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
仁祖二十七年己丑正月, 平安監司鄭致和狀啓, 兩西與三南有異, 非但峽民爲業, 管餉設屯, 皆是火田, 停罷重難。但禁新起處爲宜矣。備局啓目, 火粟一朝禁革, 亦違民情, 依所請施行, 何如? 依允。
肅宗十四年戊辰五月, 備局啓目, 咸鏡監司朴泰尙狀啓, 火田米, 自上年, 始爲收稅會錄, 非但官需之見失, 亦爲山戶之所苦, 依詳定定式, 仍給本邑, 宜當云。旣是詳定所載, 則還給本官, 何如? 依允。
四十六年庚子正月, 藥房都提調李頤命所啓, 人蔘一經火田, 則不復生, 故年來火耕漸盛, 人蔘極貴, 雖或採得, 亦不成羊角模樣, 絶種可慮。江陵·三陟等産蔘處, 痛禁火田, 好矣。提調閔鎭遠曰, 嶺南羅蔘所産各處, 亦一體嚴斷,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同年本曹啓目, 山火田, 或有今年起耕而明年陳廢, 此邊起耕而彼邊陳廢, 成冊只書某面某山某地名·第幾作·田形長廣尺數·東西四標·作者姓名, 而不排字號, 不書主名, 一依節目事, 分付何如? 令曰, 依爲之。
英宗五年己酉八月, 侍讀官李宗白所啓, 峽民, 唯以火田聊生, 而士夫以立案而徵稅, 守令以續田而收稅, 實爲矜愍矣。上曰, 山田立旨, 事極絶痛, 令道臣各別嚴禁。
三十七年辛巳二月, 北道御使鄭光漢別單, 火田之隨起隨稅, 乃是通行之規, 而甲山, 則一番起耕爲加耕, 過二三年, 仍陞元田, 雖樹木蓊鬱, 田主散亡, 隣族徵稅。見今陳田未頉者, 蕩減其稅, 隨起執負, 何如? 上曰, 隨起隨稅, 旣行六道, 西北奚異? 一體擧行。
四十五年己丑五月, 領議政洪鳳漢所啓, 公私所需, 惟在松木, 宜松處, 俾勿起火墾田, 亦令播種長養, 勤幹者論賞, 違越者抵罪, 則自可收效矣。上曰, 予意則不在此而已。問其弊, 一則木商牟利, 一則犯耕。何云牟利? 木商輩得十株關文, 至於百株, 百株關文, 至於千株, 以無限之意, 取有限之木, 此也。何謂犯耕? 山腰起耕, 自有定限, 而今則生齒日繁, 寸土如金。至於高峯峻嶺, 人蔘靈草, 昔有今無者多。此後, 木商圖得此文者, 備局非特勿施, 卽其地充軍。
今上七年癸卯六月, 本曹判書徐有隣所啓, 山腰以上禁耕, 昭載法典。蓋長養林木, 以資斧斤之需, 防遏沙石, 以祛溝洫之害, 而蔘稏産出, 亦賴於斯。而近年火田日盛, 民人則以功力之減於原野, 肆然冒耕, 守令則以加耕之稅於官家, 知而不知, 一年二年, 無異量付。且烟氣所過, 蔘稏不生, 其採稀尠, 其價騰踴。西民之瘼, 延及北關, 從今以後, 山腰以上冒耕, 申明舊典, 何如? 依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