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九月十四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鄭所啓, 卽見京畿監司洪在喆報狀, 則其一, 常賑加下, 以某司穀劃報事也, 此則限今歲末用下, 詳陳其加下石數, 然後更爲稟處, 其一, 陰竹逋吏所逋, 各穀八千四百餘石, 而仍卽逃躱, 無處香徵, 其間添耗爲三萬四千餘石, 請自庚申更勿陞耗事也, 逋吏尙未捉得, 每年耗條之虛錄文簿, 非但糴政之紊亂, 反有他穀混雜之弊, 壬寅以後, 所謂虛懸之耗條, 竝於還簿中釐正, 而只以元穀載錄, 以爲嚴糴法之地, 似宜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卽見京畿監司洪在喆所報, 則本道戶曹穀加下, 爲一千六百餘石, 請以本曹穀及本司穀劃報事也, 己未年竝報其各邑加下之數, 區劃穀物, 分置列邑, 以爲取耗支用, 更勿致有加下之弊, 而今此所報, 卽己·庚兩年備穀取耗以前之事也, 不可不更爲準報, 永杜弊端, 以本曹句管穀九百餘石, 本司句管穀六百餘石, 準數劃給,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卽見京畿監司洪在喆所報, 則道內各邑己未用下儲置米二千石劃報事也, 儲置加下, 固爲畿邑莫大之弊, 故己未年筵奏後, 較量各其邑入用之數, 劃付各其邑, 使之永無加下之弊, 而今此加下云者, 卽是己未一年未及磨勘條也, 此則不可不報給, 所謂推移進排, 無非公物挪貸, 則今當各邑出站之會, 多所相關, 尤當軫念, 以海西本司句管穀中二千石折米, 劃給,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今年, 幸又豐登矣, 民以爲樂, 而其艱窘困瘁之狀, 或有甚於歉歲者, 卽以索錢之故也, 穀賤則錢貴, 卽常理, 而公納之徵出於民者, 皆以錢, 而錢不納, 則椎剝隨至, 無論歉歲豐歲, 可哀者, 民也, 推情察狀, 百般使之安頓者, 專在於巡宣字牧之官矣, 捧糴之政, 在近竝加數捧穀, 而勿爲代錢, 但京司別作錢, 及監·兵營支放所用年例應作外, 竝勿爲加作, 如兩西, 則民力方竭於策應, 三南則民勢重困於徵納, 北關則民産多蕩於被災, 此時若有一分科外之斂, 則民何以支保乎, 以收逋及移轉等許多名色, 把爲加作之資, 甚至有馱價取剩, 減價立本之擧, 爲細瑣取利, 而皆貽疲民切骨之瘼, 今年雖一邑穀, 如有例外加作之入聞者, 則當爲論勘, 此意爲先知委於兩西·三南·北關監兵營, 使之各別操察, 亦以此意關飭列邑之意, 分付何如, 上曰, 加作一款, 則下民切骨之瘼也, 毋論豐歉, 豈可如此, 嚴加申飭, 期有實效, 可也。
又所啓, 聞淸州士民齊訴, 則淸州之苦弊巨瘼, 日甚一日, 民不可以支保云, 民不獲所, 則邑將安付乎, 有前無今有之四大弊, 一曰, 官爲都結, 每歲加斂也, 一曰, 還耗加作, 高價執錢也, 一曰, 輸稅牙倉, 量濫價騰也, 一曰, 稅太捧米, 有違本法也, 蓋自設邑以來, 自有常行之法, 而今也土不日蹙, 稅不歲增, 而舊式則全廢, 新規則疊出, 左徵右索, 朝椎暮剝者, 專在於哀矜之小民, 此其故何哉, 濫觴而至於橫流, 差毫而至於謬千, 蓋由於憑藉公納, 吏緣爲奸, 而官未之察飭也, 鄒聖論得民之道曰, 所欲與之, 所惡勿施爾也, 今淸民困阨之狀, 不啻以所惡而言, 則何可立視而不施乎, 其一, 都結爲四弊之源, 戶首防結, 法禁猶嚴, 況官府之替行防納乎, 雜用冗費, 把作淵藪, 則價何不比時倍加乎, 止溢莫如塞源, 官都結, 自今年永爲革罷, 其一, 本邑還簿, 折米爲三萬石云, 半留固是常典, 此邑尤當申嚴, 自今年以折半耗條作錢, 而一從戶曹詳定例收捧, 凡所謂加作名色, 待蘇醒間勿送於本州, 其一, 稅穀之輸納於牙山倉者, 本爲民邑兩便之地, 而年久法弛, 利竇轉開, 高低操縱, 權在主倉, 以米則斛上加斛, 以錢則價別倍價, 一視之民, 何厚何簿, 苟使趁期而善納, 何擇獨運與竝載, 自今年淸州捧稅船運之節, 使該州擧行, 而事係漕判, 下詢戶惠堂處之, 其一, 畓則納米, 田則納太, 米有米價, 太有太價, 田畓定制, 截然不同, 今聞田與畓無別, 太與米同價云, 爲誰牟利, 使民受害, 自今年米太, 分秩收捧, 勿爲相混, 今臣所奏, 非欲行新法也, 卽復自前常行之經法也, 其餘可捄可釐之許多條端, 煩不敢一一仰奏, 而如法外謬例, 當此更張之會, 營邑逐條釐正, 報本司成節目施行, 俾圖回弊爲完之地, 而明春自本司, 當發送籌郞摘奸, 元結外, 若有一把加斂, 元作外, 若有加作, 及高價田稅或有混出者, 則當該守令, 當以贓汚之律, 執奏, 道伯亦難免不飭之失, 此意竝爲申飭於該道臣處, 何如, 上曰, 漕制事, 戶惠堂之意何如, 兼戶曹判書金炳冀曰, 漕法本自嚴重, 有難遽議釐改, 而民隱如彼矜惻, 廟奏若是懇摯, 宜其有通變之道矣, 且稅穀之賃船上納, 自是正例, 今此淸州稅穀, 依大臣所奏施行甚好, 臣無容仰達矣, 行知中樞府事金炳國曰, 稅船之使本州擧行, 大僚所奏, 事甚方便, 臣豈有他見乎, 上曰, 弊到極處, 民何以
(탈초자주 :
聊
)
生, 漕制事, 戶惠堂亦爲詢同, 竝依所奏施行, 可也。
又所啓, 安興僉使, 陞爲履歷邊地矣, 若因稅船臭載事, 就理則法當交代上來, 如是則數遞之弊, 不可不念, 若係依例勘放之事, 則代以問備, 如有不可不嚴勘之罪, 則始爲拿問, 似好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武科宣部薦之陞堂上者, 經中軍僉使等職, 然後擬守令, 每患人多窠狹, 而安興一窠, 纔又陞作邊地矣, 扈衛別將一窠, 御營騎士將一窠, 自本廳本管望報, 兵曹待政差出, 周年爲限, 許用中軍履歷, 則可爲振淹之方, 而事係官制, 下詢登筵兵判處之, 何如, 上曰, 兵判之意, 何如, 行兵曹判書李鍾愚曰, 無論宣部薦履歷之人, 每患積滯, 大臣所奏, 允合疎菀之政, 臣無容他見矣, 上曰, 兵判之意, 亦如此, 依所奏施行, 可也。
又所啓, 四營門把摠之權作實職窠者, 自兵曹擬差矣, 將官之將臣自辟, 已例卽然, 此後則令各該營隨窠, 以實職中擬望, 轉報兵曹爲宜, 故敢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年前因知中樞五衛將之太澆濫而無防限, 大臣筵奏, 醫譯外勿許矣, 以雲監之不入擧論中, 銓曹仍不檢擬雲臺官, 東西銓調用, 載在法典, 此後樞衛兩銜與醫譯, 一體擧擬, 似好, 故敢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禁軍及各營久勤邊將, 積仕勞力, 隨窠差遣, 而每於六臘殿最, 雖居上考, 該曹陞降之時, 以上點下, 便成謬例, 此豈專爲嚴明考課而然哉, 鎭將之纔赴旋遞, 非惟情狀之可矜, 殘鎭迎送, 爲弊甚悶, 此後則居上者, 無得以下考施行之意, 分付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因此而又有所奏者, 西北別付料之除拜邊將, 卽以久勤及不願可矜等三名色, 而此皆自該廳修成冊, 報兵曹而施行, 寔出於慰悅遠方之意, 而近聞初無付料之名者, 呈訴兵曹, 借得許題, 謂之道內可矜, 圖占鎭將者, 反復多於積仕之原久勤, 及取才之不願窠云, 此非但淆雜之有駭聽聞, 一廳之稱冤, 倘復如何, 自今以後, 所謂道內可矜名色, 一切勿許之意, 分付該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全羅右水使數遞餘, 不宜遲待夫馬, 新除授水使, 使之不日內辭朝,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副摠管李周喆·張寅植, 當爲追贈, 而所後家無可施云, 依近例移施本生家, 似宜, 故敢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故士人尹昌五, 至孝根於天植, 實行播聞鄕里, 自少勤學篤工, 最精熟於小學·論語及性理等書, 到老彌篤, 開導後學, 遠近士林, 無不推重, 至有士論之上達天聽, 而下吏曹稟處矣, 如此儒行之人, 當授超異之典, 特贈南臺之職, 似好, 故敢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豐恩府院君, 及故領議政趙寅永緬禮在近云, 相臣遷窆時, 葬需擔軍, 參酌題給, 自是法典, 國舅緬禮時, 筵奏後亦爲擧行矣, 竝令該曹依例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