탁지지度支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탁지지 목록



差員支供米定例
全羅道
法聖倉, 稅船作米十一石○群山倉, 稅船作米十石
聖堂倉, 稅船作米九石
忠淸道
牙山倉, 稅船作米七石
事實
宣祖三十三年庚子, 命納全羅道田稅于海倉。亂時會錄州倉, 至是納于海倉
仁祖十五年丁丑三月, 本曹啓目, 凡各司米布捧下, 必爲請臺, 古例也。變前遠方之應納者, 貢人之應受者, 以趁不請臺, 非但滯留之弊, 不無見偸之患, 自今各司, 卽令請臺捧下, 何如? 傳曰, 依啓。○十二月, 因兩倉主人上言, 本曹啓目, 曾於乙亥, 漕船則一石役價六升, 直納則一石四升定式矣。變後丙子條役價半減之, 故有此呼籲, 自明年依前施行, 而六升外, 如有侵漁之弊, 摘發梟示事, 行移何如? 依允。
二十六年戊子五月, 本曹啓目, 各邑稅米太, 令監捧差員各取米太, 入盛小帒, 具書邑號, 而送之看色矣。尙州米色不精, 監捧差員推考, 鄕所色吏, 令本道刑推, 何如?  傳曰, 允。
孝宗二年辛卯二月, 全羅監司沈澤狀啓, 田稅所盛細繩甲石, 多有民弊, 以單石仍前備納。本曹啓目, 以單石十二經編結者, 密網無漏, 他道一體分付, 何如? 依允。
肅宗五年己未五月, 本曹關各邑, 自己未條爲始, 元定作木邑兩倉役價, 依例上送, 倭料公貿木邑, 則勿爲上納事, 知委三南。
十三年丁卯十二月, 因江襄·公洪·黃海·咸鏡諸道失稔, 稅太半減, 而作役價·元人情等雜費, 一從元收稅上送事, 行移各道。
十八年壬申三月, 軍監貢人等上言, 田稅役價, 諸道則每石六升, 而嶺南則三升, 請依他例磨鍊云云。本曹啓目, 嶺南之巨濟一縣, 尙有六升之規, 依他例上送之意分付, 何如? 依允。
二十年甲戌二月, 備局啓目, 因北道御史李宇謙書啓, 內奴貢米役價加捧米二升, 依前革罷, 其代令戶·兵曹, 移送內司分給主人, 何如? 答曰, 允。
三十九年癸巳八月, 備局啓目, 軍監書員嚴應震上言, 田稅每石役價六升·元人情二升上送, 則役價米出給貢人, 人情米爲員役料布, 而慶尙道咸陽等二十二邑·忠淸道文義等九邑·江原道江陵等十一邑, 作木作布之後, 只送役價, 不送人情, 故有此呼籲矣。此是朝家定給者, 竝卽推給, 何如?  依允。
四十三年丁酉正月, 本曹關, 因司圃署牒呈, 生薑役價, 每月令生薑準十斤以上者, 役價黃木三疋上送, 而如或作錢, 從市直備給之意, 生薑分定邑知委。
景宗元年辛丑七月, 因兩倉貢人等訴, 本曹啓目, 田稅上納時, 每石空石一立添納者, 自是古規, 而畿邑則上納, 三南則不納。每一石一立, 如或過重, 則二石一立定式, 而田稅則捧空石, 三手·大同則不捧, 民弊似不大段, 而貢人添補之資大矣。令廟堂稟處, 備局啓目, 依此定式捧上, 何如? 依允。○十二月, 惠廳啓曰, 負石納倉之役, 專屬倉底募民, 使食雇價矣。漢城府草記, 請給坊民分半矣。坊民徒食雇價, 不應倉役, 請還屬募民, 何如? 依允。
二年壬寅十二月, 本曹啓目, 漕船上納時, 船人執枰, 廟堂申飭, 而別營放料, 以斛捧米, 逐名斗給, 欠縮夥多, 今使漕卒執枰, 則欠縮必倍, 從輕放下, 則軍兵呼冤, 仍前使庫子執枰, 何如? 傳曰, 允。
英宗十四年戊午十月, 本曹報備局, 廣倉·軍監貢人狀訴, 三南·京畿稅太, 雖減半作, 役價·元人情, 則從元數上送, 自是前例, 今亦依此擧行云云。題辭, 依癸亥·丙寅等年例施行。
二十一年乙丑, 左議政宋寅明所啓, 審理使趙榮國書啓, 請除贅付三升矣。上曰, 同律度量衡, 王政之大者也。或有欠縮, 則斛上加升, 猶或可也, 贅付之名, 尤爲怪異。史冊若曰, 朝鮮有一斛子, 而其傍有耳加捧云, 則其名豈不怪異乎?  令廟堂善爲區處。本曹牒呈備局, 續大典收稅條, 加升三升·斛上三升·倉役價六升, 分明載錄。贅升則雖爲除去, 斛上三升, 依例捧上云云。題辭, 依他例捧上, 勿爲高量。
二十七年辛未五月, 豐儲·廣興倉溫陽主人等訴, 今年本郡田稅, 溫泉行幸時, 特爲蠲減, 而庚申各道田稅全減, 代自京司上下貢人役價, 依庚申例題給云云。題辭內, 上下。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