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三月二十四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右參贊趙顯命所啓, 臣方待罪惠廳, 頃者大臣, 以忠淸道沃川大同木燒火酒幕者, 陳達蕩減, 已下擧條當奉行, 而若知其明白被燒, 豈可再徵, 大臣之言, 固有意見, 而但無前之事, 自今開例, 則次次引例, 終成無窮之弊矣, 臣亦非有必捧之意, 而今若蕩減, 日後若有監色輩, 自爲竊盜, 故燒人家, 稱以被燒而欲援此爲例, 則將何以別白乎, 右議政宋曰, 堂上之不欲開例是矣, 然以朝家大體言之, 則旣明知其難捧, 何可過慮後弊, 而全無寬減之政耶, 日前禮山倉火燒事, 以不可輕議蕩減爲言, 蓋慮僥倖, 而此則旣是五六年前事, 臣於路上, 又目見其被燒餘木, 今若不爲蕩減, 則守令必慮自已解由之見拘, 不恤民弊, 而終必至於再徵, 非所以示朝家德意, 已蕩減之後, 今何可收還, 然已蕩減而無嚴懲, 則誠無以禁奸, 其時監色則宜各別重究矣, 顯命曰, 若海路則固非人力所可爲, 而陸路則苟能省睡警備, 豈致失燒之事乎, 上曰, 大臣陳達已減矣, 豈可復改乎, 顯命曰, 若難收還, 則監色嚴刑遠配何如, 上曰, 依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