탁지지度支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탁지지 목록



事實
太宗五年乙酉, 分遣敬差官四十五人, 量忠淸·慶尙兩道, 得剩田三十餘萬結。
世宗二十六年甲子, 置田制詳定所, 晉陽大君御諱爲都提調, 左贊成河演·本曹判書朴從愚·知中樞鄭麟趾爲提調, 定田分六等·年分九等之法。
三十年戊辰, 命改定八道田品, 以大臣爲觀察使, 差敬差官七十餘員, 先試全羅道。
光海五年癸丑, 分遣均田使, 量諸道田。
仁祖十二年甲戌八月, 本曹啓目, 凡打量時, 委官·書員, 每與佃夫符同作奸, 故祖宗朝, 換道打量, 以防奸濫。換道之法, 如爲難行, 則就道內隔邑相換。如淸州監色, 則打量忠原, 忠原監色, 打量公州, 似可防奸, 請令廟堂議處。答曰, 依啓。
顯宗三年壬寅九月, 本曹判書鄭所啓, 量田事目, 已爲啓下, 均田使別設一廳, 各出郞官二人, 使之檢察文書, 而處所則以慶德宮爲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十年己酉五月, 備局啓曰, 忠淸道量田雖畢, 而文書修正, 最爲大役, 別遣京官, 與監司, 一體修正, 則似爲便當。頃年京畿量田時, 趙世煥, 以均田郞官, 修正兩年文書, 甚爲慣熟, 以監司兼均田使, 趙世煥, 差從事官下送,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肅宗十五年己巳正月, 領議政金壽恒所啓, 三南, 國家根本之地, 而宣廟癸卯量田之後, 甲戌始爲改量, 癸卯之於甲戌, 不過三十餘年, 甲戌之於今日, 已近六十年。雖不得一從法典年限, 曾前荒廢之地, 皆作良田美畓, 而逐年田結, 則有減無加, 田政之虛疎, 據此可見矣。或以擾民爲慮, 而所謂擾民者, 只是尺量之役, 而已量田之時, 多定監色, 一時擧行, 則可畢於一二月之內矣。豈可以一二月動民之弊, 不爲此急先之務乎? 且因田政之疎闊, 豪右則多不應役, 小民則偏受其弊。朱子漳泉經界之政, 豪右不悅者, 良以此也, 一番均正, 所不可已。而量田時, 勿送均田使, 使其道監司, 專掌擧行, 京中則使戶判·惠堂主管, 而事目啓下時, 等數亦依京畿量田例, 使經界均正, 土地不至漏落, 似爲便好矣。上曰, 大臣之言誠是, 三南量田行之, 可也。
二十六年庚辰八月, 本曹判書所啓, 今年量田, 或先行一道, 或先試數邑, 惟在朝家參酌, 而慶尙監司兪集一方田之法, 甚爲便簡, 境界分明, 比如碁局, 井井不紊。宋之方田, 槪見於史記, 雖不得其詳, 而大要與此法相近。且考甲戌事目, 則有網子法, 是亦方田之類, 依此施行, 好矣。且方田打量之法, 異於句股直方, 別無先定田形, 叩籌計除之弊, 只以一方幾結爲式, 十里五里, 其直如矢, 田畓結數, 似難隱漏。兪集一言, 數月之內, 可以究竟云, 簡省則甚矣。上曰, 慶尙道爲先施行, 可也。
三十四年戊子九月, 領議政崔錫鼎所啓, 江原監司宋廷奎疏, 論量田事矣, 蓋關東異於三南, 平地爲元田, 山腰以下爲續田, 以上禁耕養松, 而平地小, 故元田不多。曾前事目中, 山田則許令隨起收稅, 隨廢給陳, 而一付量案之後, 官吏不爲許陳, 一番量田, 不可已矣。上曰, 江原道量田之停廢, 恰近百年。監司宋廷奎爲政詳明, 故欲委以任之矣。一道之田, 雖難盡量, 營下數邑及嶺東九邑, 趁今年爲之, 似好矣。
三十五年己丑, 平川君申琓疏曰, 壬辰亂後, 甲辰始改量兩西·關東, 至今以此, 量案遵用, 而雖曰, 一字五結, 田段不能相接, 一字之內, 或至十里, 或至十五里, 間揷他數三字。蓋其時只量起田, 棄其陳廢, 追後執負, 以致錯亂。今則盡爲開墾, 而稱以加耕, 或爲各邑之隱結, 或歸書員之私橐, 數結之地, 只稅十餘負, 數負之地, 或加十餘負者有之, 而兩南, 則仁廟朝甲戌量後, 亦不改量。三南土品, 比兩西十倍, 朝家稅賦, 專靠於此, 而不改量, 今已七十年。一任其紊亂, 豪强專利, 已極寒心, 湖西·關東之半量中止, 海西之只量四邑者, 亦將四十年。遵守所載量制, 雖似詳密, 監色之舞弄, 田夫之欺詐, 實難防塞, 等第高下, 委諸面任之口, 尺量盈縮, 付之使令之手, 隨賂多小, 任其低仰。故畿甸癸卯之量, 畢役於經年之後, 備盡詳密, 而中間奸欺之弊, 不能盡防, 一字五結之中, 富民之田, 在於字初, 而用賂, 則加負於字末, 字末之田, 用賂則減負於字初。如直田之類, 蜂腰者給賂, 則以腰爲廣, 其負半減, 無賂者, 以頭爲廣, 其負倍加。昨歲, 兵曹判書金構, 以兪集一方田之法, 先行海西四邑。畢量之後, 小民稱其均平, 豪右言不便, 毁譽多端。及見丘井量法啓本圖帳, 則節目詳密, 分負極均。設墩定方, 各自打量, 畢役於旬朔之間, 比前量法, 事半功倍。始信此法之簡便, 可行於八路, 而實爲防奸均役之美制。年久之後, 始行己酉量田, 而亦未能遍行, 海西則萬曆癸卯之後, 始行己酉量田, 不過四邑而止。今此量制, 實出新創, 易致人怨, 而猶能數月之內, 設施於三邑者, 誠以制法嚴密, 奸僞難容故也。量田之制, 則依海西方田之法, 災實等第, 則遵戶典同議之規, 最爲簡要矣。
三十六年庚寅九月, 關東量田後, 因監司徐宗憲狀啓, 特減嶺西收米二斗。
四十四年戊戌二月, 備局申目, 全羅監司狀啓, 全州等十五邑, 爲先改量矣。量田時, 監官以下供饋·紙地筆墨價, 取用官耗, 不足, 則以某樣穀, 量宜會減矣。依湖西許施, 何如? 依準。○三月, 領議政金昌集所啓, 當初令監司兼均田使, 都事爲從事官者, 祗爲除弊之地, 而迄不奉行, 重臣中, 別出句管堂上二員, 且定從事官三員, 與道臣往復商確, 時或發遣從事官檢飭, 則似有惕念之道矣。上曰, 依爲之。備局啓目, 量田堂郞, 旣已差出, 則別爲設廳, 句管文書, 略倣癸卯均田廳例, 廳號宜稱量田矣。答曰, 依啓。
四十六年庚子, 全羅左道均田使金在魯上書略曰, 甲戌量時, 湖南左道均田使朴潢, 以該曹造送新尺, 差長於本道所在舊地尺, 必有結負減縮之弊, 馳啓, 則仁祖大王特敎曰, 旣已下送之後, 嫌其稍長而不用, 事理未安。先朝受敎, 便一令甲, 而今欲追改地尺, 豈非未安之甚乎? 蓋量尺一尺, 準布帛尺二尺一寸二分六釐, 而湖南舊尺, 準布帛尺二尺二寸二分六釐, 則所剩不過一寸。請令仍用甲戌舊尺, 令曰, 依爲之。
英宗十二年丙辰十月, 左議政金在魯所啓, 京畿監司李宗城牒報備局, 請量田監官料米, 田案修正紙筆墨價, 而監官料米, 乃是己亥權剏之事, 不可許之, 紙筆墨價, 則似當題給矣。上曰, 依爲之。
十五年己未十一月, 金羅監司牒報, 備局司關, 兩湖陳田, 依丙辰畿邑改量時例, 陳田最多邑, 次次改量, 以爲得失相補之地, 而大抵陳田有三, 卽量舊陳·量起陳·量後陳, 而元關中不爲區別, 通稱陳田。量起陳·量後陳, 旣是生民至冤, 勿論多小, 一時改量, 則惠澤均被, 民情胥悅。而今若區別其尤甚·之次, 次次改量, 如畿邑例, 則道內各邑, 決難竝擧。陳田尤甚邑, 則改量於今年, 之次邑則改量於明年, 又其次邑則改量於再明年, 如是之間, 今年改量處, 民可蒙惠, 而明年改量, 一年白徵, 又明年改量, 二年白徵, 或先或後, 未免斑駁。量舊陳則勿論彼此, 邑仍令降等, 俾不失信於民, 而量起陳·量後陳則區別多寡, 次次改量, 何如? 題辭, 今此改量者, 非欲竝陳起一倂改量, 蓋將只就量陳中, 括得還陳處, 將爲許頉之意矣。通一道一時改量, 事係重大, 區別舊陳多小, 以爲次第釐正, 勢出不得已, 民不得一時蒙惠, 亦其勢然, 相考施行。
三十四年戊寅二月, 備局甘, 水原府使牒呈, 本府今將改量, 而若無前案, 無以憑據。本府件, 盡爲磨破, 營門件, 曾已回祿, 惟戶曹件, 無𧏮, 宜令許借云。本曹回牒, 量案體重, 去來之際, 若有差誤, 則所關非細, 丙辰本道六邑改量時, 砥平量案, 破傷難考, 定色吏謄書下送。不可創行無前之例矣。
三十五年己卯三月, 江原監司沈鏽狀啓, 楊口縣一結賦役, 比春·洪等已量邑, 甚高重, 請參酌釐正矣。上曰, 令楊口縣監, 親執量田後, 更爲狀聞, 未量前, 勿遞。
今上三年己亥十一月, 右議政洪樂純所啓, 量田不得其要, 必貽後弊, 擇陳結最多處, 使道臣專委守令, 躬行踏驗, 漸次有效矣。上曰, 領相之意, 何如? 領議政徐命善曰, 守令果能躬審釐正, 査括隱漏, 其爲實政, 豈若改量之有弊無效? 僚相所奏誠好矣。上曰, 右相所奏好矣。自備局謄關各道, 使之實心擧行, 可也。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