춘관지春官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춘관지 목록



付黃池尋陵事迹
江原道三陟, 古悉直國也。高麗改稱三陟, 太祖以穆祖外鄕, 陞縣爲府, 又賜紅犀帶於府使。府中老人云, 穆祖皇考諱陵, 在蘆池洞, 皇妃陵, 在東山里寺洞, 每年三名日, 設寶帳致祭云云, 邑人終無知其處者。永樂丁卯, 江原監司李審·都事黃孝源·府使李允孫, 承命問古老, 對如前。成化己亥, 監司孫舜孝, 詳記始末, 鏤于板, 掛之府中。弘治乙酉, 成宗命發軍, 造築兩陵缺陷處, 俄而只禁伐, 停改造之役, 蓋以年久, 無可考文籍故爾。
宣祖庚辰, 江原監司鄭澈狀啓, 穆祖皇考陵, 辛未兌金山作主, 辛坐乙向, 三祿水破, 外源未申, 來海入甲, 地二歸元, 後擁前迎, 龍虎俱金, 戴品三首, 骨脈連來, 蜂腰·鶴滕, 眞龍之地。此地龍低虎抗, 武臣之位, 水口捍門, 高峙節三峰, 萬代君王之地。形勢伏龍, 形生龍案, 地名蘆池洞。皇妃陵, 震木山兌向, 初祿水破, 水源明, 引接乙方大海, 入四歸元, 後擁前迎, 近案低遠案高, 四位八方無空缺, 明堂平正, 山水朝拱寬大, 山動水留。其中出天子之地, 主山弱案山勝, 堆金積玉之地。形勢峙縭, 衆美俱集, 此佳城, 乃寒狗抱兒形。於是因大臣議, 申明守護。其後辛巳·己丑·庚寅, 連因三陟府使黃廷彧·筵臣李潑·武臣姜士龍上疏, 大加搜索, 竟不能得。
光海辛亥, 江原監司申湜狀啓, 臣與三陟府使閔仁伯, 帶同若干古老人往審, 則所謂皇考陵, 在府西四十里許, 地名蘆洞, 而元無墳形, 但雜石介介散置而已。所謂皇妃陵, 在府西三十里, 地名東山, 而亦無墳形, 略有石砌頹積之狀。兩陵四面, 樹木參天, 而以時有奉審之擧, 故斬開樹木, 以受陽氣平明, 案付守護軍一名尙存云。
仁祖庚辰, 命江原監司李明漢, 審三陟皇陵。時民間相傳, 成宗時所得, 非眞蘆洞, 實在黃池之上, 而有偸葬于其中。至是命李明漢往審, 明漢狀啓, 陵所一如鄭澈所圖上者, 皆在太山深峽中, 塋域雖頹, 而階級基址, 可想當初功役之鉅。又於兩陵間地名活耆村洞中, 有所謂穆祖舊居基地云云。未幾有朴之英者, 自言夢見陵所, 投進夢書, 語多奇詭, 護軍朴璜上疏論之, 朝廷不足信也。辛巳, 宰臣崔鳴吉上疏以爲, 不可謂全無此理, 又有一士人, 逢嶺南老僧雪英者, 時年八十餘, 自言少時, 曾與於尋墓之役, 而其時求之未盡其道, 至今追恨不已。於是備邊司啓曰, 本曹난외주 是恐朝。先寢, 穆·翼·度·桓四祖外, 皆迷失其處, 其說載於李穡所撰太祖大王先墓記。至於太白山蘆洞, 有穆祖考妃陵寢之說, 不知根於何處, 而祖宗朝屢求不得, 此誠列聖無窮之遺恨。安東·三陟兩官, 在於太白山之東西, 宜以此事專責兩守, 竝招雪英·朴之英等, 以廣尋索之路, 使無遺憾。至戊子, 豐基人秦璧又上疏, 朝廷遣禮官及地師崔男等尋之, 不得。上以偸葬之人, 事在久遠, 不必加罪, 布諭民間, 使之自首。
○肅宗辛未, 通德郞李㫼疏曰, 穆祖皇考陵, 在於三陟府西百四十里許蘆洞之說, 昭載於輿地勝覽及龍飛御天歌, 而自國初搜覓不得。臣適逢利川士人朴弘祺曰, 國陵乃在於三陟府西百四十里許大朴山第三陵下腰上窩穴層岩之上, 迹所不到處焉。大朴山深源庵老僧神鏡者, 欲建佛宇於窩穴上, 斫伐樹木, 則有一石築古墓, 其傍又有小池及前後逬泉十二, 其下多有人家舊址。大槪大朴山者, 太白山之主山也。所謂內黃池, 在於此穴左二十里許, 前日國家所尋, 皆大朴山東南枝葉蓮花峰內之黃池世合洞近處也。此石墓則以大朴山爲主, 太白爲外白虎, 蓮花峰爲外靑龍, 以國祀峰爲外案, 此所謂外黃池也。人家舊址, 無乃穆祖避寓時, 願從者百七十餘戶所居耶。於是使監司安如石, 朴弘祺及神鏡同往看審, 所謂石築古墓者, 元無墳形, 只以大石數十, 築於平坡低陷處, 逬泉逼近, 地甚沮洳, 局內狹窄, 無百七十餘戶可居之地。神鏡自言, 與弘祺不相識, 其他所言, 皆相左云。其後癸酉, 又得碑石之說, 更令監司李玄祚, 率神鏡往審, 深掘其地, 石圓而不方, 似是塔基, 數十石磈, 亂塡其中。僧人又示古鼎一坐·銅佛三軀, 得之土中云。至乙卯, 三陟人李世說等, 又上疏言, 世合洞中, 有小碑, 誌其姓號, 果是國祖, 民邑〔邑民〕拔之, 投水中。渠聞諸郡人金介眞, 介眞聞諸其父, 其父聞諸金天牢云。其言皆無的證。
今上乙巳, 三陟人申熙上言, 平昌縣陵洞, 有國陵, 金姓人, 欲葬其父, 掘去其誌石。朝廷遣禮曹郞鄭彦儒往覈之, 竟未得端緖。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