신보수교집록新補受敎輯錄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신보수교집록 목록



○ 賑恤時, 通政帖, 年五十以上者, 納米五石, 年六十以上者, 納米四石, 年七十以上者, 納米三石, 年八十以上者, 納米二石, 已爲通政, 而願受嘉善者, 納米二石, 加設察訪·主簿, 納米六石, 判官, 納米八石。以上加設職, 只許士族。
○ 同知, 納米四十石, 謝恩封贈, 一依正官例, 竝許士族·良民, 而良民, 則比士族, 加納米十石, 僉知, 納米三十石。折衝帖, 年六十以上, 價米六石, 年七十以上, 價米四石, 年八十以上, 價米二石, 已爲通政·折衝, 而願受嘉善者, 納米三石, 謝恩·封妻, 一依正官例, 竝許士族·良民, 而良民, 則比士族, 加納米十石。以上加設職, 賤人及有軍役者, 竝勿許。
○ 同知, 納米十石, 僉知, 納米八石。以上同知·僉知, 毋論士族·良民, 年四十以上者, 竝許, 而除謝恩·封贈, 良民, 則與士族有異, 僉知·同知, 竝加納二石, 賤人及有軍役, 勿許。
○ 庶孼許通, 良妾子, 納米三石, 賤妾子, 納米五石。 僧人, 通政, 納米四石, 嘉善, 納米五石。 補充隊, 毋論男女, 納米九斗, 折衝·護軍, 納米七石, 司直, 納米六石。以上, 毋論士族·良民, 年四十以上, 竝許。
○ 折衝帖, 年五十, 納米五石, 年六十, 納米四石, 年七十, 納米三石, 年八十, 納米二石。以上, 毋論良民·公私賤, 竝許。
○ 各項條件, 依庚子·壬寅·壬戌年頒行事目擧行, 而窒礙難行事, 啓聞變通。
○ 諸道量度各邑形勢緩急, 或自正·二月, 定其期限, 設賑。
○ 穀物, 毋論各營·各衙門穀, 從其留庫·新捧·帖價·守令自備, 一體計數量, 其麥前支用, 與分給還上, 俾無乏絶之患。
○ 穀物旣少, 有難遍及, 有田土·有根着人等, 全入於還上分給中。貧賤丐乞人, 有田土, 則分給乾糧·還上, 無田土丐乞人, 十分精抄, 本廳穀帖價米乾糧分給。有田土人, 作統, 均一分給還上, 而種子, 依前以八結分給。
○ 乾糧白給, 從其加減, 報監營, 而發遣軍官, 眼同分給。
○ 他道·他邑流丐之人, 量給糧米, 俾歸本土, 而飢困將死不能還歸之人, 急時救活, 還上新捧與留庫數及帖價米·守令自備穀, 竝爲載錄, 以爲穀物知數之地。
○ 死亡數多, 則守令當被重律。依大明律制違, 杖一百。
○ 種子·農糧, 別爲儲置, 俾無失時廢農之患。
○ 富民私債責捧事, 已爲禁斷, 其中積穀人, 不願加設影職, 而出穀物補賑資者, 畢賑後, 啓聞論賞。
○ 各邑監賑監官, 着實賑政, 使飢民無死亡者, 一道中一二人, 抄擇啓聞, 以爲論賞之地。
○ 雖非事目所載, 着實於賑事, 自監營分付, 各擧行。
○ 北路垂死之民, 皆賴移轉之穀, 得保今日。此地素多山田, 罕有水畓, 大米, 則以田米代捧, 荒粗, 則以皮穀代捧, 以副民願, 則於朝家無損, 於北民有益。
○ 年凶時, 私賑穀一百四十五石以上者, 令該曹稟處。 公賤之納米一百六十石者, 令該院免賤。 嘉善人納米一百四十五石者, 依事目, 謝恩·封贈, 加設同知除授。 納米八十石者, 及折衝人納米五十石者, 依事目, 謝恩·封贈, 加設同知除授。 折衝人納米四十石者, 依事目, 封妻, 加設僉知除授。 折衝·幼學, 納米三十三石者, 依事目, 除封贈, 加設同知帖成給。醫員之納米三十二石者, 令本衙門施賞事。
○ 監賑郞廳行用印信, 令該曹輸送。
○ 平安道監賑御史齎去節目內, 朝家特軫本道民事, 各樣移轉穀三萬石, 急急船運, 差使員與地方官, 眼同斗量, 或有和水·欠縮之弊, 則沙工等, 各別繩以重律。和水則梟示, 欠縮則計賊, 次次加等, 四十貫, 斬。
○ 賑恤都監官·面監官, 勿論文·武, 前銜·儒品, 極澤〔擇〕差定, 守令亦爲躬遍閭里, 審察虛實。
○ 御史巡道, 一一考覈, 如有實戶冒錄, 飢民落漏之弊, 則守令及監·色, 別樣論罪。守令, 依大明律不應爲, 杖八十, 監·色, 制違, 杖一百。
○ 列邑飢民, 分給乾糧, 而尤甚無依將死之類, 作粥以饋。其中流丐之離其本土, 就食他邑者, 量給口糧, 交付原籍官。
○ 成冊所付飢民死亡者, 面任輩, 掩置不報, 以爲中間代受之計者, 査得嚴治。依大明律, 詐欺官·私取財准竊盜, 次次加罪, 杖一百流三千里。
○ 路有餓莩不得收瘞者, 別定監·色, 這這埋置, 不勤擧行者, 隨現科罪。依大明律不應爲, 杖八十。
○ 帖價米段, 依定式, 折半會錄, 而各邑鎭私備·貿辦等穀, 如有虛實相蒙之弊, 當該官員, 啓聞論罪。依大明律報上不以實, 杖八十徒三年。
○ 如有富戶表著者, 捉致勸分, 或散給隣里, 或納官補賑後, 待秋幷耗還捧以給, 而此若不願, 則或參酌施賞, 若不待招諭而納穀者, 別樣狀聞激勸。救荒所須, 鹽醬最切, 三和·龍·鐵等地鹽戶, 亦必流丐, 不能煮鹽, 某樣穀中, 別爲題給, 俾得煮取, 身彌島所養木, 姑勿禁斷, 使之全力煮鹽, 分半補賑。
○ 凶歲滯囚之弊, 尤不可不念, 御史巡到之時, 考閱其推案, 與道臣·守令, 眼同商確, 輕者, 直爲決放, 重者, 具由稟達。
○ 守令中賑政不勤者, 通訓以下, 啓聞決杖, 通政以上, 啓聞論責。依大明律制違, 杖一百。
軍官一人, 依前帶去, 印信一顆, 亦令該曹給送。
○ 今年癘疫, 振古所無, 京外死亡, 殆同兵燹, 全家合歿之類, 勿論士夫·下賤, 未得收瘞者, 令京兆·諸道, 一一精査, 以示恤典, 而其所受還穀及身布, 一倂計減。
○ 今年關西凶荒, 不比等閑, 不可不參酌量減, 以廣遠慕之路。勿論奴·婢, 十六歲至三十歲, 納米五十石, 三十一歲至四十歲, 納米四十石, 四十一歲至五十歲, 納米三十石, 五十一歲至五十五歲, (至)納米二十石, 五十六歲至六十歲, 納米十石。以上, 康熙戊戌賑恤事目。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