기사제목右議政 宋寅明 등이 입시하여 戶·兵曹 등에 수납하는 木은 단지 厚薄만을 따지는 문제에 대해 논의함  
연월일영조 12년 1736년 06월06일(음)
同日入侍時, 右議政宋所啓, 布帛, 自是有用之物, 必厚織然後, 作爲衣服, 可以支久, 古之大同木, 定以五升, 雖若麤疎, 實則敦厚, 故量其斤數, 則非今之比, 近來人心巧詐, 惜厚費而規重利, 所織之木, 僅僅成樣, 雖似升細, 其實至薄, 名爲六七升, 而薄劣不合作衣, 自織造者言之, 所惜者些費, 而以有用而爲無用, 豈不可痛, 戶主, 符同官吏監色, 納賂廳屬, 次次無弊捧納, 以此京司之木, 多歸無用, 便同死貨, 漢·唐·宋時, 皆有惡錢薄絹之禁, 誠以天下流行之貨, 不可任其奸民之容詐也, 卽今布帛之至薄者, 亦不可無各別嚴禁之道, 此後兵戶曹及惠廳捧上之木, 勿計升數麤細, 只論厚薄如何, 令該道預先以此意, 嚴飭各邑, 知委民間, 織木, 務從敦厚, 前頭上納木中, 如或復有如前至薄者, 則該邑守令, 自各該司入啓論罷, 監色重勘, 斷不饒貸事, 定式申飭何如, 左議政金曰, 近來唐綿太織布之弊, 轉甚薄布, 未必不由於此矣, 宋曰, 兩西則唐太作木誠難, 一切禁之矣, 上曰, 唐人聶夷中, 遍照逃亡屋之句, 予常感歎, 而先朝御製中, 有耕織啚詩, 故予亦有欽頌, 而敬次者矣, 粒粒皆辛苦, 則尺布亦艱辛, 而官吏之徵捧民布也, 安知無徵以六升木, 而換納以五升者乎, 至於薄布, 則民習亦可惡矣, 收布上納中, 若有如此薄布, 則該邑守令, 當繩以重律, 唐太事則尤爲寒心, 兩西商賈之用唐太, 雖不可禁, 而諸道上納則竝令勿捧唐太所織之布, 且農桑盛旣在七事中, 守令若能力勸農桑, 則我國木綿自裕, 何至用唐太乎, 上納布中, 若有唐太所織者, 而現露, 則該邑守令, 當勘以不勸農桑之罪, 以此各別申飭於諸道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