞仲卿子, 唐鄧州南陽人, 壽五十七。穆宗長慶四年, 諡曰文公。宋神宗元豐七年, 封昌黎伯, 從祀文廟。
溫國公, 姓司馬, 名光, 字君實, 號涑水, 宋陜州人, 壽六十八。哲宗元祐元年, 封溫國公, 諡曰, 文正。度宗咸淳三年, 從祀文廟, 改封鄭國公。理宗端平二年春正月甲寅, 詔議胡瑗·孫復·邵雍·歐陽脩·周惇頤·司馬光·蘇軾·張載·程顥·程頤十人, 從祀。孔子, 廟庭升孔伋十哲, 至是始從祀。
將樂伯, 姓楊, 名時, 字中立, 號龜山, 宋南劍州將樂人, 程子弟子弘簡錄云, 諡文靖。, 壽八十三。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 封吳國公。封將樂伯, 似當在弘治間, 而未詳。皇明孝宗弘治八年, 從祀文廟。
文質公, 姓羅, 名宗彦, 字仲素, 號豫章。父神繼, 宋南劍州人, 楊龜山弟子, 壽六十四。宋理宗淳祐中, 諡曰文質。
建寧伯, 姓胡, 名安國, 字康侯, 宋崇安人, 壽六十五。諡曰文定。皇明英宗正統二年, 從祀文廟。憲宗成化二年, 封建寧伯
文靖公, 姓李, 名侗, 字愿中, 號延平, 父朝奉郞澳, 宋南劍州人, 羅豫章弟子, 壽七十一。諡文靖。
華陽伯, 姓張, 名栻, 字敬夫, 號南軒, 父魏國公浚, 宋華陽人, 壽四十八。弘簡錄云, 四十六。寧宗嘉定八年, 諡曰宣公。理宗景定二年, 封華陽伯, 從祀文廟。續通考云, 元仁宗皇慶二年, 從祀。
開封伯, 姓呂, 名祖謙, 字伯恭, 號東萊, 尙書好問孫, 宋開封人, 壽四十五, 寧宗嘉定八年, 諡曰成公。理宗景定二年, 封開封伯從祀文廟。續通考云, 元仁宗皇慶二年, 從祀。
文肅公, 姓黃, 名幹, 字直卿, 號勉齋, 父監察御史瑀, 宋福州閩縣人, 朱子弟子。理宗端平元年, 諡曰文肅。
崇安伯, 姓蔡, 名沈, 字仲默, 號九峯, 父迪功郞元定, 宋建陽人, 朱子弟子, 壽六十四。皇明英宗正統二年, 從祀文廟, 憲宗成化二年, 封崇安伯。
浦城伯, 姓眞本姓愼, 避宋孝宗諱, 去心爲眞。, 名德秀, 字希元初字, 景元。, 號西山, 宋浦城人, 諡曰文忠。皇明英宗正統二年, 從祀文廟。憲宗成化二年, 封浦城伯。
魏國公, 姓許, 名衡, 字仲平, 號魯齋, 元河南人。成宗大德二年, 諡曰文正。武宗至大二年, 封魏國公。仁宗皇慶二年, 從祀文廟。
弘儒侯, 姓薛, 名聰, 字聰智, 父居士元曉, 新羅人。高麗顯宗十三年, 從祀文廟。
文昌公, 姓崔, 名致遠, 字孤雲, 號海雲, 新羅沙梁部人。高麗顯宗十二年, 從祀文廟。
文成公, 姓安, 名裕, 號晦軒, 高麗順興人, 壽六十四。忠肅王六年, 從祀文廟。
文忠公, 姓鄭, 名夢周, 字達可一字夢蘭。, 號圃隱, 父成均服膺齋生云瓘, 高麗延日人恭讓王時侍中。, 壽五十六。我太宗元年, 贈諡文忠。從祀曰見上以下, 同。
文敬公, 姓金, 名宏弼, 字大猷, 號寒暄堂, 父紐, 本朝瑞興人, 金宗直弟子, 壽五十一。宣祖七年, 贈諡文敬。
文獻公, 姓鄭, 名汝昌, 字伯勖, 號一蠹, 父贈左尹六乙, 本朝河東人, 金宗直弟子, 壽五十五。宣祖八年, 贈諡文獻。
文正公, 姓趙, 名光祖, 字孝直, 號靜菴, 父贈吏曹參判元綱, 本朝漢陽人, 金宏弼弟子, 壽三十八。宣祖二年, 贈諡文正。
文元公, 姓李, 名彦迪, 字復古, 號晦齋。父贈贊成蕃, 本朝驪州人, 壽六十三。宣祖二年, 贈諡文元。
文純公, 姓李, 名滉, 字景浩, 號退溪。父贈贊成埴, 本朝眞寶人, 壽七十。宣祖九年, 贈諡文純。
文正公, 姓金, 名麟厚, 字厚之, 號河西, 父義陵參奉齡, 本朝蔚州人, 壽五十一。正宗二十年, 贈諡文正。
文成公, 姓李, 名珥, 字叔獻, 號栗谷, 父贈贊成元秀, 本朝德水人, 壽四十九。仁祖元年, 贈諡文成。
文簡公, 姓成, 名渾, 字浩元, 號牛溪一號默菴。, 父贈判書守琛, 本朝昌寧人, 壽六十四。仁祖十一年, 贈諡文簡。
文正公, 姓宋, 名時烈, 字英甫, 號尤菴, 父贈領議政甲祚, 本朝恩津人, 金長生弟子, 壽八十三。肅宗二十一年, 贈諡文正。
文正公, 姓宋, 名浚吉, 字明甫, 號同春堂, 父贈吏曹判書爾昌, 本朝恩津人, 金長生弟子, 壽六十七。肅宗七年, 贈諡文正。
文純公, 姓朴, 名世采, 字和叔, 號南溪一號玄石。, 父校理漪, 本朝潘南人, 壽六十五。肅宗二十四年, 贈諡文純。
中宗三十九年甲辰, 尹殷輔·洪彦弼等議, 文廟東西廡從享諸儒姓氏, 考諸五禮儀註, 有不同處, 又令赴京通事, 考諸大國國子監名字, 亦多差誤, 令該曹博考古制, 兼採中朝之禮, 更議施行, 何如? 上曰, 可。
宣祖七年甲戌五月, 質正官趙憲, 朝京留燕館時, 諦觀中朝文物制度之盛, 慨然有東周之志。十一月, 復命, 其切於施爲者八事, 條列上疏, 而首論聖廟之制曰, 臣常見, 嘉靖中, 改題文宣王之號, 爲至聖先師孔子之位, 顔子以下, 俱改去爵名, 故廟額不曰大成殿, 而曰先聖廟。臣謹按漢平帝時, 王莾騁其奸, 謬稱爲褒成宣尼公, 唐之玄宗又諡爲宣王, 而顔子以下秩稱公·侯·伯。其稱公稱王者, 於夫子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 一切悖亂, 而佯尊聖人, 以欺天下。曾謂責家臣之詐, 而易大夫之簀者, 其肯安乎斯名乎? 況自稱皇帝, 而以其所以封其臣子者, 强加之尤, 非所以尊聖人。故嘉靖九年, 因太學士張孚敬之言, 一正千載之誤。而我朝猶襲前陋, 恐當議改者也。臣又按, 東西廡之列, 林放·蘧瑗·公伯寮·秦冉·顔何·荀況·戴聖·劉向·何休·賈逵·馬融·鄭衆·盧植·鄭玄·服虔·范甯·王肅·王弼·杜預·吳澄等, 不在其中, 后蒼·王通·歐陽脩·胡瑗·楊時·陸九淵·薛瑄等, 皆與于列。蓋從祀之典, 所以報聖門之有功, 示來學之趨向也。秦冉·顔何, 則未有所考。林放·蘧瑗, 不是升堂之列, 而鄭衆·盧植·鄭玄·服虔·范甯, 亦非純儒, 故黜于從祀, 而放之好禮·瑗之寡過, 則可爲人師, 鄭衆諸人翼經之功, 不可不記, 故各祀于其鄕。公伯寮, 身遊聖人之門, 而嘗欲反害夫子之道, 荀況, 謂性爲惡, 而謂思·孟爲亂天下。戴聖, 身陷贓汚, 劉向, 喜談神仙, 賈逵, 傅會讖諱〔讖緯〕。馬融, 貪鄙附勢, 爲梁冀草詔, 以殺李固, 何休, 解春秋, 黜周王魯。王弼, 宗旨老莊, 王肅, 右司馬昭, 杜預, 爲吏不廉, 爲將不義。吳澄, 出處不正, 而學又陷禪。是宜見擯于泗洙之列, 而貞觀·元豐·正統之際, 朝無眞儒, 擇之不精, 馬端臨固尙有議, 弘治諸臣亦多請黜, 而議竟不行。世宗皇帝, 以張孚敬之言, 斷然改正, 一洗前代之謬, 而我朝, 尙列于從祀, 恐當議黜者也。后蒼, 始註禮書, 而大小戴之禮, 賴以傳世。王通, 學近於正, 而格言極有荀楊之道不到處, 歐陽脩, 扶聖道·闢異端之功, 朱子稱其爲仁義之人, 胡瑗, 修己·治人之學, 首洗隋唐趨利之習。楊時, 倡道東南, 獨承程氏之緖, 而下傳羅·李, 以及朱子, 薛瑄, 奮乎絶學, 篤志力行, 迨其道成德立, 進仕于朝, 則高風大節, 砥柱乎奔流, 退而講學, 則隻字微言, 日星乎中天, 所以弘治中附以楊時, 嘉靖中益以歐陽·胡·薛, 我朝所當講求而從祀者也。惟陸九淵之學, 不事講問, 而專務頓悟, 當時朱子, 固憂其說之爲害。而流傳益遠, 惑人愈深, 擧世靡然, 胥歸禪學。如王守仁之敢爲橫議詆謗朱子者, 而尙請其從祀, 則是必江西之人, 習熟見聞, 而筮仕者衆, 力主象山, 以至上誤朝廷, 下誤斯學。如此之流, 恐不可效尤而苟從也。臣又見, 聖廟西北, 有啓聖廟。啓聖公孔氏, 在北, 顔無繇·孔鯉, 在東。曾晳·孟孫, 在西。東西廡, 又有程向·蔡元定·朱松。蓋學校, 所以明人倫也。顔子·曾子·子思, 在於廟中, 顔路·曾點·伯魚·公宜, 杳然在下, 於常人, 亦有所不安, 況聖賢乎? 故世宗皇帝, 始作別廟, 春秋釋奠, 同時行事, 所謂子雖齊聖, 不先父食者也。竊見, 我國文廟之西, 有地閑敞, 若議立廟, 春秋同祀, 則庶乎倫全理得, 而一國之爲父子者, 定矣。臣又因中朝從享之事, 而深有感焉。夫金宏弼, 聲倡道學, 而有繼往開來之業。趙光祖, 繼明斯道, 而有拯世涉人之功。李彦迪, 體道純篤, 而有扶顚持危之力·況如李滉集東儒之大成, 而紹朱子之嫡統, 當今之士, 稍知尊君愛親, 而有禮義廉恥者, 皆薰其德, 而興起者也。伏願殿, 下亟奬四賢, 列于從祀, 則庶乎褒崇嚮用, 兩盡其義, 而待文王而興者, 蔚起乎凡民矣。
仁祖朝, 禮曹判書李廷龜等啓, 天朝, 則稱孔子, 以至聖先師, 稱四配, 以復聖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十哲及門弟子, 皆稱先賢某子, 左丘明以下, 皆稱先儒某子, 而我國則皆用諡號封爵, 此豈可爲夫子輕重而盡聖人大德乎? 況宣之爲諡, 不過一行之偏, 大成者, 樂之一終, 孟子之譬諭孔聖, 乃假設之辭, 丘濬以爲, 孔聖在天之靈, 必不肯受, 豈不然乎? 稱聖·稱賢·稱儒, 竝依皇朝定制爲當, 但七十弟子, 俱稱先賢, 而如周·程·張·朱, 則孔孟後大賢, 而只以生之先後, 座在丘明以下之列, 竝稱以儒, 不得稱賢, 殊甚無別焉。若以生世而爲座次高下, 則子思, 何以居孔鯉之上, 孟子, 何以幷顔子之列乎? 聖廟道德之會, 恐不當論其時世之先後也, 請令大臣商議定奪施行。上允之。○領議政申欽上箚, 太祖高皇帝洪武十二年, 凡天下嶽鎭·海瀆·城隍·前代忠臣·烈士·封號, 罔不釐正, 而獨文宣王廟號及從享封爵, 如故, 今若改以先師, 則配享以下諸賢百餘位, 國學及八路·州·府·郡·縣鄕校位版, 將一時易以新生, 豈非大變革·大擧措乎? 禮曹覆啓, 命依領相箚, 不爲釐改。
肅宗十六年庚午, 大司成李鳳徵別單啓, 塗陽侯句井强, 考事, 以塗字書之, 通紀及本館陳設圖, 皆以滏字書之。林慮侯狄墨, 考事, 以黑字書之, 祈鄕侯罕父黑, 考事, 以卿字書之, 通紀及本館陳設圖, 皆以鄕字書之。胙城侯廉絜, 考事·通紀, 皆以潔字書之, 本館陳設圖, 以絜字書之。江都伯董仲舒, 考事, 以伯字書之。通紀, 以廣川伯書之, 本館陳設圖, 以相字書之。高密伯鄭康成, 考事, 以鄭康成書之。名字·爵號, 有此差誤, 前頭享祀時, 奉審釐正, 似合順。便命議大臣·儒臣議同, 禮曹覆啓, 命依議施行。互見位版。
正宗十一年丁未七月, 副司直柳義養, 上疏曰, 太學從祀, 或有姓名誤書之位版, 朐山侯薛邦, 書以鄭國高唐侯, 邦選, 書以邽巽, 蓋邦字, 漢時諱而改之, 至今不復也。薛之爲鄭, 選之爲巽, 以其字樣近似, 而誤書也。李之藻所撰先賢辯, 引家語所載薛邦邦選名, 而證之甚詳載, 見禮樂志, 此亦詳考, 後以本姓名書之, 宜矣。答曰, 禮疑諸條, 俱有意見, 問議後, 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