국조속오례의國朝續五禮儀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국조속오례의 목록



國朝續五禮儀 卷之二
嘉禮
上尊號冊寶儀
前一日, 掖庭署, 設御座於仁政殿北壁南向設小次於殿階上西邊。, 設寶案於座前近東。又設冊寶案二於其南。冊東, 寶西。設讀冊寶案於座前當中, 設權置冊寶案二於東階上。設進冊寶位於冊寶案之南, 設香案二於殿外左右。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近南北向, 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 竝如常。
其日, 典儀設宗親·文武百官位於殿庭文東武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北向。監察位於文武每品班末, 東西相向。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 讀冊官·讀寶官·捧冊官·捧寶官·左右通禮·階下典儀位於東階下近東西向, 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設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 俱北上。設宗親·文武百官外位於仁政門外, 如常。鼓初嚴, 兵曹勒, 諸衛陳鹵簿·大仗於正階及殿庭東西。司僕寺正陳輿輦於殿庭中道小輿在北大輦次之。, 御馬及仗馬於中道左右。鼓二嚴, 宗親·文武百官四品以上朝服, 五品以下常服。, 俱就外位。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服其服, 俱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殿下, 具遠遊冠·絳紗袍, 御內殿。繖扇·侍衛, 如常儀。近侍及執事官, 先行四拜禮, 如常。典樂, 帥工人·協律郞, 入就位。鼓三嚴, 執事官, 先就位。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由東西夾門, 入就位。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 詣閤外, 跪啓外辦, 殿下乘輿以出。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鼓吹振作。將入殿門, 軒架樂作, 鼓吹止。左通禮啓請降輿, 殿下降輿。左通禮啓請執圭, 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陞座, 爐烟升。尙瑞院官, 捧寶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樂止。承旨, 分入殿內, 東西俯伏。史官在其後。典儀曰四拜。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引儀, 引領議政, 升自東階。讀冊官·讀寶官·捧冊官·捧寶官, 從升。引儀止於階下。領議政就進冊寶位跪, 贊儀唱跪, 百官跪。捧冊官, 捧冊函忠贊衛助擧。, 跪進于領議政, 領議政受以授捧冊官, 捧冊官受冊函, 由正門入置於讀冊案。捧寶官, 捧寶盝忠贊衛助擧。, 跪進于領議政, 領議政受以授捧寶官, 捧寶官, 受寶盝, 由正門, 入置於讀寶案。讀冊官, 由西戶, 入就讀冊位, 俯伏跪。捧冊官, 進跪開函展冊。讀冊官, 進北向跪讀冊訖, 俯伏興。捧冊官, 以冊還置於函, 俱降復位。近侍, 捧冊函, 以授尙瑞院官, 安於冊案。讀寶官, 由西戶, 入就位。捧寶官, 進跪開盝, 擧寶, 讀寶官, 進北向跪讀寶訖, 俯伏興, 捧寶官, 以寶還置於盝, 俱降復位。近侍, 捧寶盝以授尙瑞院官, 安於寶案訖。領議政, 俯伏興平身, 宗親·文武百官, 俯伏興平身。贊儀亦唱。引儀, 引領議政, 降復位。典儀曰四拜。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 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左通禮, 陞自西階,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禮畢, 仍請入小次。殿下, 降座, 左通禮啓請釋圭。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右通禮, 導殿下, 入小次。繖扇·侍衛, 如常儀。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出就外位。
舊儀不傳。肅宗癸巳, 始有儀節, 今上庚申, 遵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大王大妃上尊號冊寶儀
前一日, 尙寢, 帥其屬, 設大王大妃御座於通明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前近東, 冊寶案次之,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
其日, 內侍府, 陳儀仗於殿庭東西, 如常儀。典贊, 設讀冊寶·捧冊寶·展冊寶·擧冊寶案者女官·執事位於東階下西向北上, 讀冊寶位於座前當中北向。有案。司贊·典賓位於東階下讀冊寶女官之西西向北上, 典言·典贊在南差退。殿下, 具冕服出就仁政殿階上入小次。執事, 捧冊寶出置於案。仁政殿內。宗親·文武百官, 各服朝服四品以上朝服, 五品以下常服。, 入就位。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大王大妃, 具翟衣, 加首飾, 尙宮前導以出。大王大妃, 陞座, 爐烟升。尙記, 捧寶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女官擎執。殿下, 出次, 就版位, 四拜訖跪。宗親·文武百官皆四拜。贊儀亦唱。捧冊官·捧寶官, 各捧冊寶, 以次跪授近侍。近侍傳捧跪進。殿下受之以授使者, 使者跪受以出, 至仁政門外, 置於腰彩輿。使者及都監·都提調以下, 隨行。殿下入內。使者, 至大王大妃殿門外, 以冊寶, 權置於幄次。司謁, 引尙傳, 出詣使者前, 東向跪, 正·副使, 北向跪, 副使差退。正使稱具官臣某等奉敎謹奉上大王大妃尊號冊寶。尙傳入傳告傳言, 傳言入啓。尙傳還出復位。捧冊官·捧寶官, 各捧冊寶, 以次跪進于副使前。副使跪受以授正使。正使跪受以授尙傳, 尙傳跪受, 捧詣閤外跪, 以冊函授捧冊女官。女官傳捧陞詣入置於讀冊案。又以寶盝, 授捧寶女官。女官傳捧陞詣入置於讀寶案。展冊女官, 進跪開冊函, 展冊。讀冊女官, 進北向跪讀冊訖, 展冊女官, 以冊還置於函。捧冊女官, 捧詣跪置於冊案, 俯伏興, 俱降復位。展寶女官, 進跪開寶盝, 擧寶。讀寶女官, 進北向, 跪讀寶訖。展寶女官, 以寶, 還置於盝。捧寶女官, 捧詣跪置於寶案, 俯伏興, 俱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禮畢, 俯伏興退。大王大妃, 降座, 尙宮前導還內。侍衛, 如常儀。捧冊·寶女官, 各捧冊寶以入。
舊儀不傳。肅宗朝, 始有儀節, 今上丙午, 遵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王妃上尊號冊寶儀
前一日, 尙寢, 帥其屬, 設王妃御座於景春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前近東, 冊寶案次之,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設百官致詞·箋文·禮物案於東階上。
其日, 內侍府陳儀仗於殿庭東西, 如常儀。典贊, 設讀冊寶·捧冊寶·展冊寶·擧冊寶案者女官·執事位於東階下西向北上。讀冊寶位於座前當中北向有案。, 司贊·典賓位於東階下, 讀冊寶女官之西西向北上。典言·典贊在南差退。尙儀俯伏跪啓請中嚴。尙宮以下, 各具禮服。尙記, 捧寶, 俱詣內閤, 何候。女執事如司贊·典賓·典言·典贊之類。入就位。尙儀啓外辦, 王妃, 具翟衣, 加首飾, 尙宮前導以出。王妃陞座, 爐烟升。尙記, 捧寶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女官擎親。領議政, 捧冊寶, 以次跪進, 尙傳, 以次跪受, 進詣中宮閤外, 跪以冊函授捧冊女官。女官傳捧入置於讀冊案。女執事助擧。尙傳, 又以寶盝授捧寶女官。女官, 捧寶盝, 入置於讀寶案。女執事助擧。捧冊女官, 進跪開冊函展冊。讀冊女官, 進北向跪讀冊訖, 捧冊女官, 以冊置於函還置於案, 俯伏興, 俱降復位。捧寶女官, 進跪開寶盝擧寶。讀寶女官, 讀寶, 竝如讀冊儀訖, 俯伏興, 降復位。領議政, 捧致詞·箋文·禮物函, 以次跪進。尙傳, 以次跪受, 進詣中宮閤外跪, 以致詞·箋文·禮物函授女官。女官, 傳捧入置於案。尙儀,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禮畢, 俯伏興退。王妃, 降座, 尙宮前導, 還內。侍衛, 如常儀。捧冊·寶女官, 各捧冊寶以入。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王大妃冊寶親傳儀
掖庭署, 設殿下版位於仁政殿階上當中北向。設小次於殿階上西邊, 設權置冊·寶案二於殿內。近北南向, 冊東, 寶西。典儀, 設宗親·文武百官位於殿庭東西, 如常。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 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兵曹, 陳腰·綵輿細仗於仁政門外, 竝如常。執事, 捧冊·寶, 先置於案。
其日, 鼓初嚴, 兵曹, 勒諸衛陳仗衛, 如常。司僕寺正, 進輿於閤外。宗親·文武百官, 俱集朝堂, 各具朝服。四品以上朝服, 五品以下常服。鼓二嚴, 就仁政門外位。王世弟, 具冕服, 出就仁政門外, 入幕次。諸護衛之官, 各服其服, 俱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鼓三嚴, 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 跪啓外辦, 殿下, 具冕服, 乘輿以出。繖扇·侍衛, 如常儀。軒架樂作。左·右通禮, 前導, 至仁政殿西邊降輿所, 左通禮啓請降輿。殿下降輿。左·右通禮, 戰導, 入小次。樂止。繖扇·侍衛, 如常儀。進冊·寶時刻至,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入就位。相禮, 引王世弟, 入就位, 王大妃, 出御王殿。侍衛, 如常儀。引儀, 引使者, 陞就簷階下西向立,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殿下出次軒架樂作。, 左通禮啓請執圭。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左·右通禮, 前導, 就版位, 北向立。樂止。繖扇·紅蓋·水精杖·金鉞斧, 先陳於正階下左·右。典儀曰四拜。左通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 殿下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王世弟及宗親·文武百官, 皆鞠躬四拜興平身。樂止。贊儀亦唱。左通禮啓請跪搢圭, 殿下跪搢圭。如搢不便, 近侍承捧。王世弟及宗親·文武百官跪。贊儀亦昌。捧冊官, 入詣冊案前, 捧冊函, 出跪授近侍。近侍, 傳捧, 西向跪進。殿下受之近侍對擧。以授正使, 正使, 進東向跪受, 由正門入還置於案, 由東門出立於簷階下近東西向。捧寶官, 入詣寶案前, 捧寶盝出跪授近侍。近侍, 傳捧西向跪進。殿下受之近侍對擧。, 以授正使。正使, 進東向跪受, 由正門入, 還置於案, 由東門出立於簷階下近東西向。左通禮啓請執圭俯伏興四拜興平身, 殿下執圭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身。王世弟及宗親文武百官皆俯伏興四拜興平身。樂止。贊儀亦唱。左通禮啓禮畢。贊儀亦唱。左·右通禮, 導殿下, 降階少西東向立。正使, 捧冊函, 副使, 捧寶盝, 由正門, 降自中階以出。左通禮啓請鞠躬, 殿下鞠躬過則啓請平身, 殿下平身。王世弟及宗親·文武百官, 皆鞠躬平身。贊儀亦唱。使者以冊·寶, 各置於腰·綵輿。細仗·鼓吹, 前導。軒架樂作。左·右通禮, 導殿下, 至乘輿所, 左通禮啓請釋圭。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通禮啓請乘輿殿下乘輿以入。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 至內殿樂止。, 相禮, 引王世弟出, 引儀, 引宗親·文武百官出。左通禮跪啓解嚴, 兵曹, 承敎放仗。使者至王大妃殿門外, 各以冊函寶盝, 傳授尙傳以入。使者還至仁政殿庭, 北向立, 近侍, 出詣使者東北西向立。使者跪。正使復命曰奉敎謹奉上王大妃尊號冊·寶禮畢, 俯伏興四拜出。
景宗壬寅, 上東朝尊號, 始行此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御帖奉安耆社儀
其日, 掖庭署, 設王世子位於興政堂內御座之東西向。設御帖案及筆·硯·墨, 耆社堂上及承旨位於堂內在南北向, 史官在其後。又設權置御帖匱案於堂外及閤門外。兵曹, 陳綵輿·細仗於閤外。前三刻, 禮曹正郞, 捧御帖匱, 置於閤外案上。前二刻, 耆社諸堂上·承旨·史官各一員, 具常服, 詣閤外跪。前一刻, 近侍承旨。捧御帖匱, 授內侍。內侍受之入置於堂外案上。承旨·史官·耆社堂上, 入侍如常。內侍, 開匱奉出御帖冊子跪置于王世子前案上。王世子謹書初行, 書耆老所御帖, 二行, 書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王。訖。內侍捧御帖, 入盛匱內。承旨·史官·耆社堂上, 出就閤外跪。內侍, 捧御帖匱, 授近侍, 近侍受之盛于綵輿。細仗·鼓樂, 前導。承旨·史官·耆社堂上·禮曹堂上·郞廳, 各一員, 陪詣耆社, 奉安後, 及退。御帖, 初奉于耆英館大廳壁龕, 後建靈壽閣以奉之。○几杖自尙衣院, 造作。○肅宗己亥, 遵太祖故事入耆社, 命王世子, 書御帖, 奉于耆社, 有此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親臨耆老宴儀
前一日, 掖庭署, 設御座於景賢堂北壁南向。設香案二於堂外左右。掌樂院, 展軒懸於堂庭近南北向。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設司, 設王世子次於景賢堂門外道東近北西向。
其日, 掖庭署, 設王世子位於御座東南西向。又設拜位於堂庭道東北向。典儀, 設耆老諸臣位於堂內東西近南相向北上。又設拜位於庭之東西稍南北向, 相對爲首。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 左·右通禮·階下典儀位於東階下近東西向, 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設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 俱北上。設耆老諸臣外位於景賢堂門外, 如常。司饔院提調, 設酒亭於堂內近南北向, 設坫加爵。副提調, 設王世子酒卓於其南近東。司饔院官, 設耆老諸臣酒卓於堂外, 東西近北。前三刻, 兵曹, 勒諸衛陳鹵簿·半仗於正階及堂庭東·西, 堂門內外。列軍士, 陳輿輦及馬, 竝如儀。耆老諸臣, 以常服, 皆就次。前二刻, 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具其服, 詣閤外, 伺候。引儀, 引耆老諸臣, 俱就外位。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出就景賢堂門外, 入次。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前一刻, 相禮, 引王世子, 出次西向立。典樂, 帥工人, 入就位, 協律郞, 入就擧麾位。左通禮, 跪啓外辦, 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輿以出。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 鼓吹振作。將入堂門, 協律郞, 跪俯伏擧麾興, 工鼓柷。軒架樂作, 鼓吹止。左通禮啓請降輿, 殿下降輿。陞座, 爐烟升。尙瑞院官, 捧寶, 置於案。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樂止。近侍及執事官, 先就拜位, 行四拜禮, 如常。諸護衛之官, 入列於御座之後及堂內東西。承旨, 入詣御座左右俯伏, 史官在其後。司禁, 分立於堂之階上。引儀, 分引耆老諸臣, 入就拜位。相禮, 引王世子, 入就拜位。典儀曰四拜, 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耆老諸臣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相禮, 引王世子, 入就位。引儀, 引耆老諸臣, 就位。典樂, 引歌者及琴瑟, 由東西階陞就位。司饔院提調, 進酒器, 樂作。王世子以下, 離位, 俯伏進訖。樂止。提調, 捧揮巾函, 樂作。詣座前跪。內侍跪進訖。樂止。提調, 進饌案進案由御座南階, 徹案由東階。, 樂作。提調, 進別行果進訖, 王世子以下, 還就位。司饔院副提調, 供王世子饌卓, 供別行果。執事, 設耆老諸臣饌卓。樂止。近侍, 捧花盤, 樂作。詣座前跪。王世子以下, 離位, 俯伏。內侍, 進花訖, 樂止。提調, 進鹽水, 樂作。提調, 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王世子以下, 還就位。副提調, 以空案, 置於王世子之右, 輔德, 供王世子花。執事者, 散耆老諸臣花。提調, 進小膳凡進饌由南階, 退膳由東階。, 樂作。王世子以下, 離位俯伏進訖, 還就位。每進爵進湯時, 離位俯伏, 進訖還位, 亦倣此。副提調, 供王世子膳, 執事者, 設耆老諸臣膳, 食畢。樂止。每提調進湯, 副提調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耆老諸臣湯。凡進湯, 樂作。食畢, 樂止。典樂二人, 當中分東西北向立, 唱尊崇樂章維天之曲訖退。提調, 酌酒第一爵。樂作。提調, 捧爵跪進。凡進爵·退爵, 皆由南階。內侍, 傳捧置於案。副提調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耆老諸臣酒。凡賜酒初至王世子以下, 離位俯伏, 跪受飮訖, 俯伏興, 還位。殿下擧爵訖, 提調進, 受虛爵, 復於坫。樂止。每提調進爵, 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耆老酒。提調, 割肉跪進于饌案之右, 樂作。王世子以下, 離位俯伏。提調進饅頭進訖, 樂止。王世子以下, 還就位。次進湯, 進爵, 竝如上儀。酒行五徧, 提調退小膳, 進大膳。樂作。副提調, 供王世子膳, 執事者, 設耆老諸臣膳訖。樂止。提調, 進徹案。副提調, 徹王世子卓, 執事者, 徹耆老諸臣卓。耆老, 各以靑袱, 收裹饌餘自持而出。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耆老諸臣, 俱復拜位。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耆老諸臣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左通禮, 由西門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禮畢, 俯伏興降復位。協律郞, 跪俯伏, 擧麾興, 工鼓柷, 樂作。殿下, 降座。左通禮啓請乘輿。殿下乘輿。將出堂門, 繖扇·侍衛如來儀, 鼓吹振作。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 樂止。殿下, 入內, 鼓吹止。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耆老諸臣出。左通禮啓解嚴, 兵曹承敎放仗。
肅宗入耆社後, 倣原書養老宴儀, 行此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靈壽閣御帖親題儀進几杖儀附。
前一日, 掖庭署, 設殿下幄次於耆英館南向, 王世子次於幄次之後。隨地之宜。設殿下版位於靈壽閣庭東北向, 王世子位於版位之後北向。典儀, 設入侍諸臣大臣·耆社堂上·禮官。拜位於王世子之後北向。
○車駕出宮。見春·秋謁太廟儀。
○其日, 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輦, 至耆社大門外。左通禮, 俯伏跪, 啓請降輦乘輿。殿下降輦乘輿。左·右通禮, 前導以入, 至中庭, 左通禮, 啓請降輿。殿下降輿。左·右通禮, 前導, 入幄次。繖扇·侍衛, 如常儀。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乘輦隨駕。至大門外, 降輦入次。宗親·文武百官隨至大門外, 各就次。引儀, 引大臣·耆社堂上·禮官, 先就靈壽閣庭中拜位。相禮, 引王世子, 入就位。左通禮, 詣幄次前, 啓請出次。殿下出次。左右通禮, 前導, 由東門入, 詣版位, 北向立。侍衛·不應入者, 止於門外。典儀曰四拜, 左通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大臣以下, 皆鞠躬四拜興平身贊儀亦唱。訖。左·右通禮, 導殿下, 陞就閣上前楹近東, 西向坐。先設褥席。相禮, 引王世子, 從陞通禮及相禮止於階下。, 侍坐於殿下座後近南。承旨·史官·內侍·宮官及大臣·耆社堂上·禮官侍入。大臣及耆社堂上·禮官·承旨俯伏於前楹外北向東上, 史官在其後。耆社堂上, 俯伏興就閣內, 開龕。承旨禮房。及禮官禮曹判書, 有故, 則次官。從入, 奉出御帖匱, 置於案。掖庭署, 先設匱案一於閣內當中, 冊案一於座前, 鋪紅袱。承旨跪開匱, 奉御帖, 移置於案。御帖奉出移奉時, 殿下·王世子, 起立。還安時同。殿下奉覽訖。內侍進硯匣。殿下親書御帖訖, 承旨, 奉御帖, 盛于匱內。承旨·禮官, 奉御帖匱, 還安干龕內。耆社堂上, 闔龕如初。承旨,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進几杖。贊儀亦唱。尙衣院提調, 奉几杖, 陞自東階, 詣楹外跪先時, 尙衣院提調及郞廳, 以几杖, 盛於龍亭, 細仗鼓吹, 前導, 陪進耆社, 權置於幕次。, 授禮官。禮官, 跪捧先捧几, 次捧杖。置于座前。承旨, 進跪奉几杖, 以授內侍。內侍, 跪受, 侍立於後。左通禮, 進當楹外啓禮畢。贊儀亦唱。大臣·耆社堂上·禮官及尙衣院提調, 乃退。殿下, 降座。左·右通禮, 前導, 由正門, 出入幄次。繖扇·侍衛, 如常儀。几杖在左右。王世子, 從降入次。
○車駕還宮, 如來儀。內侍, 各奉几杖, 列於駕前, 而几左, 杖右。嗣後動駕時, 則內侍奉隨於駕後。○今上甲子, 遵肅宗故事, 入耆社, 有此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大王大妃正朝陳賀親傳致詞表裏儀
其日, 掖庭署, 設殿下版位於仁政殿階上當中北向。設小次於殿後階上, 設致詞·禮物函案於殿內致詞案在左, 禮物函在右。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 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 竝如常。典儀, 設宗親·文武百官位於殿庭東西, 如常。設典儀位及代致詞官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設致詞宣讀位於殿下版位前北向。有案。鼓初嚴, 兵曹, 勒諸衛陳儀仗於正階及殿庭東西, 列軍士, 竝如式。見序列。司僕寺正, 陳輿輦於殿庭中道小與在北, 大輦次之。, 御馬及仗馬於中道左右。宗親·文武百官, 俱集朝堂, 各服朝服四品以上朝服, 五品以下常服。鼓二嚴, 宗親·文武百官, 俱就仁政門外位。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具器服, 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殿下, 具冕服, 御內殿。繖扇·侍衛, 如常儀。近侍及執事官, 先四拜而出。鼓三嚴, 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啓外辦, 殿下乘輿以出。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鼓吹振作。左·右通禮, 前導, 至仁政殿後降輿所。左通禮啓請降輿。殿下降輿。左右通禮, 前導, 入小次。鼓吹止。侍衛如常儀。親賀時, 至執事官, 先就位。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入就位。左通禮啓請出次, 殿下出次。左通禮啓請乘輿, 殿下乘輿。軒架樂作。侍衛如常儀。左·右通禮, 前導, 至殿階上降輿所, 左通禮啓請降輿。殿下降輿。左通禮啓請執圭, 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左·右通禮, 前導, 就版位北向立。樂止。典儀曰四拜。左通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 皆鞠躬四拜興平身。贊儀亦唱, 樂止。左通禮啓請跪搢圭, 殿下跪搢圭如搢不便, 近侍承捧。, 宗親文武百官跪。贊儀亦唱。代致詞官, 入詣殿內, 捧致詞出就殿下版位前, 北向跪致詞云云宣讀訖, 還置於案, 出降復位。承文院官, 陞詣殿內, 捧致詞函, 出跪授近侍。近侍傳捧西向跪進, 殿下受之近侍對擧。, 以授近侍。禮房承旨。近侍, 東向跪受, 置於龍亭。龍亭二, 先陳於殿階下。濟用監官, 陞詣殿內捧禮物函出, 跪授近侍。近侍傳捧西向跪進, 殿下受之近侍對擧。, 以授近侍。近侍, 東向跪受, 又置於龍亭。致詞在前, 禮物次之, 樂作。左通禮啓請執圭俯伏興平身, 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俯伏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 皆俯伏興平身。贊儀亦唱。龍亭, 由正路, 以出。近侍隨之。宗親·文武百官, 回班相向鞠躬, 過則平身。左通禮啓請跪殿下跪。宗親·文武百官還復位跪。贊儀亦唱。樂止。龍亭, 至仁政門外, 細仗鼓吹, 前導, 詣大王大妃殿閤門外。近侍, 捧致詞·表裏函, 傳授尙傳, 以入近侍, 伺候。尙傳, 復出, 以大王大妃答敎云云, 傳宣于近侍。近侍, 還至殿階上版位前, 復命宣敎訖, 還侍位。左通禮啓請俯伏興四拜興平身, 殿下俯伏興, 樂作。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皆俯伏興四拜興平身。贊儀亦唱, 樂止。左通禮啓禮畢 贊儀亦唱。, 啓請釋圭, 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通禮啓請乘輿。殿下乘輿。左·右通禮, 前導, 至殿後降輿所, 左通禮啓請降輿。殿下降輿。左·右通禮, 前導, 入小次。繖扇·侍衛, 如常儀。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就東庭位。仍行大王大妃殿, 陳賀, 如儀訖。殿下出次, 御仁政殿, 受百官賀, 如儀。誕日親臨陳賀儀同。○正朝陳賀, 今上癸亥, 始行, 誕日陳賀, 今上甲子, 始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親臨頒敎陳賀儀
前一日, 掖庭置, 設御座於仁政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前近東,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 設敎書案於寶案之南。有函。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近南北向, 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
其日, 典儀, 設文官一品以下位於道東, 宗親及武官一品以下位於道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北向, 相對爲首。宗親, 每品班頭別設位。監察位於文武每品班末東西相向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 左·右通禮·階下典儀·宣箋目官·宣箋官·展箋官·代致詞官位於東階下近東西向。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 俱北上。典儀, 設門外位, 文官二品以上於道東, 三品以下於道南, 宗親及武官二品以上於道西, 三品以下於道南, 俱每等異位, 重行相向北上。宗親別設位, 如殿庭。鼓初嚴, 兵曹, 勒諸衛, 陳鹵簿·儀仗於殿庭東西, 仁政門內外。列軍士, 竝如式。見序例。司僕寺正, 陳輿輦於殿庭中道小輿在北, 大輦次之。, 御馬於中道左右, 仗馬於其南。禮曹正郞, 設箋案及禮物案於殿階上。箋案在左, 禮物案在右。典儀, 設敎書開讀位於殿階上近東西向。禮曹正郞, 以箋函, 置於龍亭, 鼓樂前導入至仁政門。樂止。書吏二人綠公服。, 對擧箋函, 正郞, 引陞自東階, 置於案。鼓二嚴, 宗親文武百官四品以上朝服, 五品以下常服。, 俱就門外位。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具器服, 尙瑞院官, 捧寶, 俱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殿下, 具遠遊冠·絳紗袍, 御宣政殿。繖扇·侍衛, 如常儀。近侍及執事官, 入庭先四拜而出。鼓三嚴, 執事官, 先就位。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由東西偏門, 入就位。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 啓外辦。殿下乘輿以出。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鼓吹振作。將入殿門, 鼓吹止, 軒架樂作。左通禮啓請降輿, 殿下降輿。左通禮啓請執圭, 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陞座, 廬烟升。尙瑞院官, 捧寶, 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樂止。諸護衛之官, 入列於御座之後及殿內東西。次承旨, 分入殿內東西俯伏, 史官在其後。次司禁分立於殿階上。王世子, 若參賀班, 則宗親·文武百官三品以下, 先入就位, 行致詞禮訖。〈二〉品以上後入就位。見原書賀儀。典儀曰四拜。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 宗親·文武百官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代致詞官, 陞自西偏階, 進當座前, 俯伏跪。贊儀唱跪。宗親·文武百官跪。代致詞官, 致詞云議政具官臣某等云云賀訖, 俯伏興降復位。贊儀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宣敎官, 陞自東偏階, 就宣讀位。傳敎官承旨。,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傳敎, 俯伏興由東門出, 詣宣敎官之北。展敎官二人公服。, 對擧敎書案隨之。傳敎官取敎書授宣敎官。宣敎官搢笏跪受以授展敎官。展敎官跪受立對展。傳敎官臨階西向立, 稱有敎。贊儀唱跪宗親·文武百官跪。傳敎官, 還侍位, 宣敎官宣訖, 俯伏興退復位。展敎官, 以敎書, 置於案, 俯伏興退。贊儀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 贊儀唱跪搢笏三叩頭。宗親·文武百官跪搢笏三叩頭。贊儀唱山呼, 宗親·文武百官, 拱手加額曰千歲, 唱山呼曰千歲, 唱再山呼曰千千歲。凡呼千歲樂, 工·軍校, 齊聲應之。贊儀唱出笏俯伏興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 出笏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展箋官二人公服。, 對擧箋案, 由東門, 入置於座前, 俯伏興。宣箋目官, 陞自西偏階, 入詣箋案南, 俯伏跪。展箋官, 跪取箋目對展。宣箋目官, 宣訖, 俯伏興降復位。展箋官, 以箋目, 置於案, 俯伏。初宣箋目將畢, 宣箋官, 陞自西偏階, 入詣箋案南, 俯伏跪。贊儀唱跪。宗親·文武百官跪。展箋官, 跪取最高官箋對展。宣箋官宣訖, 俯伏興降復位。贊儀唱俯伏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 俯伏興平身。典儀陞自西偏階, 詣殿階上當中俯伏跪。啓中外禮物請付有司, 俯伏興降復位。左通禮, 陞自西偏階,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禮畢贊儀亦唱。, 俯伏興降復位。樂作。殿下降座。左通禮跪啓請釋圭, 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通禮跪啓請乘輿, 殿下乘輿。繖扇·侍衛, 如常儀。將出殿門, 鼓吹振作, 軒架樂止。至內殿, 鼓吹止。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出。左通禮跪啓解嚴。兵曹, 承敎放仗。原書, 有正至賀儀慶賀儀頒敎儀, 散見不一, 故合爲此儀。以行用樂節次一遵正至賀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納妃親迎儀
前一日, 典設司, 設殿下大次於王妃第內門外, 又設小次於內門內, 俱道東南向。竝隨地之宜。近侍及侍衛官次於中門外。贊者, 前期設奠雁案於正廳北壁南向, 設褥席於案前北向。又設殿下·王妃東西褥位於正廳。褥上設單席。
○車駕出宮, 如常儀。只殿庭軒懸及鼓吹出還宮, 竝陳而不作。其日, 殿下, 具冕服, 乘輦出敦化門外。掌畜者, 執雁乘馬前行。駕至王妃第大門外, 主人, 具朝服出立於道左鞠躬祗迎。駕至大門外, 左通禮俯伏跪啓請釋圭。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通禮啓請降輦乘輿。殿下降輦乘輿。左·右通禮, 前導, 入大次。近侍及通禮, 止於內門外。行禮時至, 左通禮, 至大次前, 啓請出次。殿下出次。左通禮啓請執圭, 殿下執圭。主人, 導殿下, 以入。掌畜者, 以雁授尙傳。尙傳, 傳捧至內門, 傳授尙宮。尙宮, 傳捧隨入。殿下, 由正階陞正廳。女官捧繖扇, 陳於階下。殿下, 詣東壁褥位南端。傅姆, 導王妃, 尙宮, 前導出房執燭及侍從, 如式。, 就西壁褥位南端。尙宮跪啓請揖王妃就位。殿下揖王妃, 就位。殿下·王妃, 稍退各就褥位。主人, 具朝服, 立於殿下之後差退, 主母, 具禮衣, 立於王妃之後, 差退。尙宮, 奉雁, 跪進于殿下之右, 尙宮跪啓請釋圭。殿下釋圭, 女官跪受圭。尙宮跪啓請行奠雁禮, 殿下受雁進奠於北壁案上。尙宮跪啓請執圭, 女官跪進圭, 殿下執圭。主人, 降立於階下北向, 尙宮, 導殿下, 稍退南向立。主人四拜訖, 主母撒雁案。尙宮跪啓禮畢。尙宮, 導殿下, 降階入小次。女官, 仍以繖扇·侍衛。主人陞自東階, 尙宮, 導王妃, 出至西階上。傅母在左, 保母在右, 主母在後。主人, 少進西向, 戒之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主人, 退立西向。主母, 進立王妃之右, 施衿結帨, 戒之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命。王妃聽受訖, 宮人進輿。尙儀跪啓請乘輿, 王妃乘輿以降。侍衛, 如常儀。至內門內, 尙儀, 跪啓請降輿。王妃降輿, 少駐。尙儀, 跪啓請出次, 殿下出次。尙宮跪啓請揖王妃就輦。殿下揖王妃, 就輦。主人, 導殿下, 以出。女官, 捧繖扇, 至內門, 以授內侍。內侍以授捧持人。殿下乘輿, 出內門外。左·右通禮, 前導, 至大門外, 左通禮啓請釋圭。殿下釋圭, 近侍跪受圭。左通禮啓請降輿乘輦, 殿下, 降輿乘輦。左通禮啓請執圭, 近侍跪進圭, 殿下執圭。左通禮啓請進發。主人出道左, 鞠躬祗送, 如儀。還宮侍衛, 如來儀。尙宮跪啓請乘輦, 王妃乘輦。姆加景。景之制, 蓋如明衣, 加之以爲, 行道禦塵, 令衣解明。詣闕。侍衛, 如常儀。
中宗朝, 始行親迎禮, 而舊儀不傳。肅宗壬午, 有此儀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進宴儀
前一日, 掖庭署, 設御座於仁政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前近東,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又設便次於殿外東階上近北南向。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近南北向, 設協律郞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設司, 設王世子次於仁政門外道東近北西向。設小次於殿東階下近東西向。
其日, 典儀設王世子位於御座東南西向, 宗親儀賓二品以上位於王世子之後少南, 文武二品以上位於御座西南當王世子位, 少南。, 俱重行相向北上。承旨位於西南隅北向東上。史官在其後。宗親堂上三品位於殿階上之東, 文武堂上三品位於殿階上之西, 侍臣堂下三品以下位於階上東西東在宗親之後西在堂上官之後。, 不陞殿者位於南階上東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相對北上。又設王世子拜位於殿庭道東北向, 文官一品以下拜位於王世子之後近東, 宗親及武官一品以下拜位於道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北向, 相對爲首。宗親, 每品班頭別設位, 如常。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 左·右通禮及階下典儀·代致詞官位於東階下近東西向, 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設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 俱北上。引儀, 設門外位, 如常。司饔院提調, 設壽酒亭於殿內近南北向, 設坫加爵。副提調, 設王世子酒卓於殿外近東。司饔院官, 設班首酒卓於殿外近西。又設陞殿者酒卓於殿外東西近北, 殿階上及殿庭者酒卓於每品之前。鼓初嚴, 兵曹, 勒諸衛, 陳鹵簿·儀仗於正階及殿庭東西, 列軍士, 竝如式。見序例。司僕寺正, 進輿輦及仗馬於殿庭中道左右。鼓二嚴, 宗親·文武應參之官, 以常服, 俱就門外位, 如常。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出就仁政門外, 入次。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具器服, 俱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御內殿。繖扇·侍衛, 如常儀。近侍及執事官, 由閤入庭, 重行北向東上, 四拜而出。典樂, 帥工人, 入就位, 協律郞, 入就, 擧麾位。鼓三嚴, 執事官, 先就位。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三品以下, 應參官, 由東西偏門, 入就拜位。相禮, 引王世子, 出次, 西向立。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跪啓外辦, 殿下, 乘輿以出。左·右通禮, 前導。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 鼓吹振作。將入殿門, 協律郞, 跪俯伏, 擧麾興, 工鼓柷, 軒架樂作。鼓吹止。左通禮啓請降輿陞座。殿下降輿陞座。爐烟升。尙瑞院官, 捧寶, 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 樂止。諸護衛之官, 入列於御座之後及殿內東西。承旨, 入就位, 俯伏, 史官在其後, 司禁分立於殿階上。相禮, 引王世子, 由東門, 入就拜位。輔德以下, 應從入者, 跪於拜位東南西向北上。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二品以上, 由東西偏門, 入就拜位。典儀曰四拜, 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宗親·文武應參官,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司饔院提調, 進酒器, 樂作。進訖, 樂止。贊儀唱跪, 王世子以下, 皆跪。提調, 捧揮巾函, 樂作。詣座前跪。內侍跪, 進訖, 樂止。提調, 進饌案, 樂作。提調, 進別行果, 進訖, 樂止。近侍, 捧花盤, 樂作。詣座前跪內侍進訖, 樂止。提調, 進鹽水, 樂作。又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贊儀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贊儀唱跪, 王世子以下皆跪。提調, 進小膳, 樂作。進訖凡進饍, 由御座南階, 退饍由東階。, 樂止。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相禮, 引王世子, 陞自東偏階, 由東門相禮, 止於戶外。入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壽酒第一爵, 鞠躬授王世子。王世子受爵, 詣座前跪。贊儀唱跪。宗親·文武應參官, 皆跪。王世子, 以爵授提調, 提調鞠躬受爵, 由南階陞, 跪進。凡進爵時, 提調以下, 皆跪進。湯時同。內侍, 傳捧, 置于座前。有案。王世子, 俯伏興出就拜位跪。代致詞官, 陞自西偏階, 由西門入王世子將出代致詞官陞。進當座前, 俯伏跪。致詞云王世子臣某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殿下, 擧爵, 樂作。提調進受虛爵, 復於坫。樂止。進爵, 退爵, 皆由御座南階。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贊儀唱跪, 王世子以下, 皆跪。提調, 割肉, 跪進于饌案之右, 樂作。提調, 進饅頭, 進訖, 樂止。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引儀, 引班首, 陞自東偏階引儀, 止於階下。, 由東門入。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壽酒第二爵, 授班首。班首受爵, 詣座前跪。贊儀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班首, 以爵, 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置于座前。班首, 俯伏興出就拜位跪。代致詞官, 陞自西偏階, 由西門入班首將出, 代致詞官升。進當座前, 俯伏跪。致詞云議政具官臣某等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傳敎官承旨。,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傳敎, 俯伏興由東門出, 臨階西向立。宣敎曰敬擧鄕等之觴。殿下擧爵, 樂作。提調, 進受虛爵, 復於坫。樂止。贊儀唱三叩頭。王世子以下, 皆三叩頭。贊儀唱山呼, 王世子以下, 皆拱手加額, 曰千歲。唱山呼, 曰千歲。唱再山呼, 曰千千歲。凡呼千歲, 樂工·軍校, 齊聲應之。贊儀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 樂作, 四拜興平身, 樂止。贊儀唱就位, 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應參官, 各就位。典樂, 引歌者及琴瑟, 分東西偏階, 陞就位。司饔院副提調, 供王世子饌卓, 供別行果。輔德供花。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饌卓, 散花。提調, 進湯, 樂作。凡曲·舞聲時稟旨。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俯伏進訖, 還位。凡進湯·進爵時同。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 食畢,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東門, 入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壽酒第二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詣座前跪。贊儀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跪。宰臣, 以爵, 授提調。提調, 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宰臣俯伏。殿下擧爵, 樂作。提調, 進受虛爵立,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王世子, 還就座。在位者, 就位。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凡賜酒, 初至, 王世子以下, 離位, 俯伏跪受, 飮訖, 俯伏興還位。訖, 樂止。次進湯, 進酒, 竝如上儀。殿下, 若入便次, 則王世子, 降立東中階。宗親及群臣, 陞殿內及階上者, 分東西階下立。其位於殿庭者, 皆出位立。殿下出陞座, 俱還就位。王世子出入時, 群臣亦如之。酒行九徧, 提調, 進小膳。副提調, 置空案於王世子之右。提調, 進大膳, 樂作。副提調, 供王世子饌,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膳訖, 樂止。提調, 進徹案副。提調, 徹王世子卓, 執事者, 徹宗親文武官卓。宗親以下, 各以靑袱, 收裹饌餘自持而出。贊儀唱可起。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官, 降就拜位。初王世子, 將降, 在殿內及階上者, 從下先降。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左通禮, 陞自西偏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啓禮畢贊儀亦唱。, 俯伏興降復位。協律郞, 俯伏跪, 擧麾興, 工鼓柷, 樂作。殿下降座。繖扇·侍衛, 如來儀。將出殿門, 鼓吹振作。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 樂止。左通禮跪啓請乘輿, 殿下乘輿, 還內, 鼓吹止。相禮, 引王世子出,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官出。兵曹, 承敎, 放仗, 如常。
肅宗丙戌, 行此儀。○今上癸亥, 下敎曰, 外宴用舞童, 丙戌, 初行也。本儀附註, 以備考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王妃進宴儀
前一日, 尙寢, 帥其屬, 設王妃座於通明殿北壁南向。寶案於座前近北,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典贊, 設王世子位於座東近南西向, 設便次於東階下王子位於王世子之後, 王世子嬪位於座西近南東向, 設便次於西階下。設命婦位於王世子嬪之後近西, 重行北向。其日, 女伶, 陳樂於殿階上及殿庭近南北向。內侍府, 陳儀仗於殿庭東西, 如常儀。典贊, 設王世子拜位於殿庭道東, 王子拜位於其後。王世子嬪拜位於殿庭道西, 命婦拜位於王世子嬪之後, 異位重行北向。司贊以女官, 知禮者, 爲之。, 典賓位於楹內近東西向北上。典言·典贊在南差退。女伶及女執事位於殿外近西北向。尙食, 設壽酒亭於殿內當中北向。又設王世子酒卓於壽酒亭之後在東, 王世子嬪酒卓於座西。又設王子及命婦酒卓於殿外左·右。命婦, 各具禮服, 依時刻, 集到。守閨, 引王世子嬪, 立於西廂東向, 典賓, 引命婦立於其後少南東向, 俱異位重行北上。王子, 具常服, 立於閤外東廂西向。內侍, 俯伏跪贊請由嚴, 少頃, 又白外備。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以出。內侍前, 引至閤, 守閨, 引入立於閤外東廂西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王妃, 具翟衣, 加首飾, 尙宮前導以出。樂作。王妃, 陞座, 爐烟升。繖扇·侍衛, 如常儀。女官, 擎執。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及王子, 入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傳唱鞠躬四拜興平身。凡典贊之唱, 皆承司贊之辭。後倣此。王世子及王子, 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王世子及王子, 入便次。典賓, 引王世子嬪及命婦以下, 入就拜位。臨時設席。司贊曰四拜, 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嬪及命婦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贊, 引王世子及王子, 還入就位。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北向跪。尙食, 進王妃前揮巾, 樂作, 進訖, 樂止。進饌案, 樂作。進訖, 樂止。進別行果。尙儀, 進花, 樂作。進訖, 樂止。尙食, 進鹽水, 樂作。又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贊唱跪, 王世子以下, 皆跪。尙食, 進小膳,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皆, 俯伏興平身。典贊, 引王世子陞自東階, 由東門入,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 尙食, 酌壽酒第一爵,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爵, 詣王妃座前跪。設席。典贊唱跪。王世子嬪以下, 皆跪。王世子, 以爵, 授尙食。尙食, 傳捧, 置于座前。有案。王世子, 俯伏興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王世子將出, 典言陞。, 進當座前俯伏跪。代致詞云王世子臣某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傳旨, 由東門出臨階西向立。宣旨曰與世子同慶。王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贊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尙食, 進饅頭,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嬪,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二爵, 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受爵, 詣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王世子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世子嬪, 俯伏興出就拜位北向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王世子嬪將出, 典言陞。進當座前俯伏跪。代致詞云王世子嬪某氏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 俯伏跪啓傳旨, 由東門出, 臨階西向立。宣旨曰與世子嬪同慶。王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贊唱就位, 典賓, 引王世子及王子, 就位。又引王世子嬪及命婦, 各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卓, 供別行果。又供命婦以下卓, 散花。尙食, 進湯, 樂作。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俯伏進訖, 還位。凡進爵·進湯時, 同。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 食畢, 樂止。
○進第一盞, 典賓, 引王世子,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 樂作。尙食, 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王世子受盞, 詣座前跪。典贊唱跪, 王世子嬪以下, 皆離位跪。王世子,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尙食進湯。王世子俯伏, 王妃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以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虛盞, 退立酒亭之西。尙食受盞。王世子從酒亭後, 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王世子受盞, 詣座前跪。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進于王世子前。王世子, 受盞擧飮訖, 典饌, 進湯, 執虛盞, 俯伏興從東偏還至酒亭。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就位。王世子嬪以下, 皆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嬪以下湯酒, 樂止。
○進第二盞。典賓, 引王世子嬪,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樂作。尙食, 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詣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命婦, 皆離位跪。王世子嬪,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尙食進湯。王世子嬪, 俯伏。王妃擧盞訖, 尙食受虛盞, 以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受虛盞, 退立酒亭之西。尙食受盞。王世子嬪, 從酒亭後, 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受盞, 詣座前跪。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王世子嬪前。王世子嬪, 受盞擧飮訖, 典饌進湯, 執虛盞, 俯伏興從東偏還至酒亭。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命婦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嬪, 就位。王世子及命婦, 皆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酒訖, 樂止。
○進第三盞。典賓, 引命婦班首,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樂作。尙食, 以盞酌酒授命婦班首, 班首, 詣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以下, 離位跪。班首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尙食進湯。班首俯伏。王妃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以授班首。班首受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酒, 樂止。
○進第四盞。典賓, 引王子,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樂作。尙食, 以盞酌酒, 授王子。王子, 詣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跪。王子,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妃前。王妃執盞, 尙食進湯。王子俯伏。王妃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以授王子。王子受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酒。樂止。
○進第五盞。自第五盞, 至七盞, 臨明, 稟旨擧行, 而進盞行禮, 竝如一儀。酒行九徧, 尙食, 退小膳, 進大膳, 樂作。典饌, 置空案於王世子及嬪饌案之右。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饌, 樂止。王妃, 若入便次, 則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小退立。王妃陞座, 王世子及嬪以下, 還就位。王世子及嬪, 若入便次, 則命婦以下, 皆離位立, 亦如上儀。尙食, 進王妃前, 徹案, 典饌, 徹王世子以下卓。典贊唱可起。典賓, 分引王子及命婦, 降就拜位。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 就拜位。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王子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王子出。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禮畢。典贊亦唱。王妃降座, 樂作。還內侍衛如來儀, 樂止。典賓, 分引王世子嬪及命婦出。
肅宗丙戌, 內宴行此儀。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大王大妃進宴儀
前一日, 尙寢, 帥其屬, 設大王大妃座於通明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東近北,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設王大妃座於大王大妃座東西向。設殿下座於大王大妃座西近南東向。設王妃座於王大妃座東近東西向。各設寶案於座東, 又各設小次於殿階上東西, 竝隨地之宜。王世子位於殿下座南近西, 王世子嬪位於王妃座南近東, 俱北向。各設便次於東西階下, 竝隨地之宜。命婦位於王世子嬪之後近東北向。其日, 女伶, 陳樂於殿階上及殿庭。內侍府, 陳儀仗, 竝如常儀。尙寢, 設王大妃拜位於殿內北向, 殿下拜位於王大妃之後近西北向, 王妃拜位於王大妃之後近東北向。典賓, 設王世子拜位於殿庭道西, 王世子嬪拜位於殿庭道東, 命婦拜位於其後, 俱北向。司贊·典賓位於楹內近東西向北上。典言·典贊在南差退。女伶及女執事位於殿外近西北向。尙食, 設大王大妃壽酒亭於殿內當中北向。又設王大妃壽酒亭於其後, 殿下酒亭差後近西, 王妃酒亭差後近東, 王世子酒卓於殿外近西, 王世子嬪酒卓於殿外近東, 命婦酒卓次之。其日, 命婦, 各具禮服, 依時刻集到。王世子嬪, 具禮服, 守閨, 前引立於東廂西向。典賓, 引命婦立於其後少南西向, 俱異位重行北上。尙宮以下, 俱詣內閤, 伺候。女伶及女執事, 先入就位。內侍, 俯伏跪贊請內嚴, 少頃, 又白外備。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以出。內侍, 前引至閤, 典賓, 引入立於西廂東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王妃, 具翟衣加首飾, 尙宮, 前導以出立於殿外近東西向。尙傳,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以出。尙傳, 前導至閤, 尙宮, 承引入立於殿外近西東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王大妃, 具翟衣加首飾, 尙宮, 前導以出立於殿外補階上近東西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大王大妃, 具翟衣加首飾, 尙宮前導以出。樂作。大王大妃, 陞座, 爐烟升。繖扇·侍衛, 如常儀。女官擎執。樂止。尙宮, 導王大妃, 由殿東門, 入就拜位。臨時, 設褥席, 後放此。司贊曰四拜。典贊唱凡典贊之唱, 皆承司贊之辭。鞠躬四拜興平身。王大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導王大妃, 就座。尙宮, 導殿下, 由殿西門, 入就拜位。尙宮, 導王妃, 由殿東門入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王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導殿下·王妃東向, 王大妃前, 殿下近北, 王妃近南。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王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導殿下·王妃, 就座。典賓, 引王世子, 入就拜位。典賓, 引王世子嬪及命婦入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命婦, 回班東向王大妃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回班西向殿下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回班, 又東向王妃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北向立。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尙食, 進大王大妃·王大妃·殿下·王妃前揮巾, 樂作。進訖, 樂止。進饌案, 樂作。進別行果, 尙儀, 進花進訖, 樂止。尙食, 進鹽水, 樂作, 又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贊唱跪, 王世子以下, 皆跪。尙食, 進小膳,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女伶二人, 陞自西階當中分東西北向立, 唱尊崇樂章訖退。尙宮, 導王大妃,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一爵, 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設席, 後倣此。典贊唱跪, 殿下·王妃, 離位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跪。王大妃,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有案。王大妃, 興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王大妃將出, 典言陞後倣此。進當座前北向跪。代致詞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退西向跪。宣旨曰與王大妃同慶。大王大妃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尙食進割肉, 又進饅頭,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大妃俯伏興平身。殿下·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大妃·殿下·王妃就座。尙食, 各進饅頭。尙宮, 導殿下,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二爵, 跪進于殿下前。殿下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跪。殿下,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殿下, 興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北向跪。代致詞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 跪啓傳旨, 俯伏興退西向跪。宣旨曰與殿下同慶。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殿下俯伏興平身。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殿下詣, 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酒, 跪進于殿下前。殿下受爵, 詣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 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殿下,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 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殿下俯伏興平身。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殿下·王妃, 就座。尙食, 各進湯, 樂作。進訖, 樂止。尙宮, 導王妃,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三爵,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王妃, 以爵授尙食, 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妃, 興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北向跪。代致詞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退西向跪。宣旨曰與王妃同慶。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樂止。尙食, 各進湯,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妃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妃, 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酒,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爵, 詣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王妃,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妃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妃, 就座。尙食, 進王妃湯。典賓, 引王世子,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四爵,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世子嬪以下, 皆跪。凡進爵時同。王世子,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世子, 俯伏興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代致詞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東門出臨階西向立。宣旨曰與世子同慶。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尙食, 各進湯,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 陞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酒,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爵, 詣王大妃座前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 出就拜位。典賓, 引王世子嬪, 陞自東階, 由東門入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五爵, 授王世子嬪。世子嬪,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王世子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世子嬪, 俯伏興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入詣座前跪。代致詞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東門出臨階西向立。宣旨曰與王世子嬪同慶。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嬪, 引王世子嬪, 陞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酒, 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受爵, 詣王大妃座前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擧爵, 樂作。尙食, 進受虛爵,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嬪, 出就拜位。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 王世子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典贊唱就位, 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 陞就位。命婦, 皆就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饌卓, 供別行果。又供命婦, 以下卓, 散花。尙食, 各進湯, 樂作。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俯伏進訖, 還位。凡進盞·進湯時, 同。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 樂止。
○進第一盞。尙宮, 導王大妃,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樂作。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殿下·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跪。王大妃,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 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執盞, 王大妃俯伏。大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受虛盞, 退立於酒亭之西。尙食, 跪受虛盞。王大妃, 從酒亭後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尙食, 傳捧, 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執盞, 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 受盞, 擧飮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大妃俯伏興平身。殿下·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大妃·殿下·王妃, 就座。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就位。尙食, 進殿下·王妃酒。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酒訖, 樂止。尙食, 各進湯, 樂作。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俯伏進訖, 還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 樂止。
○進第二盞。尙宮, 導殿下,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樂作。跪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跪。殿下,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 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執盞, 殿下俯伏。大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虛盞, 退立於酒亭之西。尙食, 跪受虛盞。殿下, 從酒亭後, 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跪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尙食, 傳捧, 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執盞, 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盞擧飮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殿下, 俯伏興平身。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殿下, 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樂作。跪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盞, 詣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殿下,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執盞, 殿下俯伏。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殿下俯伏興平身。王妃·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殿下·王妃, 就座。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就位。尙食, 進王妃酒, 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 酒訖, 尙食, 各進湯, 樂作。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俯伏, 進訖, 還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 樂止。
○進第三盞。尙宮, 導王妃,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樂作。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跪。王妃,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執盞, 王妃俯伏。大王大妃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虛盞, 退立於酒亭之西。尙食, 跪受虛盞。王妃, 從酒亭後, 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尙食, 傳捧, 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執盞, 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盞, 擧飮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妃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妃, 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盞, 詣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跪。王妃,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 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執盞, 王妃俯伏。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妃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妃, 就座。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就位。尙食, 進殿下酒, 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 酒訖, 尙食, 各進湯, 樂作。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離位, 俯伏進訖, 還位。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湯, 樂止。
○進第四盞。典賓, 引王世子,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樂作。授王世子, 王世子,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嬪以下, 皆離位跪。王世子,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執盞, 王世子俯伏。大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受虛盞, 以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虛盞, 退立於酒亭之西。尙食, 受虛盞。王世子, 從酒亭後還立其東。尙食, 又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盞,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尙食, 傳捧跪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執盞還授尙食。尙食, 受盞,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盞擧飮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 詣王大妃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以盞酌酒,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盞, 詣王大妃座前跪。典贊唱跪。王世子嬪以下, 皆跪。王世子, 以盞授尙食。尙食, 傳捧跪進于王大妃前。王大妃執盞, 王世子俯伏。王大妃, 擧盞訖, 尙食, 受虛盞, 復於酒亭。典贊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就位。尙食, 進殿下·王妃酒, 典饌, 供王世子嬪以下酒, 樂止。酒行九徧, 尙食, 退小膳, 進大膳, 樂作。典饌, 置空案於王世子及嬪以下饌案之右。典饌,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膳, 樂止。大王大妃, 若入小次, 則王大妃·殿下·王妃起立於楹內東西。王世子以下, 離位小退立。大王大妃, 陞座後, 王大妃·殿下·王妃, 還就座。王世子以下, 就位。王大妃, 入小次。殿下·王妃·王世子以下, 如上儀。殿下·王妃, 入小次, 王世子以下, 亦如上儀。尙食, 進大王大妃·王大妃·殿下·王妃前, 徹案, 典饌, 徹王世子以下卓。典贊唱可起, 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 降就拜位。尙宮, 導王大妃·殿下·王妃就拜位。司贊曰四拜, 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大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前導, 以出。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 殿下·王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前導, 以出。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 王世子及嬪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禮畢。大王大妃, 降座, 樂作。還內, 如來儀, 樂止。典賓, 引王世子及嬪以下出。
舊儀不傳。肅宗丙寅, 行此宴禮。今上戊申, 又行此儀, 卽慈宴儀也。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三殿進宴儀
前一日, 尙寢, 帥其屬, 設大王大妃座於光明殿北壁南向。篇內。設寶案於座東近北,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設殿下座於大王大妃座左, 王妃座於大王大妃座右相向。守閨, 設王世子位於殿下座, 南近東, 王世子嬪位於王妃座南近西相向。賢嬪位於王世子嬪之左, 命婦位於王世子嬪之後, 近西北向。其日, 女伶, 陳樂於殿階上及殿庭。內侍府, 陳儀仗, 竝如常儀。尙寢, 設殿下拜位於殿楹外近東北向, 王妃拜位於殿楹外近西北向。守閨, 設王世子拜位於殿下拜位之後。守則, 設王世子嬪拜位於王妃拜位之後少東, 賢嬪拜位於王妃拜位之後少西, 俱北向。典贊, 設命婦拜位於王世子嬪拜位之後北向。設司贊以女官知禮者, 爲之。位於楹外近東西向北上。典言·典贊在南差退。女伶及女執事位於殿外近西北向。尙食, 設大王大妃壽酒亭於殿外近東北向。又設殿下酒亭, 王妃酒亭於壽酒亭之後東西相向。殿下酒亭在東, 王妃酒亭在西。掌食, 設王世子酒卓於殿外近東西向, 王世子嬪酒卓及賢嬪酒卓於殿外近西, 俱東向。命婦酒卓次之。尙宮以下, 俱詣內閤, 伺候。女伶及女執事, 先入就位。命婦, 具禮服, 依時刻, 集到。王世子嬪及賢嬪, 具禮服, 守則前引立於西廂東向。典贊, 引命婦立於其後少南東向北上。內侍, 俯伏跪贊請內嚴, 少頃, 又白外備。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以出。內侍, 前引至閤, 守閨, 承引入立於閤外東廂西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王妃, 具翟衣, 加首飾, 尙宮, 前導以出立於殿外近西東向。尙傳,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尙傳, 前導以出至閤, 尙宮, 承引入立於殿外近東西向。尙儀, 俯伏跪啓請中嚴, 少頃, 又啓外辦。大王大妃, 具翟衣, 加首飾, 尙宮, 前導以出。樂作。大王大妃, 陞座爐烟升。繖扇·侍衛女官擎執。, 如常儀。樂止。尙宮, 導殿下, 入就拜位。尙宮, 導王妃, 入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王妃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凡典贊之唱, 皆承司贊之辭。典贊唱跪。殿下·王妃跪。凡跪俯伏興平身, 皆興贊唱, 後倣此。尙食, 進大王大妃前揮巾, 樂作。進訖, 樂止。進饌案, 樂作。進別行果, 尙儀進花, 進訖, 樂止。尙食, 進鹽水, 樂作。又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尙食, 進小膳, 樂作。進訖, 樂止。殿下·王妃, 俯伏興平身。女伶二人, 陞自西階, 當中分東西北向立。唱加上尊崇樂章於顯之曲訖退。尙宮, 導殿下,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一爵, 跪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爵, 由正門後倣此。, 詣大王大妃座前。設席。典贊唱跪。殿下北向跪。王妃跪。殿下, 以爵授尙食, 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有案。典贊唱俯伏興平身。後倣此。殿下俯伏興平身, 王妃同。殿下, 由東門出後倣此。就拜位跪, 王妃同。典言, 陞自東階由東門入進當座前北向跪。代致詞云國王臣諱舊無頭辭, 特命書之。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跪。宣旨曰與殿下同慶。宣旨後, 由東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 復於酒亭, 樂止。尙食, 進割肉, 又進饅頭,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殿下·王妃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王妃,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二爵,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爵由正門後倣此。, 詣大王大妃座前。設席。典贊唱跪。王妃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妃俯伏興平身, 由西門出後倣此。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北向跪。代致詞云王妃妾某氏舊無頭辭, 特命書之。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跪。宣旨曰與王妃同慶, 由西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復於酒亭。樂止。尙食, 進湯, 樂作。進訖, 樂止。典贊唱俯伏興平身, 王妃俯伏興平身。尙宮, 導殿下·王妃, 就座後, 尙食, 各進揮巾, 樂作。進饌案, 進別行果。尙儀, 進花。進訖, 樂止。尙食, 進鹽水, 樂作, 又以空案, 置於饌案之右, 樂止。尙食, 進小膳, 樂作。進訖, 樂止。進饅頭, 樂作。進訖, 樂止。守閨, 引王世子, 守則, 引王世子嬪及賢嬪, 入就拜位。典贊, 引命婦, 入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守閨, 引王世子, 守則, 引王世子嬪及賢嬪, 入就座, 各供揮巾。典贊, 引命婦, 就座。掌食, 供饌, 供行果, 供花, 供饅頭。又供命婦以下, 饌·花。尙宮, 導殿下, 詣壽酒亭。尙食, 酌壽酒第三爵, 跪進于殿下前。殿下,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受爵, 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以爵授尙食。尙食, 跪受爵, 詣酒亭, 以盞酌酒, 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受盞, 以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殿下前。殿下, 跪受盞擧飮訖, 仍執盞, 俯伏興平身, 至酒亭。尙食跪受盞。殿下, 還就座, 樂止。尙食, 進湯, 樂作。進訖, 樂止。尙宮, 導王妃, 詣壽酒亭。尙食, 酌壽酒第四爵, 跪進于王妃前。王妃, 受爵, 詣大王大妃座前跪, 以爵授, 尙食。尙食, 受爵, 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以爵授尙食。尙食, 跪受爵, 詣酒亭, 以盞酌酒, 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受盞以授尙食。尙食, 受盞, 進于王妃前。王妃, 跪受盞擧飮訖, 仍執盞俯伏興平身, 至酒亭。尙食跪受盞。王妃還就座, 樂止。尙食進湯, 樂作。進殿下王妃前湯。掌食, 供王世子以下湯訖, 樂止。守閨, 引王世子守閨, 止於門外。, 詣壽酒亭, 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五爵,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爵由正門, 詣大王大妃座前, 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 置于座前。王世子, 俯伏興平身, 由東門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東階, 由東門入進當座前跪。代致詞云世子臣某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立。宣旨曰與世子同慶, 由東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 復於酒亭。尙食, 進湯, 樂止。王世子俯伏興平身。守閨, 又引王世子, 詣殿下酒亭東向立。守閨, 止於門外。尙食, 酌酒授王世子。王世子受爵由東門, 詣殿下座前, 跪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世子俯伏興平身, 就拜位, 跪傳致詞於尙宮。尙宮, 捧置于殿下座左, 殿下擧爵, 樂作。進訖, 尙宮跪受爵復於酒亭。進湯, 樂止。王世子俯伏興平身。守閨, 引王世子, 詣王妃酒亭西向立。守閨, 止於門外。進爵, 樂作。傳致詞, 進湯, 如上儀。致詞, 捧置座右。進爵由西門。訖, 王世子還就座, 樂止。掌食, 供王世子以下湯酒, 供命婦湯酒。守則, 引王世子嬪守則, 止於門外。,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六爵, 授王世子嬪。王世子嬪, 受爵由正門詣大王大妃座前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王世子嬪, 俯伏興由西門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代致詞云世子嬪妾某氏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立。宣旨曰與世子嬪同慶, 由西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復於酒亭。尙食進湯。王世子嬪俯伏興平身。守則, 又引王世子嬪, 詣殿下·王妃前, 進爵, 傳致詞, 進湯, 竝如王世子行禮訖, 樂止。守則, 引賢嬪守則, 止於門外。,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七爵, 授賢嬪。賢嬪, 受爵由正門, 詣大王大妃座前。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賢嬪俯伏興平身, 由西門出就拜位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代致詞云賢嬪妾某氏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立。宣旨曰與賢嬪同慶, 由西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復於酒亭。尙食進湯。賢嬪俯伏興平身。守則, 又引賢嬪, 詣殿下王妃前, 進爵。傳致詞, 進湯, 亦如王世子嬪行禮訖, 樂止。供王世子以下湯·酒, 上同。典贊, 引命婦班首,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八爵, 授命婦班首。命婦班首, 受爵, 由正門後倣此。, 詣大王大妃座前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置于座前。命婦班首, 俯伏興平身, 由西門出就拜位後倣此。跪。典言, 陞自西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代致詞云命婦妾某氏等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尙儀, 進當座前跪啓傳旨, 俯伏興由正門出西向立。宣旨曰與命婦等同慶, 由西門入。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尙食, 跪受爵復於酒亭。尙食, 進湯, 樂止。命婦班首, 俯伏興平身。典贊, 又引命婦班首, 詣殿下·王妃酒亭進爵。傳致詞, 進湯, 行禮竝如上儀。供王世子以下湯酒, 上同。典贊, 引命婦, 詣壽酒亭東北向立。尙食, 酌壽酒第九爵, 授命婦。命婦, 受爵由正門, 詣大王大妃座前, 北向跪, 以爵授尙食。尙食, 傳捧進于大王大妃前。大王大妃, 擧爵, 樂作。進訖, 樂止。尙食, 跪受爵以授命婦。命婦, 受爵復於酒亭。典贊, 又引命婦, 詣殿下王妃酒亭, 進爵, 行禮, 竝如上儀。供王世子以下酒, 上同。酒行九徧, 尙食, 退小膳, 進大膳, 樂作。典膳, 置空案於王世子及嬪以下饌案之右。典膳, 供王世子及嬪以下膳, 樂止。大王大妃, 若入小次, 則殿下·王妃起立, 王世子及嬪以下立於席前。大王大妃, 陞座, 殿下·王妃, 還就座, 王世子及嬪以下, 就座。殿下·王妃, 若入小次, 則王世子以下, 席前立, 如上儀。王世子及王世子嬪·賢嬪, 入便次時, 命婦同。尙食, 進大王大妃·殿下·王妃前, 撤案, 掌食, 撤王世子以下卓。典贊唱可起。尙宮, 導殿下·王妃, 就拜位。守閨, 引王世子, 守則, 引王世子嬪及賢嬪, 就拜位。典贊, 引命婦, 就拜位。司贊曰四拜。典贊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殿下·王妃·王世子以下鞠躬, 樂作。四拜興平身, 樂止。尙宮, 進當座前跪啓禮畢。大王大妃, 降座, 樂作。還內, 如來儀, 樂止。尙宮, 導殿下·王妃出, 守閨·守則, 引王世子及王世子嬪·賢嬪出。典贊, 引命婦出。
今上癸亥·甲子, 行此儀。親加裁定, 刪繁, 就簡。○後, 下敎曰, 慈宴時, 三宴同行, 于今初行。昔年慈宴儀·今番三宴儀, 一體附錄於丙戌進宴儀註之下。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御宴儀
前一日, 掖庭署, 設御座於明政殿北壁南向。設寶案於座前近東, 香案二於殿外左右。又設便次於北階上近北南向。掌樂院, 展軒懸於殿庭, 設登歌之樂於殿階上, 俱北向。設協律郞, 擧麾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設司, 設王世子次於明政門外道東近北西向。設小次於殿東階下近東西向。
其日, 掖庭署, 設王世子位於御座東南西向。典儀, 設宗親·儀賓二品以上位於王世子之後少南, 文·蔭·武時·原任大臣·耆舊諸臣·勳府親勳臣·文·蔭·武曾經實職閫帥·摠管, 而名在勳府者, 文臣正二品以上, 勿論實職軍銜, 從二品至堂上正三品, 有實職者及軍銜, 年七十以上人, 兩都留守·畿伯·承旨·翰注·玉署·微垣·柏府·春坊時任者, 伊日, 侍衛有前例人員蔭武, 則時任將臣·實職摠管及軍銜中, 曾經將任, 曾經東班實職, 閫帥·摠管年七十, 二品以上者及未赴任道臣, 竝參。二品以上位於御座西南, 俱重行相向北上。承旨位於西南隅北向東上, 史官在其後。宗親堂上五品位於殿階上之東, 文官堂上三品位於殿階上之西, 侍臣堂下三品以下位於階上東·西東在宗親之後, 西在堂上官之後。, 不陞殿者位於南階上東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相向北上。又設王世子拜位於殿庭道東北向, 文官一品以下拜位於王世子之後近東, 宗親及武官一品以下拜位於道西, 俱每等異位, 重行北向, 相對爲首。宗親, 每品班頭, 別設位, 如常。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西向, 左·右通禮及階下典儀·代致詞官位於東階下近東西向, 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 俱北上。引儀設門外位, 如常。司饔院提調, 設壽酒亭於殿內近南北向。設坫加爵。副提調, 設王世子酒卓於殿外近東。司饔院官, 設班首酒卓於殿外近西。又設陞殿者酒卓於殿外東西近北, 不陞殿者酒卓於每品之前。鼓初嚴, 兵曹, 勒諸衛, 陳鹵簿·儀仗於正階及殿庭東·西, 列軍士, 竝如式。見序例。司僕寺正, 進輿輦及仗馬於殿庭中道左·右。鼓二嚴, 宗親·文·武應參之官, 以常服, 俱就門外位, 如常。王世子, 具翼善冠·衮龍袍, 出就明政門外入次。諸護衛之官及司禁, 各具器服, 俱詣閤外, 伺候。左通禮, 詣閤外, 俯伏跪啓請中嚴。殿下, 具翼善冠·衮龍袍, 御內殿。繖扇·侍衛, 如常儀。近侍·執事官, 由閤入庭, 四拜而出。典樂, 帥工人, 入就位。協律郞, 入就擧麾位。鼓三嚴, 執事官, 先就位。引儀, 分引宗親三品及文臣三品以下應參官, 由東西偏門入就拜位。相禮, 引王世子, 出次西向立。鼓聲止, 闢內外門。左通禮跪啓外辦, 殿下乘輿以出。左·右通禮, 前導。繖扇·侍衛, 如常儀。殿下將出, 仗動, 鼓吹振作。將入殿門, 協律郞跪俯伏, 擧麾興, 工鼓柷, 軒架作與民樂令, 鼓吹止。左通禮啓請降輿, 殿下, 降輿陞座爐烟升。尙瑞院官, 捧寶, 置於案。繖扇·侍衛, 如常儀。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 樂止。諸護衛之官, 入列於御座之後及殿內東西, 承旨, 入就位俯伏。史官在其後。司禁, 分立於殿階上。相禮, 引王世子, 由東門, 入就拜位。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二品以上, 由東西偏門, 入就拜位。典儀曰四拜。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及宗親文武應參官, 鞠躬軒架作與民樂令, 四拜興平身, 樂止。司饔院提調, 進酒器, 軒架作與民樂慢, 進訖, 樂止。贊儀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提調, 捧揮巾函, 軒架作與民樂令, 詣座前跪。內侍, 跪進訖, 樂止。提調, 進饌案, 軒架作與民樂慢, 提調, 進別行果, 進訖, 樂止。近侍, 捧花盤, 詣座前跪, 軒架作與民樂令, 內侍, 進花訖, 樂止。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皆, 俯伏興平身。相禮, 引王世子, 陞自東偏階, 由正門入相禮, 止於戶外。, 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一爵, 授王世子。王世子, 受爵, 詣座前跪。贊儀唱跪, 宗親·文武應參官, 皆跪。王世子, 以爵授提調。提調, 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凡進爵時, 提調以下, 皆跪。進湯時同。內侍, 傳捧, 置干座前。有案。王世子, 俯伏興由東門出就拜位跪。代致詞官, 陞自西偏階由西門入王世子, 將出, 代致詞官陛。進當座前跪。致詞云王世子臣某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殿下, 擧爵, 軒架作與民樂令, 提調, 進受虛爵, 復於坫, 樂止。進爵·退爵, 皆由御座南階。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贊儀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提調, 進饅頭, 軒架作與民樂慢進訖, 樂止。贊儀唱俯伏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平身。引儀, 引班首, 陞自東偏階引儀, 止於階下。由正門入, 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二爵, 授班首。班首, 受爵, 詣座前跪。贊儀唱跪。王世子以下, 皆跪。班首, 以爵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置于座前。班首, 俯伏興由西門出就拜位跪。代致詞官, 陞自西偏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致詞云議政具官臣某等云云謹上千千歲壽訖, 俯伏興降復位。傳敎官承旨。, 進當座前, 跪啓傳敎, 俯伏興由東門出臨階西向立。宣敎曰敬擧卿等之觴。殿下, 擧爵, 軒架作與民樂令, 提調, 進受虛爵, 復於坫, 樂止。贊儀唱三叩頭, 王世子以下, 皆三叩頭。贊儀唱山呼, 王世子以下, 皆拱手, 加額曰千歲。唱山呼曰千歲, 唱再山呼曰千千歲。几呼千歲, 樂工·軍校, 齊聲應之。贊儀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 皆俯伏興, 軒架作與民樂令, 四拜興平身, 樂止。贊儀唱就位, 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應參官, 各就位。俗樂退, 雅樂進。典樂, 引歌者及琴瑟·文·武舞分東·西偏階, 陞就位。司饔院副提調, 供王世子揮巾, 供饌卓, 供別行果。輔德, 供花, 副提調, 供饅頭。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饌卓, 散花。禮賓寺官, 分立於東·西班頭, 以次散花。諸臣, 皆離位跪受。進湯, 軒架作休安之樂。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俯伏進訖, 還位。凡進湯時同。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訖,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正門入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三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 詣座前跪。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俯伏。凡進爵時同。宰臣, 以爵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 宰臣俯伏。殿下, 擧爵, 登歌作休安之樂烈文之舞作。提調, 進受虛爵,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王世子, 還就座, 在位者, 就位。宰臣, 由西門出就位。後倣此。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凡賜酒初至, 王世子以下, 皆離位, 俯伏跪受飮訖, 俯伏興還位。訖, 樂止。提調, 進湯, 軒架作休安之樂。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訖,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正門入, 詣酒亭東此向立。提調, 酌酒第四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 詣座前跪, 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 宰臣俯伏。殿下, 擧爵, 登歌作休安之樂, 烈文之舞·昭武之舞作。提調, 進受虛爵,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 還就位。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訖, 樂止。軒架作休安之樂。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訖,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正門入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五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 詣座前跪, 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 宰臣俯伏。殿下, 擧爵, 軒架作休安之樂, 昭武之舞作。提調, 進受虛爵,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 還就位。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訖, 樂止。文·武舞出。雅樂退, 俗樂進。提調, 進湯, 殿上, 奏與民樂慢。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訖,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正門入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六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詣座前跪, 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 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 宰臣俯伏。殿下, 擧爵, 殿上, 奏與民樂令, 舞童·響鈸入作。提調, 進受虛爵,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 還就位。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訖, 樂止。提調, 進湯, 殿上, 奏與民樂慢。副提調, 供王世子湯, 執事者, 設宗親·文·武官湯訖, 樂止。引儀, 引進爵宰臣, 由正門入詣酒亭東北向立。提調, 酌酒第七爵, 授宰臣。宰臣, 受爵詣座前跪, 授提調。提調, 立受爵, 由南階陞跪進。內侍, 傳捧跪進于座前。殿下執爵, 宰臣俯伏。殿下, 擧爵, 殿上, 奏與民樂令。舞童·舞鼓入作。仍奏鄕唐交奏, 處容舞作。提調, 進受虛爵, 授宰臣。宰臣, 受復於酒亭, 還就位。副提調, 供王世子酒, 執事者, 行宗親·文·武官酒訖, 樂止。殿下, 若入便次, 王世子, 降立東中階, 宗親及群臣陞殿內及階上者, 分東西階下立, 其位於殿庭者, 皆出位立。殿下, 陞座, 俱還就位。王世子出入時, 群臣亦如之。酒行七徧, 提調, 進徹案。副提調, 徹王世子卓。宗親以下, 各以靑袱, 收裹饌餘, 自持而出。贊儀唱可起。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官, 降就拜位。初, 王世子將降, 在殿內及階上者, 從下先降。贊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王世子以下鞠躬, 軒架作與民樂令, 四拜興平身, 樂止。左通禮, 陞自西偏階, 由西門入進當座前跪啓禮畢贊儀亦唱。, 俯伏興降復位。協律郞, 跪俯伏, 擧麾興, 工鼓柷, 軒架作與民樂令。殿下降座, 左通禮啓請乘輿, 殿下乘輿。繖扇·侍衛, 如來儀。將出殿門, 鼓吹振作。協律郞, 跪偃麾, 俯伏興, 工戛敔, 樂止。殿下還內, 鼓吹止。相禮, 引王世子, 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官出。左通禮啓請解嚴。兵曹, 承敎, 放仗。殿下出宮, 奏與民樂令, 還宮, 樂止·酒第一爵, 軒架奏與民樂令, 第二爵, 奏與民樂令。進湯, 雅樂·登歌, 奏休安之樂。第三爵, 奏休安之樂, 烈文之舞入作。進湯, 奏休安之樂。第四爵, 奏休安之樂, 烈文之舞·昭武之舞兼作。進湯, 奏休安之樂。第五爵, 奏休安之樂, 昭武之舞入作。進湯, 俗樂, 殿上, 奏與民樂慢。第六爵, 奏與民樂令, 響鈸·舞童入作。進湯, 奏與民樂慢。第七爵, 奏與民樂令, 舞鼓·舞童入作。仍奏鄕唐交奏, 處容舞入作。○今上癸亥, 行此儀。舊儀, 進大膳, 酒行九徧, 當是時, 特命減大膳, 酒行七徧。○後, 下敎曰, 特命御宴, 意蓋在矣。今者儀註, 雅·俗樂兼行, 一遵英廟朝養老宴儀行之。儀節, 比於常儀, 差間, 而復其雅樂, 二百五十年後, 初行也。附註於儀註之下, 以示于後。時, 皇朝崇禎紀元後, 百十年。歲, 癸亥也。

國朝續五禮儀卷之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