춘관통고春官通考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춘관통고 목록



春官通考 卷之十四
吉禮
景慕宮
宮制
景慕宮, 在都城內東部景慕宮坊坊名, 舊稱崇敎。正祖七年, 改今名。, 東向。英祖四十年甲申六月二十九日, 創建, 號曰垂恩廟。是年春, 始建於北部順化坊, 至是移建於此。正祖卽位年丙申八月十七日, 改建酉坐。, 號曰景慕宮。御筆書額。
正堂二十間。, 移安堂六間。舊正堂。, 左翼閣五間。, 右翼閣五間內, 上三間, 祭器庫, 下二間, 翼閣。, 祭器庫見上。, 月臺有三階。中, 泰階神路, 左, 阼階, 御路, 右, 西階, 祀官所由。, 內版位在阼階下, 西向。, 內神門三間。, 門左右月廊。十間。外版位在內神門外。, 省牲壇在外版位東北。, 齋殿十五間。, 齋室十間內, 樓一間。, 望廟樓見上。, 沐浴廳三間。, 水剌間四間。, 齋殿大門二間。, 香大廳八間。, 饌幔臺在香大廳西北。, 望瘞位在舊正堂右, 仍舊。, 祭井在樂器庫北, 繚以㙻, 設門。, 舊祭井。在正堂南庭中。今不用。典禮廳六間。, 宰殺廳六間。, 祭官房三間。香大廳東夾。, 守僕房四間半。香大廳西夾。, 諸執事房十間。, 禁漏廳二間。, 中神門三間。, 樂器庫六間。, 樂工廳十間。, 宮司直廳十六間。仍舊。, 典設司庫二間, 又虛間, 二間。, 守門將廳三間。, 外大門。三間。
日瞻門, 在宮西。丙申, 本宮改建時, 同建。每月展拜時, 路由月覲·逌覲兩門, 入此。鑰匙, 在本宮。動駕時, 開。
逌覲門, 在含春苑西北。展拜時, 逌月覲門, 入此門。錀匙, 在政院。動駕時, 兵堂郞開。
逌瞻門, 在含春苑西, 左掖門, 在含春苑東北。右掖門, 在含春苑東南。竝庚子四月建。○與昌慶宮之通化門相對。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營建
英祖四十年甲申六月, 創建, 號曰垂恩廟。
正祖卽位年丙申八月, 改建, 改號曰景慕宮。
三年己亥十月, 傳曰, 曾予在儲時, 見實錄考來者, 昔在英廟朝, 創一門於宗廟北墻·宮城南墻交築處, 每朔朔望, 以小輿, 去衛士, 輒行展拜禮。予小子, 自聞是事, 每嘗莊誦于心, 不敢須臾忘也。日瞻門新建, 意在追踵聖祖之蹟, 而伊時, 以宮墻改築之役方始故, 擬於完役後, 建門於日瞻門便近之處爲敎矣。今則宮城之役, 旣以隨毁隨築爲定, 若待畢築之期, 則不知在於幾十年之後, 實有齎志未遂之歎。適因將臣入侍, 問其形便及事役, 必當容易矣。在小子, 或可爲一分伸情禮之道, 豈非至幸歟。訓將前於日瞻門路役事, 旣已監董始末, 依今日審定處, 建一門, 而一依宗廟北門例造成。門成之後, 予當如本意, 除儀衛, 只以承史·入直摠府·騎省堂郞隨駕, 從此門, 或月一拜焉, 或間月一拜焉, 以伸予孺慕之痛, 以此知悉。擇日始役, 門鑰, 亦依宗廟北門鎖鑰例, 勿令守直·中官掌之, 自政院藏置, 以爲隨時開閉。
傳曰, 新建門, 名以月覲門, 書揭之意, 分付度支。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奉安規制
正堂當中主壁, 奉安神欌。神欌之前, 設朱簾, 又設內面帳。內面帳前, 設神榻, 上設仰帳, 左右設翼帳。榻前, 設中面帳, 奉安椅子於神榻之上, 中面帳前, 設外面帳。外面帳前, 設饌卓, 卓前, 設灌池筒。正堂右間, 奉安冊欌, 左間, 奉安印欌。正堂前, 設三門左右夾及正門。, 三門之內, 設黑蓋一雙·雀扇一雙, 分立左右。又於三門之外, 設外朱簾, 正門之外北邊楹內, 設尊所卓。
神椅
奉安神榻上。長二尺造禮器尺。, 廣四寸五分, 三足, 足高五寸, 眞漆色。
神榻
在神欌前。長七尺四分, 廣二尺九寸, 高二尺七寸三分。欄干, 高六寸六分, 倭朱紅漆。榻上, 鋪黃花席, 席上, 鋪紫的方紬褥內供紅紬。, 褥上, 鋪黃花席, 席上, 奉安神椅。
朱簾
內朱簾, 設於神欌前, 眞紅漆, 織以靑絲, 長四尺六寸, 廣九尺。縇綠紬, 絡纓三, 鉤二。外朱簾, 燔朱紅漆, 織以靑絲。正門簾, 廣十一尺三寸, 東西門簾, 廣八尺八寸, 長皆十一尺, 縇綠紬, 絡纓各三, 纓端綿鈴各三。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神位題式
思悼世子。
神位題版, 英祖御筆親書。正祖卽位年丙申三月, 傳曰, 景慕宮上諡後, 宜有改題主之節, 而當初題主, 旣是先朝御筆, 則不敢改洗, 依近年太廟上諡例, 改題主一節節目, 勿爲磨鍊事, 分付該曹。
七年癸卯三月四月, 追上尊號前。, 傳曰, 景慕宮儀節中, 改題主一節, 當爲磨鍊, 而丙申, 旣以先朝御筆, 不敢改題主爲敎。今番上號儀註中, 改題主一節, 勿爲磨鍊, 只以出納主磨鍊。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上尊號
正祖卽位年丙申八月十七日丙辰, 追上諡號莊獻。親上冊印。○竹冊文, 右參贊黃景源撰。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追上尊號
正祖七年癸卯四月一日辛酉, 追上尊號綏德敦慶。親上冊印。○竹冊文, 大提學黃景源撰。
三月八日, 敎曰, 小子, 銜恤茹痛, 苟存喘息, 于今幾閱星霜, 惟予報本揚先之誠, 無地可展, 俯仰穹壤, 此何人斯, 何幸篤荷先庥, 主鬯有托。嗚呼, 毓慶發祥, 啓佑我後人, 從此國勢, 有億萬年泰山磐石之固。在小子區區情私, 切願亟擧徽稱, 以寓一分闡休之忱, 而昨冬筵席, 微發言端, 趑趄至于今者, 誠以典禮至重, 有非予一人所敢輕易臆斷故爾。然今譜牒編役幾訖, 進呈日子在卽, 更又抑情含忍, 恐爲不瞑之恨, 賓對之進, 定於今日, 亶爲是擧。詢及大臣諸宰, 僉見循同, 景慕宮·惠慶宮加上尊號之禮, 以今月晦間, 涓吉擧行。仍自政院, 命招時原任大臣·館閣·九卿·亞卿·三司之臣, 會議賓廳, 定號以進。
十四日, 傳曰, 戊戌年, 則以各朝冊寶數多之故, 雖用權宜之制, 今番上號時, 執事員數不多, 況與同日行禮, 有異壬辰·丙申, 執事朝服, 亦皆申飭矣。依禮文, 執事官, 皆朝服之意, 知悉。
十七日, 禮曹判書鄭一祥啓曰, 來四月初一日, 景慕宮加上尊號冊印時, 樂作一節, 依昨年太廟親上國朝寶鑑時例, 磨鍊乎? 敢稟。傳曰, 事係重大, 自卿曹, 發遣郞官, 問議于時原任大臣, 草記稟處。
十九日, 禮曹啓曰, 景慕宮上冊印時, 樂作一節, 因傳敎, 發遣郞廳, 問議于時原任大臣, 則左議政洪樂性以爲, 昨年太廟親上寶鑑時, 旣備儀用樂, 則今番景慕宮上尊號時, 亦當遵而用樂矣。第取考禮曹謄錄時, 肅廟朝癸亥年, 太祖大王·太宗大王追上尊號時儀註中, 亦無用樂之節, 非爲壓尊之嫌, 則明, 而果未知其時有何所據而然耶. 臣素昧典禮, 不敢臆對。伏惟上裁云。右議政金熤, 病不獻議云, 領中樞府事金尙喆以爲, 太廟上冊寶之禮, 若在壓尊之位, 從前不爲用樂, 而今此本宮上號, 旣無壓尊之嫌, 且與丙申上號時, 有異, 禮官所請, 宜用太廟上寶鑑時例云者, 誠有所據, 吉事用樂, 在禮則然, 而事係至重, 何敢臆對. 伏惟上裁云。判中樞府事徐命善以爲, 太廟上冊寶, 旣有前後已行之儀節, 而己亥年第一室上冊寶, 亦無用樂之事, 則上冊寶時, 不用樂, 似有所據, 至於親上寶鑑, 乃是國朝以來初有之擧, 恐不當引以爲例, 惟在博詢處之。伏惟上裁云。判中樞府事鄭存謙以爲, 在前太廟追上尊號時, 不爲用樂, 以有壓尊之地故也。今此追冊印時, 旣無壓尊之嫌, 恐當備儀用樂, 而臣本鹵莽, 不敢質言, 惟在博詢處之。伏惟上裁云。判中樞府事李徽之以爲, 太廟上尊號時, 樂止於廟門之外者, 未知有壓尊之嫌而然耶。若然則今於景慕宮上尊號時, 旣無壓尊之嫌, 且有享時之樂, 似宜備儀用樂, 而臣不敢質言, 惟在廣詢審處。伏惟上裁云。判中樞府事李福源以爲, 今此景慕宮上冊印儀節, 當一遵太廟上冊寶之禮, 而禮堂之以上寶鑑時例仰稟者, 蓋以旣無壓尊之嫌, 宜有用樂之節也。其說似有據, 而謹考二去癸亥年太廟大王世室上冊寶儀註, 則彩轝前鼓吹, 止於廟門之外, 而廟中上冊寶時, 無樂作一節。以此觀之, 則雖非壓尊之地, 亦無用樂之事, 今不必舍前後上冊寶之儀, 遵昨年上寶鑑之例, 而臣本謏陋, 昧於典禮, 莫重儀節, 不敢臆對, 惟在博詢而處之。伏惟上裁云。時原任大臣之議如此, 敢啓。傳曰, 知道。領府事及鄭·李兩判府事議儘好, 至於二去癸亥年第一室上冊寶時, 彩輿前鼓吹, 止於廟門之外, 無或只用列朝上冊寶儀節而然耶. 且念禮有六則, 而上冊寶, 屬於嘉禮, 按本朝禮, 嘉禮, 無不用樂之例, 況享祀, 屬於吉禮, 而猶且用樂, 本宮事體, 亦與太廟差有間焉。似此可行之節, 克盡儀文, 然後可慰予追遠之誠, 儀註中, 以用樂磨鍊。
同日, 傳曰, 上冊印時, 以用樂爲定後, 執禮, 當贊笏矣。雖非祭禮, 神主出納, 大祝有之, 則贊笏執禮磨鍊, 無所不可, 以此意, 分付禮曹及吏曹。且以前導言之, 禮儀使之前導, 不特祭享爲然, 則以禮儀使磨鍊, 亦無不可, 以此亦令禮曹·吏曹知悉。
同日, 敎曰, 昨因景慕宮上號時, 用樂當否, 收議, 已於批旨, 略有云云, 而更思之, 二去癸亥上號, 廟門內不用樂, 似有上諡與上號差異而然歟. 不然, 則必因創行之儀, 攸司, 未盡詳考之致歟. 至若親上之禮, 始自先朝壬辰, 而該曹, 但用遣使替上時儀註, 節奏間疎漏, 不是異事, 況上尊號設都監之後, 皆自都監, 差出製述官, 撰進樂章, 法意, 蓋欲被管絃也。然近作無用之文字, 大是欠典, 今番景慕宮上號, 旣用樂, 則烏可無樂歌, 所撰樂章文离明曲, 通用於堂上堂下之樂, 而儀註中, 以軒歌〔軒架〕作离明之樂, 登歌作离明之樂, 添書事, 分付。廟庭用樂一款, 不無壓尊之嫌, 更當廣詢, 待僉議歸一決定。又如贊笏之不差執禮, 前導之, 只爲通禮, 事面極爲苟艱, 議者以爲, 非祭禮而用齊官, 爲不可云爾, 則此亦有不然者, 觀耕觀刈, 亦有禮儀使之前導, 足爲傍照之端, 今後, 太廟上冊寶時, 執禮贊笏, 禮儀使前導事, 定式施行。
八年甲辰七月, 傳曰, 嗚呼, 顧復之恩, 銜恤之痛, 孰有如予小子哉. 欲伸千乘之養, 而穹壤靡逮, 徒循三朝之禮, 而慈心莫慰, 撫躬隱痛, 此何人斯. 餘庥施于子孫, 乃今元良定號, 縟儀將擧, 奠洪基於無疆, 推景祿之有自, 因今撫古, 愴懷交中, 嗟爾廷臣, 亦能諒此懷否, 區區淺忱, 惟在於追加顯號, 小答隆恩, 前此雖已一再擧矣, 而邦慶滋大, 追慕冞切, 追慕冞切, 則多矣, 而誠抑仁人君子, 庶幾悲其情而諒其心也。然事係莫重, 理宜博詢, 景慕宮追上尊號, 惠慶宮加上尊號當否, 大臣·卿宰·館閣·三司之臣, 各具意見以進之。
八年甲辰九月十八日庚午, 追上尊號弘仁景祉。親上冊印。竹冊文, 左議政李福源撰。
附樂章
离明。癸卯, 加上尊號時。离明普照, 丕冒震方, 令聞令望, 休有烈光, 克開厥後, 崇報顯揚, 宮園肅肅, 鍾鼓喤喤, 根深源遠, 長發其祥, 月輪星輝, 俾熾而昌, 溯本闡徽, 寶冊斯煌, 假我王孝, 啓佑無疆。知中樞府事鄭民始撰。
猗顯。甲辰, 追上尊號時。猗顯睿德, 潛光駿聲, 蒼震主鬯, 黃離繼明, 毓祉儲祥, 俾昌俾享, 鞏我宗邦, 元良以貞, 曷報景貺, 載薦鴻名, 冊寶有煌, 笙鏞有鏗, 亹亹王孝, 奏假思誠, 永垂眷佑, 於萬泰平。行判中樞府事徐命善撰。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印欌·冊欌
印欌, 在神欌左。四層八間, 長八尺五寸, 廣三尺, 高竝足十一尺。眞漆, 鑞染粧飾。右間, 第一層, 奉安丙辰玉印, 第二層, 奉安壬午玉印, 第三層, 奉安丙申玉印, 第四層, 奉安癸卯玉印。左間, 第一層, 奉安甲辰玉印。冊欌, 在神欌右, 制同印欌。左間, 第一層, 奉安敎命軸, 第二層, 奉安丙辰竹冊, 第三層, 奉安丙申竹冊, 第四層, 奉安癸卯竹冊。右間, 第一層, 奉安甲辰竹冊。
玉印
靑玉龜鈕。丙辰印, 長·廣及高幷鈕。三寸五分。龜頭, 長一寸五分。壬午印, 方三寸六分, 高三寸三分, 龜頭, 長上同。丙申印, 方上同, 高三寸八分, 龜頭, 長上同。癸卯印, 方三寸七分, 高四寸五分, 龜頭, 長一寸七分。甲辰印, 長·廣及高三寸五分, 龜頭, 長一寸二分。
印盝
內盝, 豆錫, 尺數, 從玉印容入, 內塗紅錦, 內袱□, 繫纓二。外盝, 豆錫粧飾, 尺數, 從內盝容入, 外裹魚皮黑漆, 內塗紅綾, 上有鍍金龜丙申印盝, 無龜。甲辰印盝, 外漆倭朱紅, 上有鑞染龜。, 外袱一, 繫纓二。印朱內外盝, 與印盝同制。護匣, 黃鹿皮。丙辰印, 有朱盒, 方四寸高一寸二分。壬午印, 無朱盝。
玉印篆文
王世子印。丙辰, 冊封。
思悼世子之印。壬午, 贈諡。
思悼莊獻世子之印。丙申, 追上諡號。
思悼綏德敦慶莊獻世子之印。癸卯, 加上尊號。
思悼綏德敦慶弘仁景祉莊獻世子之印。甲辰, 追上尊號。
敎命軸
尙方, 織造敎命。緞, 長七尺, 廣一尺三寸。兩端, 升降龍紋, 兩邊飛鳳紋, 褙貼白綃, 兩端, 先粧白花紋緞, 次粧黑雲紋緞, 幅邊, 粧藍大緞, 軸, 白玉軸, 衣龍紋金線緞, 繫帶五色帶子, 籤豆錫。
軸函
長廣, 從敎命軸容入。內塗眞紅雲紋緞, 外黑漆, 前後畫梅竹, 兩傍畫蘭草, 豆錫鍍金粧飾。上蓋, 泥金畫蟠龍, 四隅, 各畫飛龍, 裹袱一。
竹冊
丙辰冊, 六帖五簡, 丙申冊, 十帖六簡, 癸卯冊, 八帖六簡, 長九寸, 廣每簡各一寸, 衣紅錦線緞。甲辰冊衣, 眞紅貢緞。上下粧飾, 豆錫鍍金, 帖間各置隔袱一, 內外袱內外繫帶各一。甲辰冊, 無內袱, 有冊匣。
冊函
內函, 尺數, 從竹冊容入, 內塗紅錦, 外黑漆。兩傍, 畫蘭草, 前後畫梅竹, 上蓋, 泥金畫雙鳳, 四隅畫菊花。丙申·癸卯·甲辰冊函, 外漆倭朱紅, 蓋畫雙龍。裹袱二。外函尺數, 從內函容入。癸卯·甲辰冊, 無外函。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辨祀見上。
今儀 中祀。親享大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時日見上。
今儀 五享, 春享·夏享·秋享·冬享四仲月上旬內, 卜日。·臘享。臘日。○朔望。○俗節, 正朝·寒食·端午·秋夕·冬至。○薦新。祀, 不卜日, 若値朔望及大祭時, 則兼薦。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五享祝文式五享, 朔望·節祀同, 告由·移還安·酌獻禮祝辭, 臨時撰。
維年號幾歲次某甲某月某朔某日干支, 從子國王諱攝行, 則曰謹遣臣具官某。, 敢昭告于皇叔父思悼綏德敦慶弘仁景祉莊獻世子, 伏以節序遄邁, 聿回令辰, 永言追慕, 恭蕆明禋, 謹以牲幣·醴齊·粢盛·庶品朔望·俗節, 稱牲醴庶品, 先告事由·移還安, 稱牲幣醴齊。, 式陳明薦, 尙饗。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酌獻禮祝文式
維崇禎幾年歲次某甲某日某朔某日干支, 從子國王諱, 敢昭告于皇叔父思悼莊獻世子, 伏以於奕淸宮, 緬懷令德, 旣濬且厚, 克莊以嶷, 庶務代聽, 率土延頸, 眇予小子, 寔藉餘慶, 恩深顧復, 痛纏穹壤, 隆祀之節, 敢曰稱心僾然, 入室有赫, 厥臨寤寐, 粹容髣髴英音, 籩豆在列, 永言瞻依, 庶幾昭格, 俯歆芬菲, 謹以淸酌庶羞, 式陳明薦, 尙饗。
正祖卽位年丙申三月十二日, 禮曹啓曰, 垂恩廟祝式問議事, 命下矣, 遣郞廳, 問議于時原任大臣及在外儒臣處, 則領中樞府事金相福, 行判中樞府事金陽澤·韓翼謩, 領議政金尙喆, 左議政申晦, 右議政李溵等以爲, 殿下, 旣繼孝章世子之統, 則於本生親稱號, 自當差異, 程子所謂, 祭所生親告辭, 當稱姪嗣皇帝某, 告于皇伯父云, 此是先賢的確之論, 今亦似依此而行之。前正宋德相以爲, 垂恩廟祝式, 略據程子代彭思永疏意, 定行, 則庶幾寡過否乎云。大臣·儒臣之意如此, 上裁何如? 傳曰, 本曹稟處。
二十三日, 禮曹啓曰, 景慕宮祝式, 不但大臣·儒臣之意, 莫不同然, 稱叔父稱姪, 名義有明據云者, 是先正臣金長生已定之論, 則今可以按而行之。祝式, 當稱皇叔父, 當稱姪國王某, 而朱子與張栻書別紙以爲, 禮有從祖·從父之名, 則亦當有從孫·從子之目矣, 以此爲稱, 似穩當。又於論程集改字, 書以爲稱姪云者, 無大害於義理, 似宜參互講確而處之。上允之。
傳曰, 景慕宮祝式, 今日內稟處。禮曹啓曰, 景慕宮祝式, 程朱之論, 俱有所據, 更令問議稟處事, 命下矣。問議于大臣, 則領中樞府事金相福以爲, 禮官, 旣擧臣先祖臣長生定論, 而有所稟啓, 臣於此外, 何敢更議乎. 領議政金陽澤以爲, 日昨已有所陳, 今無更達之辭。判中樞府事韓翼謩以爲, 禮官, 旣擧先正臣金長生定論, 今不敢更容他議。右議政李溵以爲, 程朱之說, 俱有所據, 禮官所引先正臣金長生定論, 又是的論云, 大臣之意如此, 上裁何如? 傳曰, 大臣之議, 俱不別白, 更令禮官參互程朱之說, 指的稟處, 禮官啓祝式, 依朱子定論, 稱從子, 似宜。上允之。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齊官見上。
今儀親享。 亞獻官王世子。, 終獻官領議政。, 進幣瓚爵官吏曹判書。有故, 則參判。, 薦俎官戶曹判書。有故, 則參判。, 奠幣瓚爵官吏曹參議。, 典祀官奉常寺官。, 執禮二堂上三品堂上官, 堂下四品。, 宮司令, 直長, 奉事。, 大祝一閣臣, 玉堂。, 祝史一四品。, 齊郞一五品。, 執尊一六品。, 捧俎官三參外。, 掌牲令典牲署官。, 協律郞掌樂院官。, 爵洗位六品。, 盥洗位六品。, 亞獻官盥洗位參外。, 終獻官盥洗位參外。, 贊者二通禮院官。, 謁者二六品。, 贊引二一六品, 一參外。, 監察二, 禮儀使禮曹判書。有故, 則參判。, 近侍六承旨。, 左右通禮禮儀使以下, 應奉官。, 相禮。王世子侍從官。
攝事 初獻官正從一品。, 亞獻官從二品。, 終獻官堂上正三品。, 薦俎官三品堂上官。, 典祀官上同。, 執禮二堂上三品, 堂下五品。, 宮司上同。, 大祝侍從。, 祝史六品。, 齊郞參外。, 捧俎官二參外。, 掌牲令·協律郞上同。, 贊者·謁者·贊引參外。, 監察
俗節及朔望及告由祭 獻官從二品。○宗親·儀賓中, 若有永差, 則勿拘品秩。, 典祀官·宮司·大祝·祝史·齊郞·贊者·謁者·監察。竝與攝事同。
酌獻 典祀官上同。, 執禮一四品。, 宮司·大祝·爵洗位·盥洗位·贊者·謁者·贊引·左右通禮·相禮竝與親享同。, 近侍四承旨。, 監察, 贊禮。禮曹判書。有故, 則參判。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祭服
親祭時, 上, 具冕服, 諸享官, 祭服, 百官, 四品以上, 朝服, 五品以下, 黑團領。○春秋展拜時, 服色上同。○攝行時, 祭官, 亦爲祭服。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誓戒不行。
正祖七年癸卯五月, 安川君煃疏曰, 太廟大享, 則無論親行·攝行, 俱行受誓戒之節。景慕宮大享, 則雖親行, 終無誓戒之節, 臣所未曉也。孟仲朔享, 旣定廟宮之分, 而至於誓戒, 係是致敬致誠, 應行之節目, 則又何可異同於其間耶? 請下詢而處之。上命大臣議之。領議政徐命善議曰, 議者曰, 皇朝禮·國朝禮, 非宗社大祀, 無誓戒。此言, 恐似不然。宮園儀, 視宗廟降一等, 廟享之樂, 九成, 而宮享之樂, 三成, 廟享之肄儀, 前三日, 行於政府, 而宮享之肄儀, 前一日, 行於享所。其用樂也·肄儀也, 同, 而所不同者, 九成·三成之多少, 三日·一日之遠近也。然則所以致謹於隆殺之節者, 則不在乎名物, 而在乎度數之間也, 明矣。今此誓戒, 不過整勅執事, 各揚其職, 則其爲禮, 未必重且大於樂與肄儀, 而猶以爲, 不可行者, 果何所據乎? 廟享齋, 七日, 故行於七日之前, 而宮享齋, 五日, 今若進而行之於五日之前, 則其與樂之九成·三成, 肄儀之三日·一日, 同其意也。至若皇朝·國朝, 曾無可以旁擬於本宮祀享之禮者, 則禮書, 宗社外, 無誓戒處, 亦固也, 更令儒臣博考稟處。左議政洪樂性議曰, 大明集禮·五禮儀, 郊社廟社之外, 皆無誓戒, 更加博採, 務歸的當。右議政李福源議曰, 竊稽周禮及唐宋皇朝儀文, 惟祀天地·宗社外, 無誓戒之文, 若宮園儀誓戒一節, 亦不載見。臣不敢妄議。判府事鄭弘淳議曰, 宮園儀, 誓戒一節不載, 臣不敢臆論。
十一年丁未七月, 副司直柳義養上疏曰, 景慕宮正祭時, 誓戒一節, 年前, 因宗臣疏論, 令廟堂收議, 命留置禮曹矣。夫誓戒, 乃是享禮之最初大節也。謹按儀禮, 則卿大夫家正祭, 亦有戒, 而有曰, 惟士無戒, 蓋士庶以下, 則簡而略之也。今景慕宮正祭, 不宜用從略之禮, 宜令廟堂及知禮諸臣, 博考古禮而處之也。答曰, 禮疑諸條, 俱有意見, 問議後, 稟處。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齊戒見上。
今儀 齊戒。前享六日, 禮曹, 啓聞請齊戒, 殿下, 散齊三日於別殿, 致齊二日, 一日於正殿, 一日於齊宮。世子侍講院, 前期請齊戒, 竝如式。凡散齊, 不弔喪問疾, 不聽樂。有司, 不啓刑殺文書。致齊, 惟啓享事。凡諸享官及近侍之官應從升者, 竝散齊三日, 宿於正寢, 致齊二日, 一日於本司, 一日於享所。陪享官攝事, 無殿下齊儀及陪享官。及諸衛之屬守衛官門者每門護軍二人, 每隅隊長一人。攝事則竝隊長。, 各於本司, 淸齊一宿。工人二舞, 淸齊一宿於禮曹。與原儀中祀同。
攝行 只受香日, 用齊。諸享官, 散齊三日, 致齊二日於本司。
酌獻禮 散齊二日於別殿, 致齊一日於齊殿。王世子以下散·致齊同。
俗節及告由祭 只受香日, 禁刑。諸享官, 散齋二日, 致齋一日。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肄儀
今儀 前享一日, 諸享官, 以黑團領, 行於內神門外, 如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親押見上。
今儀 親押。掖庭署, 設殿下褥位於涵仁亭若於外正殿行之, 則有乘降輿儀。近北南向。 設香祝案於褥位前。兵曹, 勒所部, 陳仗衛如常。承旨·史官, 依時刻集到, 各服黑團領, 俱詣閤外, 伺候。前一刻, 左通禮, 詣閤外, 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以出, 卽座。繖扇·侍衛, 如常儀。香室官黑團領。, 奉香祝, 以若諸處香祝, 竝押, 則以字下有次字。授禮房承旨。禮房承旨, 傳捧跪進, 殿下, 親押訖, 禮房承旨, 捧香祝, 以授香室官。香室官, 進跪受以出, 殿下, 降座還內。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傳香祝見上。
今儀 前祭一日未明五刻, 掖庭署, 設殿下褥位於宣政殿庭近北, 當中南向。 設香祝案於其前近西東向, 又設香祝祗送位於殿東階下近東西向。兵曹, 勒所部, 陳仗衛如常。承旨·史官, 依時刻集到, 各服黑團領, 俱詣閤外, 伺候。前三刻, 諸齊官, 各服黑團領, 俱集朝堂前。一刻, 左通禮, 詣閤外, 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輿若於便殿行之, 則無乘降輿儀。以出, 繖扇·侍衛, 如常儀。左右通禮, 前導, 至降輿所, 左通禮, 跪啓請降輿, 殿下, 降輿卽座, 繖扇·侍衛, 如常儀。香室官黑團領。, 捧香祝跪進, 近侍禮房承旨。, 傳捧跪。殿下, 親押訖, 近侍, 捧祝版及香, 權置於案。一刻, 引儀, 引獻官, 陞就月臺。時至, 左通禮, 入於褥位之左, 俯伏, 殿下, 於褥位, 南向立。獻官入, 左通禮, 跪啓請跪, 殿下跪, 近侍, 捧香祝, 東向跪進。殿下, 受香祝, 以授獻官, 獻官, 西向跪受, 興。左通禮, 跪啓請興, 殿殿興。左右通禮, 導殿下降, 就階下, 祗送位, 西向立。繖扇·侍衛, 如常儀。獻官, 捧香祝, 由正階出。左通禮, 跪啓請鞠躬, 殿下鞠躬, 過則啓請平身, 殿下平身。獻官, 出仁政門, 奉香祝於香亭中, 細仗前導, 左右通禮, 導殿下, 還內。傳香祝, 先於諸廟墓。親享及親傳香, 用沈香。
正祖三年己亥十一月, 禮曹判書李福源啓, 廟社大祭香祝, 例有龍亭·細仗等節, 而朔望則無之。今景慕宮冬享, 親傳香時, 以龍亭·細仗擧行, 此後, 如非親傳香, 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依今番擧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