추관지秋官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추관지 목록



濫刑
杖殺管下
世宗十年, 本曹判書徐選之弟達, 殺新昌吏表藝平。 推官等分首·從, 以達之奴爲首, 且聽其, 和事覺。上命前後推官及觀察使, 幷下金吾, 擬罪有差。
宣祖十二年, 咸鏡南道節度使蘇潝, 以私怨, 殺北道官奴二人, 拿鞫承款, 照以濫刑之律。 臺諫以爲, “因公事, 殺其管下軍卒, 則雖可照以濫刑, 今則以私怨, 殺他道之民, 當論以殺人。” 上命收廷議, 皆曰不可論以殺人。 兩司復爭之, 上不允。
三十一年, 命議官人杖殺, 不爲對檢。 左議政李恒福議曰, “謹按無冤錄檢屍條, 對衆定驗云, 而不言管下, 則不對。 又大典濫刑條, 官吏濫刑, 因而致死者, 杖一百永不敍用云, 而不言爲官者對檢。 故凡人, 則依無冤錄對檢償命, 官人杖殺人, 則依大典只不敍用, 乃是流來規例, 而實未知官人不對檢, 有何所據而然也。 近來或對·或否, 則前後異規, 隨時無定, 尤爲未穩。 今可考而爲證者, 只有此兩書, 皆無定文。 以意推之, 所以對檢者, 殺人者死, 故重其事, 令本人與衆參驗而聲罪也。 所以不對者, 杖殺管下, 罪不至死, 故事體差輕, 本人承服, 則論以故殺, 而斷其罪也。 設法本意, 若果如此, 則官人杖殺人者, 雖依流例不爲對驗, 恐亦無害也。上裁。” 命依議。
顯宗十三年, 備邊司啓曰, “日前以柳濠事, 有‘當此曠蕩之日, 獨於柳濠用法, 不可’之敎, 臣等仰體聖意好生之仁, 不敢以前事更達。 而第當趁今定奪, 以爲永久遵行之地。 至若軍官之於營下吏卒·各官下人, 皆以管下比擬, 而淫刑酷殺者, 更無所畏, 則如州縣·鄕所·軍官·監官·色吏, 亦得比擬免死, 而其他洞內尊位·有司·約正輩, 且將因此而藉口矣。 凡今朝廷命官之因公事而用刑管下, 如有過濫致死者, 亦被重譴, 則軍官·鄕所·有司·約正, 憑藉官威, 打殺人命者, 當施殺人之律, 不當以管下論。 而其中亦不無因公事而許用笞杖者, 或因笞杖邂逅致死, 而幷以殺人照斷, 則將無以奉行官家之令矣。 今後則軍官·鄕所·監官·有司·約正之類, 有因笞杖殺人者, 先論其公·私之分。 若出私事而非官分付, 則斷之以法, 若出公事, 則覈其濫刑與否, 酌輕重而論其罪。 至於色吏, 則不可用笞杖, 毋論公·私, 而依相殺例處之之意, 定式施行, 何如?” 依允。
肅宗二十六年, 淮陽府使兪信一, 以儒生李友白犯其前導, 棍打殞命。 拿問信一, 信一, 以友白之死, 歸之染疾。 禁府請査, 上曰, “兪信一棍打科儒之事, 渠旣自服, 李友白之死於辜限之內, 亦已明覈。 而今乃拘於檢驗之未備, 有所輕重, 則使死者幽冥之冤, 何由得雪。” 仍記, 昔者孝廟朝, 有李曾以縛人沈殺之罪, 竟致杖斃, 而信一獨逭刑章, 則曾必冤於泉下, 使信一生出金吾之門, 是無法之國。祖宗之法, 予不敢撓改。 信一竟死於獄。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