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及臘俗節正朝·冬至·寒食·端午·秋夕。朔望享山陵儀禫祭前。原
齊戒。見序例。補見四時及臘親享魂殿儀。但無百官及守衛殿門者。 前一日, 陵司, 帥其屬, 掃除陵室內外。贊者補六品。, 設獻官補二品以上。位於東階東南西向, 諸執事位於獻官之後稍南, 西向北上設盥洗於執事位後東南, 隨地之宜。獻官·諸執事, 臨時盥手, 入就位。, 贊者·謁者補六品。·贊引補參外。位於執事之南, 西向北上, 監察位於執事東南西向。書吏, 陪其後。其日, 陵司, 設靈座於陵室北戶內南向。典祀官補奉常寺官。·陵司, 各帥其屬入, 奠祝版於靈座之右有坫。卒哭前, 奠於左。, 設香爐·香合·竝燭於靈座前。次設禮饌見序例。補見圖說。, 設尊於戶外之左, 置盞三於尊所。時至, 獻官以下, 具衰服練後具練服, 祥後具禫服。內喪, 則補則字, 刪。練後補內喪在先祥後服淺淡服。, 贊者·謁者·贊引, 先入庭北向西上, 四拜訖, 就位。贊引, 引監察及典祀官·大祝補文臣五品。·祝史補參外。·齊郞補參外。, 入庭, 重行北向西上。贊者, 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監察及典祀官以下, 鞠躬四拜興平身。贊引, 引監察及典祀官以下, 各就位。謁者, 引獻官補去杖。, 入就位。贊者, 唱跪俯伏哭。練後無哭。後倣此。贊者, 唱止哭興四拜興平身。獻官, 止哭興四拜興平身。典祀官·陵司, 進膳訖, 贊者, 唱行初獻禮。謁者, 引獻官, 陞自東階, 詣尊所, 西向立。執尊者, 酌酒, 執事者, 以盞受酒。謁者, 引獻官, 入詣靈座前, 北向立, 贊跪。執事者一人, 捧香合, 一人, 捧香爐。謁者, 贊三上香, 執事者, 奠爐于案。捧香, 在東西向, 奠爐, 在西東向。授盞·奠盞, 準此。執事者, 以盞授獻官。獻官, 執盞獻盞, 以盞授執事者, 奠于靈座前。謁者, 贊俯伏興少退北向跪。大祝, 進靈座之右, 東向卒哭前, 大祝, 進靈座之左西向。跪, 讀祝文訖, 謁者, 贊俯伏興平身, 引獻官, 出戶降復位。贊者, 唱行亞獻禮。謁者, 引獻官, 陞自東階, 詣尊所, 西向立。執尊者, 酌酒, 執事者, 以盞受酒。謁者, 引獻官, 入詣靈座前, 北向立, 贊跪。執事者, 以盞授獻官。獻官, 執盞獻盞, 以盞授執事者, 奠于靈座前。謁者, 贊俯伏興平身, 引獻官, 出戶降復位。贊者, 唱行終獻禮。謁者, 引獻官, 行禮, 如亞獻儀訖, 引降復位。贊者, 唱跪俯伏哭。獻官, 跪俯伏哭盡哀。贊者, 唱止哭興四拜興平身。獻官, 止哭興四拜興平身。補謁者, 引獻官, 詣望燎位, 北向立。大祝, 捧祝版, 燎於坎。謁者, 引獻官出。贊引, 引監察及典祀官以下, 俱復拜位。贊者, 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監察及典祀官以下, 鞠躬四拜興平身。贊引, 以次引出。贊者·謁者·贊引, 就拜位, 四拜而出。典祀官·陵司, 各帥其屬, 徹禮饌。大祝, 捧祝版, 瘞於坎。補捧祝版瘞於坎, 移終獻禮後。原若王后同陵, 則設王后神座於大王靈座之東, 加盞三於尊所, 各設禮饌。獻官, 三獻副盞。內喪在先, 則獻官·諸執事, 十一月練後祭, 仍衰服, 十三月祥後祭, 服淺淡服, 十五月禫後祭, 服祭服。補內喪在先, 則獻官·諸執事, 祥後服淺淡服, 不撤哭, 至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