탁지지度支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탁지지 목록



壃域
京畿
京畿, 本朝鮮地, 漢滅之, 爲樂浪郡所管, 後其南界爲百濟之有, 後高句麗新羅分占之。新羅統合後, 置漢州, 及其末弓裔竊據, 高麗置開城府及楊廣道。本朝太祖朝建都漢陽, 改定京畿左右道。以平州·遂安·谷州·載寧·瑞興·新恩·俠溪距京都遠, 還隷西海道, 廣州·水原·楊根·砥平·利川·川寧·雙阜·龍駒·處仁·振威來隷爲左道, 楊州·富平·鐵原·延安所管郡縣爲右道。太宗朝酌四方遠近, 以開城以西地還西海道, 割忠淸道驪興·安城以北地來隷延安·白川·牛峯·江陰·兔山, 還隷西海道, 伊川隷江原道, 割忠淸道驪興·安城·陽智·陽城·陰竹及江原道加平來隷。世宗朝, 以鐵原·安峽, 還隷江原道。, 稱京畿。觀察使營在京城西敦義門外, ○光海十年, 倂永平·加平爲大都護府設營, 而觀察使多在京營, 仁祖元年, 罷永平營。十四年京營燬於兵火, 觀察使寓都城西北司天監廢廨, 十九年復建於舊基。, 領府一·牧三·都護十·郡九·縣十三。廣州·驪州·利川·楊根·砥平·陰竹·陽智·竹山·果川·水原·富平·南陽·仁川·安山·安城·振威·陽川·龍仁·金浦·衿川·陽城·通津, 屬左道, 楊州·坡州·高陽·永平·抱川·積城·交河·加平·長湍·豐德·朔寧·麻田·漣川·喬桐, 屬右道。又有二都。開城·江華。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湖西
忠淸道, 本辰·馬韓地, 爲百濟。唐滅之, 置都督府, 未幾爲新羅之有, 置熊州, 及其末, 弓裔·甄萱分據, 高麗倂之爲楊廣道, 後稱淸忠道。本朝因之, 以領忠·淸·公·洪州所管郡縣, 又分楊廣州郡縣, 隷京畿。定宗朝, 寧越郡隷江原道, 以江原道永春縣來隷。太宗朝, 割驪興·安城·陰竹·陽城·陽智, 隷京畿, 又以慶尙道沃川·永同·黃澗·報恩·靑山來隷。仁祖朝, 改稱公淸道, 又稱公洪道, 後復稱忠淸道。觀察使營在公州, 領牧四·都護府一·郡十二·縣三十七。忠州·淸風·丹陽·槐山·延豐·永春·堤川·陰城·淸州·天安·沃川·文義·稷山·木川·懷仁·淸安·鎭川·報恩·永同·黃澗·靑山, 屬左道, 公州·林川·韓山·全義·定山·恩津·懷德·鎭岑·連山·尼山·扶餘·石城·燕岐·洪州·舒川·瑞山·泰安·沔川·溫陽·平澤·鴻山·德山·靑陽·大興·庇仁·藍浦·保寧·牙山·新昌·禮山·海美·結城·唐津, 屬右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湖南
全羅道, 本辰·馬韓地, 爲百濟。唐滅之, 置都督府, 未幾歸新羅, 置全·武二州, 後爲甄萱·弓裔所分據, 高麗倂之爲全羅道。本朝仁祖朝, 改稱全南道, 尋復爲全羅道。英宗四年, 改全羅道爲全光道, 十四年復今號。觀察使營在全州, 領府一·牧四·都護府六·郡十一·縣三十四。全州·益山·金堤·古阜·錦山·珍山·礪山·萬頃·臨陂·金溝·井邑·興德·扶安·沃溝·龍安·咸悅·高山·泰仁·羅州·長城·靈巖·靈光·咸平·高敞·茂長·務安·珍島·康津·海南·濟州·大靜·旌義, 屬右道, 南原·潭陽·淳昌·龍潭·昌平·任實·長水·谷城·玉果·雲峯·鎭安·茂朱·光州·長興·南平·順天·樂安·寶城·綾州·光陽·求禮·興陽·同福·和順, 屬左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湖界
濟州
濟州。自海南館頭梁, 由靈巖於蘭梁, 歷楸子島, 登岸, 水路九百七十里。若風利, 則一日之內, 可以抵州, 州北至海一里, 周四百里, 東西二百里, 南北一百二十里。環島皆石壁嶄巖布列, 海船不可迫近, 惟於川口設石堡以防禦。
旌義。自州一百三十里, 南至海七里。
大靜。自州一百四十里, 南至海十里。
高麗地志, 凡往耽羅者, 發羅州, 歷務安大掘浦·靈巖大無只瓦島·海南於蘭梁, 七晝夜, 至楸子島。發海南, 則從三寸浦, 歷巨要梁·三內島, 發唐津〔耽津〕, 則從軍營浦, 歷高子·黃伊·露瑟島·三內島, 皆三晝夜, 至楸子島。右三處舟, 皆經楸子島, 過斜鼠島·大小火脫島, 至于涯月浦·朝天館。火脫島之間, 二水交流, 波濤洶湧, 往來者難之云。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嶺南
慶尙道, 本辰韓地, 後北爲辰韓, 南爲弁韓。新羅倂有二韓, 置尙·良·康三州, 爲慶尙道。本朝因之, 中宗十四年, 分爲左右道監司, 洛江以東屬左, 以西屬右。同年以弊多, 故還罷爲一道。宣祖二十五年, 因倭寇搶攘, 又分爲左右監司, 左設於慶州, 右設於尙州。二十六年, 復合爲一, 開營於星州八莒縣。二十八年, 復分爲左右, 二十九年, 還合爲一, 設營於達城, 因加石築。三十年, 因兵燹, 又罷。三十一年, 以大丘星州爲一道中央, 而瘡痍未蘇, 姑於安東府移營。三十四年, 移營大丘府, 領府一·大都護府二·牧三·都護府十三·郡十二·縣四十。慶州·蔚山·梁山·永川·興海·東萊·淸河·延日·長鬐·機張·彦陽·安東·寧海·靑松·醴泉·榮川·豐基·義城·盈德·奉化·眞寶·軍威·禮安·龍宮·大丘·密陽·淸道·順興·河陽·仁同·玄風·義興·靈山·昌寧·漆谷·新寧·比安·慶山·慈仁·英陽, 屬左道, 尙州·星州·善山·金山·河東·巨濟·陜川·咸陽·開寧·智禮·高靈·聞慶·咸昌·晉州·昆陽·草溪·南陽·固城·泗川·三嘉·宜寧·山淸·鎭海·安義·丹城·居昌·熊川·漆原·金海·昌原·咸安, 屬右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嶺界
對馬島
世宗元年, 上王命兵曹判書趙末生書諭都都熊瓦曰, 對馬島隷於慶尙道之鷄林, 本是我國之地, 載在文籍, 第以其地在海中, 阻於往來, 民不居焉。倭奴之黜於其國而無所歸者, 咸來投集, 以爲窟穴, 雖或有草竊之事, 尙念都都熊瓦之父宗貞茂慕義輸誠, 犯而不校, 每接信使, 館焉以留, 仍命禮曹厚加勞慰。又念生理之艱, 許通商舶, 慶尙道米粟, 運于馬島, 歲率數萬餘石。予之用心, 蓋亦勤矣, 不意忘恩背義, 自作禍胎, 爰命邊將領兵船, 進圍其道, 以待降附。若能幡然悔悟, 卷土來降, 則其都都熊瓦錫之好爵, 頒以厚祿, 其代官等, 亦當優恤。其餘群小, 竝齒吾民, 一視同仁, 惟足下思之。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關東
江原道, 本朝鮮屬國濊貊之地。漢滅之, 置臨屯郡, 昭帝罷郡, 屬樂浪, 後分嶺東七縣, 置樂浪都尉。東漢建武中罷都尉, 封其渠帥爲縣。後爲高句麗所有, 新羅倂之, 置溟·朔二州, 及其末, 弓裔竊據, 高麗爲交州道。本朝太祖初, 改爲江原道, 定宗朝, 以原州所管寧越地錯犬牙, 相換。太宗朝, 割加平·朝宗, 隷京畿, 以京畿伊川縣來隷。世宗朝, 又以鐵原·安峽, 還于本道, 孝宗朝, 改稱原襄道, 尋復舊號。觀察使營在原州, 領大都護府一·牧一·都護府七·郡五·縣十二。江陵·三陟·襄陽·平海·杆城·通川·蔚珍·歙谷·高城, 屬嶺東, 原州·春川·旌善·寧越·平昌·橫城·洪川·麟蹄·淮陽·鐵原·陽口·狼川·金城·金化·伊川·安峽·平康, 屬嶺西。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東界
鬱陵島
鬱陵, 古之于山國也。山有三峯, 亦名三峯島。島在蔚珍縣正東海中, 乘便風, 二日可到。周回百里, 多産柴胡·藁本·藤草·香木, 蘆實大如碗, 猫大如犬, 鼠大如猫。新羅時, 移其民, 空其地, 高麗德宗時, 遣溟州監倉金柔立往視之, 欲復爲縣回奏云。地多巖石, 人不可居, 遂不設邑。至本朝太宗朝, 命安撫使金麟雨刷出逋民。世宗二十年, 遣萬戶南顥, 搜捕金丸等七十餘人。成宗二年, 有告三峯島者, 乃遣朴宗元往審之, 只取大竹·大鰒魚而還。輿地志云, 鬱陵·于山, 皆于山國地。于山則倭所謂松一也。光海七年, 倭船將探蟻竹島, 東萊府使朴慶業貽書曰, 蟻竹島, 我國之鬱陵島也, 載在輿地。今雖廢棄, 豈可容他人冒居乎? 肅宗二十二年, 馬島奉行倭平眞顯等, 寄書於我國譯官, 其一論竹島事, 其一論安龍福擅行事。龍福東萊人也, 入海漁採, 漂到鬱陵, 遇倭船, 被拘五浪島。龍福言於島主曰, 鬱陵距我國一日距, 日本五日, 非屬我國者乎? 朝鮮人, 自往朝鮮地, 何拘爲也? 島主解送于伯耆州。大守饋銀幣, 龍福不受曰, 願日本勿以鬱陵爲辭, 受銀非吾志也。太守遂稟關白, 作書契言, 鬱陵非日本界。行至長碕島, 島主求見書契, 奪不還, 送龍福于馬島。馬島主僞藉關白命, 數以鬱陵事牢囚之, 押送東萊, 前後凡九十日始還。龍福言于府使, 竟不聞。明年又言于接慰官, 亦不信也。龍福憤甚, 走蔚山海邊, 誘商僧雷憲等曰, 鬱陵多海菜, 吾當爲汝指路, 僧從之。遂擧帆三晝夜, 泊鬱陵島, 倭舶自東至, 龍福憤罵曰, 何故犯我境? 倭曰, 本向松島耳。龍福追至松島, 又罵曰, 松島卽芋山, 爾不聞芋山亦我境乎? 麾杖碎釜, 倭大驚走。龍福轉至伯耆州, 言其狀, 太守悉捕治之。龍福乃大言曰, 馬島之居間矯誣, 豈獨鬱陵一事? 我國所送米十五斗爲一斛, 馬島以七斗爲斛, 布三十尺爲一疋, 馬島以二十尺爲疋, 紙一束甚長, 馬島截爲三束, 不能爲我達一書於關白乎? 馬島主之父聞之太懼, 乞於太守。太守歸語龍福曰, 毋庸上書, 且速歸馬島更爭界, 可差八人齎書來。龍福還泊襄陽, 告于官, 且獻在伯耆時呈太守文, 以證前事。於是倭知不可復誑, 抵書萊府謝曰, 不敢復遣人至鬱陵。是時事由龍福發, 故倭疾之, 以龍福行不由馬島爲罪。舊約有自馬島向釜山一路以外, 皆禁之文故也。朝議, 皆以龍福罪當斬, 獨領敦寧尹趾完·領中樞南九萬, 謂殺之適足快馬島憤, 乃流之。倭之不復爭鬱陵者, 皆龍福功也。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海西
黃海道, 本朝鮮地, 漢滅之, 爲樂浪郡所管, 後爲高句麗所有, 唐滅高句麗, 屬安東都護府。後新羅爲漢州, 及其末, 爲弓裔所據, 高麗爲西海道。本朝太祖朝初改爲豐海道, 太宗朝又改爲黃海道。觀察使營在海州, 領牧二·都護府五·郡七·縣九。黃州·平山·瑞興·鳳山·安岳·載寧·遂安·谷山·信川·新溪·兔山·文化·長連·金川, 屬左道, 海州·豐川·延安·白川·甕津·松禾·殷栗·康翎·長淵, 屬右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關西
平安道, 本朝鮮地, 漢滅之, 置樂浪, 以今平壤爲郡治。後爲高句麗所有, 唐滅高句麗, 爲大都督府, 置安東都護府于平壤, 以鎭之。後唐以浿江以南之地, 賜新羅, 新羅隷于漢州, 江北皆入於渤海·女眞。後弓裔定十三鎭, 高麗漸次收復, 元宗時, 諸城叛附元, 元爲東寧府, 劃慈悲嶺爲界。忠烈王時, 元始還之。本朝初, 盡拓鴨江內地, 置茂昌·虞苪〔虞芮〕等四郡, 以邊塞多生梗, 空其地。觀察使營在平壤, 領府二·大都護府一·牧二·都護府十三·郡十二·縣十二。平壤·中和·龍崗·三和·江西·甑山·順安·咸從·安州·定州·肅川·嘉山·永柔·義州·鐵山·龍川·昌城·朔州·龜城·宣川·郭山, 屬西道, 寧邊·雲山·熙川·博川·泰川·成川·德川·价川·順川·慈山·祥原·三登·陽德·孟山·江東·殷山·江界·渭原·楚山·碧潼·寧遠, 屬東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西界
遼東
高麗辛禑戊辰, 皇明高皇帝, 以鐵嶺迤北本屬于元, 命立鐵嶺衛, 預設鎭撫等官。自遼東至鐵嶺七十站, 站置百戶。遣遼東百戶來告, 遂遣朴宜中陳乞曰, 鐵嶺係是本國之地。本國叛民卓靑等, 以和州以北地, 降于元, 聞知元朝瀋州有雙城縣, 因本國和州有小城二坐, 朦朧奏請, 遂將和州, 冒稱雙城, 以趙暉爲摠管, 卓靑爲千戶。至正十六年, 申達革罷, 還屬本國。其在先臣, 幸逢昭代, 職罔愆於侯度, 地旣入于版圖。伏望使數州之地, 仍爲下國之壃。帝詔曰, 今鐵嶺之地, 王國有辭, 宜寢其事。
古之方輿諸志, 皆以遼東爲朝鮮之域。唐書溫彦博傳曰, 遼東本箕子國。遼金史曰, 遼東·廣寧, 皆箕子封地。續文獻通考曰, 咸平路箕子所封。文獻通者曰, 唐時, 高句麗略有遼東, 百濟略有遼西。後漢書曰, 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 南與朝鮮穢貊, 北與沃沮接, 地方二千里。我國西界之至於遼東, 可以知矣。我國之辨三韓壃域者, 羅有崔致遠, 麗有金富軾, 國初有權近。論說辨博, 證引該洽, 俱不言箕子所封之地, 從某至某爲幾里, 又不言高句麗之地, 至於何境。致遠新羅人也, 去三韓最近, 猶不知遼東之失於何時, 金富軾·權近之不能明言壃界宜矣。高麗統三之時, 只以鴨綠爲限, 遼東之爲我界, 不可攷矣。
廢四郡
端宗元年癸酉十一月, 檢討官梁誠之啓, 平安道閭延·茂昌·虞苪〔虞芮〕等郡, 隔在江邊, 南道軍士越大嶺往戍, 人馬俱疲, 多賣田産, 逃入遼瀋。今雖棄此三邑, 旣有大江以限之, 則封彊固自如也, 乞撤三邑戍, 以慈城爲界, 使休民固本焉。上遣雲城府院君朴從愚往審便否, 遂命撤三邑。
柵門
英宗三十年甲戌, 內局提調洪鳳漢所啓, 靉陽柵門外造家起耕禁止事, 通官徐宗順當爲周旋云矣, 卽見灣尹所報, 則宗順以爲此是柵內民居與否, 非貴國所知。當初, 宗順言于石頭城甲軍, 許送灣府通事使之探知, 而不無現發之慮, 如是反覆矣。今以傳聞之語徑先馳通, 若或答通以爲柵內人居非不禁, 而此非本府歷審處, 則何以知之而馳通乎? 反以此執言, 則事近越境覘察, 誠甚難處, 馳通姑置之, 柵內外民戶數詳探後, 狀聞之意, 分付何如? 上曰, 依爲之。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關北
咸鏡道, 本朝鮮屬國沃沮之地。漢置玄菟郡, 後徙郡於遼東, 更以沃沮爲縣, 屬樂浪東府都尉。東漢建武中, 罷都尉, 封其渠帥爲沃沮侯。後爲高句麗所有, 以其地屬安東都護府, 新羅得其南境, 隷溟州, 其北地歿於渤海, 因爲女眞所據, 稱曷懶甸。高麗晝定州都, 連浦爲界, 高宗時, 和州迤北叛附元, 元以和州爲雙城府。至恭愍王時, 攻破之, 復其地, 稱朔方道。本朝初, 拓地豆滿江, 太宗朝, 改稱永吉道, 尋改咸吉道, 後改咸鏡道。成宗朝, 改永安道, 燕山時, 復爲咸鏡道。觀察使營在咸興成宗朝元年, 移營於永興, 以李施愛之變, 咸興降付故也。後咸興陞府, 營回以還設焉。, 領府一·大都護府一·牧一·都護府十六·郡二·縣二。咸興·永興·定平·高原·安邊·德源·文川·北靑·端川·利城·洪原·甲山·三水, 屬南道, 鏡城·吉州·明川·會寧·鍾城·穩城·慶源·慶興·富寧·茂山, 屬北道。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北界
先春嶺
慶源府東北七百餘里, 有先春嶺, 卽高麗太師尹瓘立碑處。其碑四面有書, 胡人剝去其字, 後有人掘其根, 有高麗之境四字。輿地勝覽曰, 慶興府, 古孔州之地, 爲女眞所據, 尹瓘逐女眞, 設砦爲公險鎭內防禦所。自高嶺鎭, 〈渡〉豆滿江, 踰古羅耳, 歷吾童站·英哥站, 至蘇下江濱, 有公險鎭古基。南隣貝州, 北接堅州。
厚州
肅宗朝, 咸鏡道觀察使南九萬狀啓, 自三水沿鴨江西下七十里, 有厚州古地。所謂厚州, 未知設於何年, 廢於何時, 而郊野之廣闊, 田土之肥沃, 大異於三·甲, 地形漸下, 風氣頗溫, 又異於三甲。霜降最晩, 五穀皆熟, 誠可居之地。今若復置厚州, 以爲邊防, 則長津江上下諸堡, 幷爲革罷, 而割咸興黃草嶺以西, 三水李松嶺以南之地, 合爲一郡, 而設邑於別害, 則其在分境治民之道, 實爲合宜矣。或以爲沿江之地, 接近彼境, 移鎭聚民之後, 潛越之弊, 有不可防, 此有不然者。今自會寧至慶興五邑治及各鎭堡, 皆在江邊, 若以潛越爲慮, 而不可設置鎭堡云爾, 則會寧等五邑邑治鎭堡, 皆可移入於內地, 何獨此地之設鎭爲不可而已哉?
分水嶺
肅宗三十八年壬辰, 烏喇摠管穆克登, 與侍衛布蘇倫主事鄂世, 往審白頭山, 劃定邊界, 接伴使朴權·咸鏡監司李善溥·首譯金景文, 同往審辨分。白頭山頂之一半以爲界限, 克登立石於分水嶺, 以淸書大書曰, 烏喇摠管穆克登, 奉旨査邊, 至此審視, 西爲鴨綠東爲土門, 故於分水嶺立石爲紀。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