饌品·尊罍
原儀 州縣釋奠 正配位 每位, 籩八在左, 爲三行, 右上。第一行, 形鹽在前, 魚鱐次之。第二行, 熟棗在前, 栗黃·榛子次之。第三行, 芡仁在前, 菱仁·鹿脯次之。豆八在右, 爲三行, 左上。第一行, 韭菹在前, 醓醢次之。第二行, 菁菹在前, 鹿醢·芹菹次之。第三行, 兔醢在前, 筍菹·魚醢欠之。俎二, 一在籩前, 一在豆前。籩前俎, 實以羊腥, 豆前俎, 實以豕腥。簠·簋各二, 在籩·豆間, 簠在左, 簋在右簠實以稻·粱, 粱在稻前, 簋實以黍·稷, 稷在黍前。, 爵三, 在簠·簋前。各有坫。○正配位各犧尊二一實明水, 一實醴齊。, 象尊二一實明水, 一實盎齊。山罍二一實玄酒, 一實淸酒。, 爲三行第一行, 犧尊, 第二行, 象尊, 第三行山罍。, 皆加勺·冪, 在殿上東南隔, 北向西上。配位尊, 在正位酒尊之東。
原儀 州縣釋奠從享饌品 每位, 左二籩栗黃在前, 鹿脯次之。, 右二豆菁菹在前, 鹿鹽次之。, 簠·簋各一, 在籩·豆間, 簠在左, 簋在右。簠實以稻, 簋實以黍。俎一, 在簠·簋前實以豕腥。, 爵一在俎前。有坫。殿內及兩廡, 各象尊二一實玄酒, 一實淸酒。, 皆加勺·冪, 在戶外之左。兩廡, 則在廡內。
原儀 州縣先告事由·移還安饌品 每位, 左一籩實以鹿脯。, 右一豆實以鹿醢。, 簠·簋各一, 在籩·豆間, 簠在左, 簋在右。簠實以稻, 簋實以黍。俎一, 在簠·簋前實以豕腥。, 爵一, 在俎前。有坫。正配位, 各犧尊一實以淸酒。, 在殿上東南隅。配位尊, 在正位酒尊之東。殿內東西從享, 各象尊一實以淸酒。, 皆加勺·冪, 在戶外之左。續儀·今儀, 竝同。
仁祖十六年戊寅, 命各官鄕校釋奠犧牲, 代用獐鹿。時新經兵亂, 農牛盡斃, 鄕校犧牲, 以猪羊代之。至是, 京畿監司金南重奏言, 畿甸各邑, 猪羊亦盡, 請代用鷄牲。上曰, 以羊易牛, 猶或可也, 以鷄易牛, 則事甚不可。禮官, 請以獐鹿代用, 上許之。
顯宗六年乙巳, 京畿監司金壽興啓, 請鄕校勿用牛牲。禮官奏曰, 鄕校用牛牲, 雖是謬規, 用之旣久, 且國學, 亦以騂牛代羊。第觀五禮儀州縣釋奠正配位圖式, 則脯·醢, 竝爲用鹿云, 今若依此禮文, 釐正改用, 則各邑之臨時捉鹿, 實所未易, 各道釋奠所用牛脯之價, 旣自惠廳定給, 則只用其脯, 仍舍其肉, 使之必用鹿肉, 不但有弊, 久遠規例, 猝難變通, 其令列邑, 姑令一依前例, 釋奠用牛一, 可矣。上從之。
十三年壬子, 忠淸監司南二星啓曰, 五禮儀大小祀牲牢條, 文宣王, 以騂牛代用, 外則否。縣只用豕一, 其州縣釋奠饌品圖式, 羊腥之外, 亦無牛腥, 而各邑例用牛肉, 蓋以鹿脯, 未易措辦, 不得已而代用也。然祀享事重, 從今爲始, 外方不得用牛腥, 縣則不得用羊腥, 如不得已, 則以羊易牛, 或無妨矣。上詢于領相鄭太和, 太和曰, 卽今釋奠祭外方所用饌品, 與五禮儀不同者, 初非不察禮文而然也。今不可徒倣五禮儀註疏, 反致難行之弊, 至於羊脯·羊腥, 責令州縣辦用, 則實未易矣。上從之。
肅宗十三年丁卯, 禮曹啓, 觀此公洪監司狀啓, 則各邑釋菜時, 用牛頭, 取考五禮儀, 則州縣釋奠, 只用羊·豕小牢云, 則奠用牛頭, 實無所據。査問本道, 則公州·沔川·平澤·稷山·鎭川等五邑, 用牛頭, 其他各邑, 皆不用之, 而五邑豕腥·羊腥外, 又用牛頭, 添作法外一腥, 殊甚無據, 使之勿用, 何如? 上從之。
三十四年戊子, 海西儒生疏, 論信川郡守朴俊蕃, 釋奠用羔之非。禮曹判書李寅燁啓曰, 臣竊考五禮儀, 外方鄕校, 牲用羊·豕云, 則以羔·羊見乏, 以牛代用, 此是謬規。遐方之士, 不知禮典之本, 自如此而陳疏論列矣, 請自今申飭諸道, 一從禮典。上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