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應給發兵符而不給, 應下發兵符而不下, 若下符違式, 謂違令·式, 不得承用者。
疏議曰, 依公式令, 下魚符, 畿內三左一右。畿外五左一右。左者在內, 右者付外, 行用之日, 從第一爲首。後更有事須用, 以次發之, 周而復始。又條, 應給魚符及傳符, 皆長官執。長官無, 次官執。此據元付在外之日, 是爲應給發兵符。其符通授官·差使·雜追徵等, 以發兵事重, 故以發兵爲文。應下發兵符而不下者, 謂差兵不下左符。若下符違式, 謂不依次第, 不得承用者。
及不以符合從事或符不合不速以聞, 各徒二年, 其違限不卽還符者, 徒一年。餘符, 各減二等。凡言餘符者, 契亦同。卽契應發兵者, 同發兵符法。
疏議曰, 不以符合從事者, 謂執兵之司, 得左符, 皆用右符勘合, 始從發兵之事。若不合符卽從事, 或勘左符與右符不合不速奏者, 各徒二年。違限不卽還符, 謂執符之司勘符記, 依公式令, 封符付使人。若使人更往別處, 未卽還者, 附餘使傳送。若州內有使次, 諸府總附。五日內無使次, 差傳使送之。若違此令限, 不卽還符者, 得徒一年。餘符各減二等, 餘符者, 謂禁苑及交·巡魚符之類。若符至不合, 卽從其事, 或勘符不合, 不速奏聞, 徒一年, 不卽還符, 杖九十, 是名餘符各減二等。注云, 凡言餘符者, 契亦同。卽契應發兵者, 同發兵符法, 依令, 車駕巡幸, 皇太子監國, 有兵馬受處分者, 爲木契。若王公以下, 在京留守及諸州有兵馬受處分, 竝行軍所及領兵五百人以上·馬五百匹以上征討, 亦給木契。旣用木契發兵, 卽同發兵符法。監門式, 皇城內諸街鋪, 各給木契。京城諸街鋪, 各給木魚。金部·司農, 準式亦竝給木契。但是在式諸契, 竝同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