당률소의唐律疏議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당률소의 목록



故唐律疏議 卷第十二戶婚凡一十四條。
疏議曰, 戶婚律者, 漢相蕭何承秦六篇律後, 加廏·興·戶三篇, 爲九章之律。迄至後周, 皆名戶律。北齊, 以婚事附之, 名爲婚戶律。隋開皇, 以戶在婚前, 改爲戶婚律。旣論司事訖, 卽戶口·婚姻, 故次職制之下。
항목 상세보기
諸脫戶者, 家長徒三。無課役者, 減二等, 女戶, 又減三等。謂一戶俱不附貫。若不由家長, 罪其所由。卽見在役任者, 雖脫戶及計口多者, 各從漏口法。
疏議曰, 率土黔庶, 皆有籍書。若一戶之內, 盡脫漏不附籍者, 所由家長, 合徒三年。身及戶內竝無課役者, 減二等, 徒二年。若戶內竝無男夫, 直以女人爲戶而脫者, 又減三等, 合杖一百。注云, 謂一戶俱不附貫, 此文不計人數, 唯據脫戶。縱一身亦爲一戶, 不附, 卽依脫戶, 合徒三年。縱有百口, 但一口附戶, 自外不附, 止從漏口之法。若不由家長, 謂家長不知脫戶之情, 罪其所由, 家長不坐。卽見在役任者, 謂身見在官驅使, 而戶籍無名, 雖脫戶, 從漏口法。旣見在役任, 卽無課調, 若一身脫戶, 合杖六十。及計口多者, 各從漏口法, 漏有課口, 罪止徒三年, 漏無課口, 罪止徒一年半。
脫口及增減年狀, 謂疾·老·中·小之類。以免課役者, 一口, 徒一年, 二口, 加一等, 罪止徒三年。
疏議曰, 謂脫口及增年入老, 減年入中·小及增狀入疾。其從殘疾入廢疾, 從廢疾入篤疾, 廢疾雖免課役, 若入篤疾, 卽得侍人, 故云之類, 罪止徒三年。
其增減非免課役及漏無課役口者, 四口爲一口, 罪止徒一年半。卽不滿四口, 杖六十。部曲·奴婢, 亦同。
疏議曰, 口雖有所增減, 非免課役者, 謂增減其年, 不動課役。其漏無課役口者, 謂身雖是丁, 見無課役及疾·老·中·小若婦女。四口爲一口, 罪止徒一年半, 漏四口, 徒一年, 十二口, 徒一年半, 不滿四口, 杖六十。竝謂無課役者。若其戶內漏口, 或有課役·無課役罪名不等者, 從倂滿之法, 以課口累不課口科之。若課口自一口至罪止, 或累倂不加重者, 止從一重科之。奴婢·部曲, 亦同不課之口。律稱以免課役, 課·役理不相須, 一事得免, 卽從脫·漏之法。
항목 상세보기
諸里正不覺脫漏增減者, 一口, 笞四十, 三口, 加一等。過杖一百, 十口, 加一等, 罪止徒三年。不覺脫戶者, 聽從漏口法。州·縣脫戶, 亦準此。若知情者, 各同家長法。
疏議曰, 里正之任, 掌案比戶口, 收手實, 造籍書。不覺脫漏戶口者, 脫, 謂脫戶, 漏, 謂漏口, 及增減年狀, 一口, 笞四十, 三口, 加一等, 過杖一百, 十口, 加一等, 罪止徒三年。里正不覺脫戶者, 聽從漏口法, 不限戶內口之多少, 皆計口科之。州·縣脫戶, 亦準此, 計口科罪, 不依脫戶爲法。若知脫漏增減之情者, 總計里內脫漏增減之口, 同家長罪法。州·縣計口, 罪
亦準此。其脫·漏戶口之中, 若有知情·不知情者, 亦依倂漏之法爲坐。
항목 상세보기
諸州·縣不覺脫漏增減者, 縣內十口, 笞三十, 三十口, 加一等, 過杖一百, 五十口, 加一等。州·隨所管縣多少, 通計爲罪。通計, 謂管二縣者, 二十口, 笞三十, 管三縣者, 三十口, 笞三十之類。計加亦準此。若脫漏增減, 倂在一縣者, 得以諸縣通之。若止管一縣者, 減縣罪一等。餘條通計, 準此。
各罪止徒三年。知情者, 各從里正法。不覺脫漏增減, 無文簿者, 官長爲首, 有文簿者, 主典爲首, 佐職以下, 節級連坐。
疏議曰, 州縣不覺脫漏增減者, 與上條里正不覺脫漏增減義同。十口, 笞三十, 三十口, 加一等, 卽是二百二十口, 杖一百, 過杖一百, 五十口, 加一等。州隨所管縣多少, 通計爲罪, 若管二縣以上, 卽須通計, 謂管二縣者, 二十口, 笞三十, 管三縣者, 三十口, 笞三十之類。計加亦準此, 謂一縣, 三十口, 加一等, 卽州管二縣者, 六十口, 加一等, 管三縣者, 九十口, 加一等, 若管十縣, 三百口, 加一等。若脫漏增減, 倂在一縣者, 謂管三縣, 一縣內脫漏三十口, 州始笞三十, 若管四縣, 一縣內脫漏四十口, 州亦笞三十。故云, 得以諸縣通之。若止管一縣者, 減縣罪一等, 謂縣脫三十口, 州得笞二十之類。餘條通計準此, 謂一部律內, 州管縣, 監管牧, 折衝府管校尉, 應通計者, 得罪亦準此, 各罪止徒三年。知情者, 各同里正法, 其州·縣知情, 得罪同里正法, 里正又同家長之法, 共前條家長脫漏罪同。
注, 不覺脫漏增減, 無文簿者, 官長爲首, 有文簿者, 主典爲首, 佐職以下, 節級連坐。
疏議曰, 不覺脫漏增減, 無簿帳及不附籍書, 宣導旣是長官事, 由檢察違失, 故以長官爲首, 皆同不覺脫漏增減之坐, 次通判官爲第二從, 判官爲第三從, 典爲第四從。見有文簿, 致使脫漏增減者, 勘檢旣由案主, 卽用典爲首, 判官爲第二從, 通判官爲第三從, 長官爲第四從。其間有知情之官, 竝同家長之罪, 卽從私犯首·從科之, 不知情者, 自依公坐之法。
항목 상세보기
諸里正及官司, 妄脫漏增減, 以出入課役, 一口, 徒一年, 二口, 加一等。贓重入己者, 以枉法論, 至死者, 加役流。入官者, 坐贓論。
疏議曰, 里正及州·縣官司, 各於所部之內, 妄爲脫漏戶口或增減年狀以出入課役, 一口, 徒一年, 二口, 加一等, 十五口, 流三千里。若有因脫漏增減, 取其課調入己, 計贓得罪, 重於脫漏增減口罪者, 卽準贓, 以枉法論, 計贓, 至死者, 加役流。其贓入官者, 坐贓論。其品官, 受贓雖輕, 以枉法論, 一匹以上, 卽除名, 不必要須贓重。衆人之物, 亦累倍而論之。
항목 상세보기
諸私入道及度之者, 杖一百。若由家長, 家長當罪。已除貫者, 徒一年。本貫主司及觀·寺三綱知情者, 與同罪。若犯法合出觀·寺, 經斷不還俗者, 從私度法, 卽監臨之官, 私輒度人者, 一人, 杖一百, 二人, 加一等, 罪止流三千里。
疏議曰, 私入道, 謂爲道士·女冠·僧·尼等, 非是官度, 而私入道及度之者, 各杖一百。注云, 若由家長, 家長當罪, 旣罪家長, 卽私入道者, 不坐。已除貫者, 徒一年, 及度之者, 亦徒一年。本貫主司, 謂私入道人所屬州·縣官司, 及所住觀·寺三綱知情者, 各與入道人及家長同罪。若犯法還俗, 合出觀·寺, 官人斷訖, 牒觀·寺知, 仍不還俗者, 從私度法。斷後陳訴, 須著俗衣, 仍被法服者, 從私度法, 科杖一百。卽監臨之官, 不依官法, 私輒度人者, 一人, 杖一百, 二人, 加一等, 罪止流三千里。若州·縣官司所度人, 免課役多者, 當條, 雖有罪多, 所爲重者, 自從重論, 竝依上條, 妄增減, 出入課役科之。其官司私度人, 被度者, 知私度情而受度者, 爲從坐, 若不知私度情而受度人, 無罪。
항목 상세보기
諸祖父母·父母在, 而子孫別籍·異財者, 徒三年。別籍·異財不相須。下條, 準此。
疏議曰, 稱祖父母·父母在, 則曾·高在亦同。若子孫別生戶籍, 財産不同者, 子孫各徒三年。注云, 別籍·異財不相須, 或籍別財同或戶同財異者, 各徒三年, 故云不相須。下條準此, 謂父母喪中別籍·異財, 亦同此義。
若祖父母·父母, 令別籍及以子孫妄繼人後者, 徒二年, 子孫不坐。
疏議曰, 若祖父母·父母處分, 令子孫別籍及以子孫妄繼人後者, 得徒二年, 子孫不坐。但云別籍, 不云令其異財, 令異財者, 明其無罪。
항목 상세보기
諸居父母喪, 生子及兄弟別籍·異財者, 徒一年。
疏議曰, 居父母喪生子, 已於名例免所居官章中解訖。皆謂在二十七月內而姙娠生子者及兄弟別籍·異財, 各徒一年。別籍·異財不相須。其服內生子, 事若未發, 自首亦原。
항목 상세보기
諸養子, 所養父母無子而捨去者, 徒二年。若自生子及本生無子欲還者, 聽之。
疏議曰, 依戶令, 無子者, 聽養同宗於昭穆相當者。旣蒙收養, 而輒捨去, 徒二年。若所養父母自生子及本生父母無子欲還本生者, 竝聽。卽兩家, 竝皆無子, 去住亦任其情。若養處自生子, 及雖無子, 不願留養, 欲遣還本生者, 任其所養父母。
卽養異姓男者, 徒一年, 與者, 笞五十。其遺棄小兒年三歲以下, 雖異姓, 聽收養, 卽從其姓。
疏議曰, 異姓之男, 本非族類, 違法收養, 故徒一年, 違法與者, 得笞五十, 養女者, 不坐。其小兒年三歲以下, 本生父母遺棄, 若不聽收養, 卽性命將絶。故雖異姓, 仍聽收養, 卽從其姓。如是父母遺失, 於後來識認, 合還本生, 失兒之家, 量酬乳哺之直。
항목 상세보기
諸立嫡違法者, 徒一年。卽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 得立庶以長, 不以長者, 亦如之。
疏議曰, 立嫡者, 本擬承襲。嫡妻之長子爲嫡子, 不依此立, 是名違法, 合徒一年。卽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 謂婦人年五十以上, 不復乳育, 故許立庶子爲嫡。皆先立長, 不立長者, 亦徒一年。故云亦如之。依令無嫡子及有罪疾, 立嫡孫。無嫡孫, 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 立庶子。無庶子, 立嫡孫同母弟。無母弟, 立庶孫。曾·玄以下, 準此。無後者, 爲戶絶。
항목 상세보기
諸養雜戶男爲子孫者, 徒一年半。養女, 杖一百官。戶, 各加一等。與者, 亦如之。
疏議曰, 雜戶者, 前代犯罪沒官, 散配諸司驅使, 亦附州·縣戶貫, 賦役不同白丁。若有百姓養雜戶男爲子孫者, 徒一年半。養女者, 杖一百。養官戶者, 各加一等。官戶, 亦是配隷沒官, 唯屬諸司, 州·縣無貫。與者, 各與養者同罪, 故云亦如之。雖會赦, 皆合改正。若當色自相養者, 同百姓養子之法。雜戶養官戶或官戶養雜戶, 依戶令, 雜戶·官戶皆當色爲婚。據此, 卽是別色, 準法不得相養。律旣不制罪名, 宜依不應爲之法, 養男從重, 養女從輕。若私家部曲·奴婢, 養雜戶·官戶男女者, 依名例律, 部曲·奴婢有犯, 本條無正文者, 各準良人, 皆同百姓科罪。
若養部曲及奴爲子孫者, 杖一百, 各還正之。無主及主自養者, 聽從良。
疏議曰, 良人養部曲及奴爲子孫者, 杖一百。各還正之, 謂養雜戶以下, 雖會赦, 皆正之, 各從本色。注云, 無主, 謂所養部曲及奴無本主者。及主自養, 謂主養當家部曲及奴爲子孫。亦各杖一百, 竝聽從良, 爲其經作子孫, 不可充賤故也。若養客女及婢爲女者, 從不應爲輕法, 笞四十, 仍準養子法, 聽從良。其有還壓爲賤者, 竝同放奴及部曲爲良, 還壓爲賤之法。
항목 상세보기
諸放部曲爲良, 已給放書而壓爲賤者, 徒二年。若壓爲部曲及放奴婢爲良而壓爲賤者, 各減一等。卽壓爲部曲及放爲部曲而壓爲賤者, 又各減一等。各還正之。
疏議曰, 依戶令, 放奴婢爲良及部曲·客女者, 竝聽之。皆由家長給手書, 長子以下連署, 仍經本屬, 申牒除附。若放部曲·客女爲良, 壓爲賤者, 徒二年。若壓爲部曲者, 謂放部曲·客女爲良, 還壓爲部曲·客女, 及放奴婢爲良, 還壓爲賤, 各減一等, 合徒一年半。卽壓爲部曲者, 謂放奴婢爲良, 壓爲部曲·客女, 及放爲部曲者, 謂放奴婢爲部曲·客女, 而壓爲賤者, 又各減一等, 合徒一年。仍竝改正, 從其本色, 故云各還正之。此文不言客女者, 名例律, 稱部曲者, 客女同, 故解同部曲之例。
問曰, 放客女及婢爲良, 却留爲妾者, 合得何罪?
答曰, 妾者, 娶良人爲之。據戶令自贖免賤, 本主不留爲部曲者, 任其所樂。況放客女及婢, 本主留爲妾者, 依律無罪, 準自贖免賤者例, 得留爲妾。
又問, 部曲娶良人女爲妻, 夫死服滿之後, 卽合任情去住。其有欲去不放或因壓留爲妾及更抑配與部曲及奴, 合得何罪?
答曰, 服滿不放, 律無正文, 當不應爲重, 仍卽任去。若元取當色爲婦, 未是良人, 留充本色, 準法無罪。若是良人女, 壓留爲妾, 卽是有所威逼, 從不應得爲重科。或抑配與餘部曲, 同放奴婢爲良, 却壓爲部曲, 合徒一年。如配與奴, 同與奴娶良人女, 合徒一年半。上籍爲婢者, 流三千里。此等轉嫁爲妻及妾, 兩和情願者, 竝不合得罪。唯本是良者, 不得願嫁賤人。
항목 상세보기
諸相冒合戶者, 徒二年, 無課役者, 減二等。謂以疎爲親及有所規避者。主司知情, 與同罪。
疏議曰, 依賦役令, 文武職事官三品以上若郡王期親及同居大功親五品以上及國公同居期親, 竝免課役。旣爲同居, 有所蠲免, 相冒合戶, 故得徒二年。無課役者, 或藉資蔭贖罪, 事旣輕於課役, 故減二等, 得徒一年。注云, 謂以疎爲親, 律·令所蔭, 各有等差, 若以疎相合, 卽失戶數, 規其資蔭, 卽失課役。如斯合戶, 得此徒刑。若蠲免更多或假蔭重者, 各依本法, 自從重論。主司知情與同罪, 主司, 謂里正以上, 知冒戶情, 有課役·無課役, 各與同罪。
卽於法, 應別立戶而不聽別·應合戶而不聽合者, 主司, 杖一百。
疏議曰, 應別, 謂父母終亡。服紀已闋。兄弟欲別者。應合戶, 謂流離失鄕, 父子異貫, 依令合戶, 而主司不聽者, 各合杖一百。應別·應合之類, 非止此條, 略擧爲例, 餘竝準此。
항목 상세보기
諸同居卑幼, 私輒用財者, 十匹, 笞十, 十匹, 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卽同居應分, 不均平者, 計所侵, 坐贓論減三等。
疏議曰, 凡是同居之內, 必有尊長。尊長旣在, 子孫無所自專。若卑幼不由尊長, 私輒用當家財物者, 十匹, 笞十, 十匹, 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卽同居應分, 謂準令分別。而財物不均平者, 準戶令, 應分田宅及財物者, 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財, 不在分限。兄弟亡者, 子承父分, 違此令文者, 是爲不均平。謂兄弟二人, 均分百匹之絹, 一取六十匹, 計所侵十匹, 合杖八十之類, 是名坐贓論, 減三等。
항목 상세보기
諸賣口分田者, 一畆笞十, 二十畝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地還本主, 財沒不追。卽應合賣者, 不用此律。
疏議曰, 口分田, 謂計口受之, 非永業及居住園宅。輒賣者, 禮云, 田里不粥, 受之於公, 不得私自鬻賣。違者, 一畆, 笞十二, 十畝, 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賣一頃八十一畝, 卽爲罪止。地還本主, 財沒不追。卽應合賣者, 謂永業田, 家貧賣供葬, 及口分田, 賣充宅及碾磑·邸店之類, 狹鄕樂遷就寬者, 準令, 竝許賣之。其賜田欲賣者, 亦不在禁限。其五品以上若勳官, 永業地, 亦竝聽賣。故云不用此律。

故唐律疏議 卷第十二。
항목 상세보기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