추관지秋官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추관지 목록



官庫偸竊
顯宗十二年, 參贊官李端夏所啓, “吉州罪人許泓等五人, 該曹俱斷以强盜律。 此人等擅取官穀, 罪固罔赦。 第念王者用法, 必原其情。 昔宋王堯臣知光州, 歲旱, 群盜發民倉廩, 法當死, 堯臣曰, ‘此飢民求食, 請以減死論。’ 其後遂著令, 載在史傳。 今此泓等所發, 乃是官倉也, 其視堯臣減死者, 雖有公私之別, 原其情, 則亦是飢民求食。 法雖當死, 以減死論, 豈不合於古義乎。” 上從之。
肅宗二年, 因左捕廳啓辭, 本曹啓目, “守禦廳軍士金以貴, 偸出軍需銀一百四十二兩, 承款結案。 取考前例, 則各衙門偸取銀貨賊人, 因大臣陳達, 不待時處斬。 上年都監偸銀罪人申魯, 不待時處斬, 依定奪, 金以貴處斬, 何如?” 依允。
十年, 兵曹啓目, “京畿水使權儔啓本, ‘本營軍器庫黑三升帳幕·黑三升褥·白木遮日·白木帳·長箭三部·錢文五十兩·價布六疋偸取賊人金俊業, 依大倘例, 梟示事, 卽令該曹稟處。’ 取考前例,則乙卯年, 北兵使狀啓, ‘行營軍器火藥九十四斤·火箭一百七箇·鉛丸一千二百箇偸取賊人順完, 依南漢偸取火藥賊人金承俊例, 幷爲梟示境上。’ 今此俊業, 依順完例, 境上梟示, 何如?”依允。
十三年, 因黃海監司李德成啓本, 本曹啓目, “賊人朴貴巾·鄭成俊·全孝元·全贊興等, 偸取瑞興庫中綿紬四百七十疋·錢文五十四兩, 旣已結案啓聞, 所當依受敎, 不待時處斬。 而官庫銀貨偸取賊人及他雜犯死罪以下, 事在四月二十二日赦前者, 直以放送之意, 覆啓定奪, 依此施行, 何如?” 依允。
二十年, 本曹判書閔就道所啓, “忠州軍器庫錢文五十兩, 官廳錢文七十兩·木綿三十疋, 偸取賊人金一男, 旣已承服。 官庫作賊者, 不待時處斬, 明有事目, 上裁。” 傳曰, “依律。”
景宗元年, 寶城色吏徐尙興, 偸食防軍布八十疋。 全羅左水使崔烷, 狀請梟示, 本曹啓目, “此與偸竊官庫有異, 似當減死定配, 而事係重大, 上裁。” 依回啓施行。
同年, 備局啓辭, “因廣州府尹李萬稷牒呈, 林丁立·朴後漢等, 軍餉庫米石, 乘夜偸出, 依受敎, 各衙門銀·布偸取律, 處斬之意, 分付, 何如?”
英宗十年, 兵曹判書趙尙絅所啓, “京畿水使元弼揆, 以軍器庫子金戒達偸竊黑角弓三十三張事, 狀請島示。 臣取考曹中前例, 偸竊軍器梟示者, 非一非再, 請詢大臣處之。” 右議政金興慶曰, “今此所偸之物, 比之梟示前例則小, 比之定配前例則多。 人命至重, 參酌減死, 未爲不可矣。” 上曰, “角弓三十張, 比之火藥六十斤, 不甚相遠矣, 重人命之道, 所當審愼。 依守禦廳例, 減死, 嚴刑三次後定配。”
重補今上四年, 義州沈龍漸·李太采, 偸出白馬山城軍器庫埋置銀三百五十兩, 先使太采發賣本道, 承款啓聞。 曹回啓, “係是不待時斬, 詳覆稟處。” 依允。 乙巳, 因其子陽重擊錚, 草記, 傳曰, “以此草記觀之, 偸出情跡, 不甚分明。 銀子亦已徵出云, 且渠子所訴之言, 亦足可矜。 然龍漸今若原恕, 同罪之太采處分, 宜無異同。 本事旣係一律, 有難易酌處, 更具意見, 卽爲草記。” 曹草記, “以文案言之, 龍漸爲首, 大采爲從, 而幷照不待時之律。 蓋律文中, 不分首·從故也。 三百餘兩之貨, 二人之一時置法, 不無悶惻之端。”云。傳曰, “三百兩銀, 二人置法, 不可無審量之擧。 取考原文案, 前道伯有傅輕之議。 年前啓覆時, 姑不置法, 文案特令留置本曹, 意蓋在焉。 沈龍漸減死酌放, 李太采情跡尤有間焉, 亦卽酌放事, 分付道臣。”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