기사제목兵曹判書 李晩成 등이 입시하여 西北 出身들의 分防문제에 대해 논의함/捕賊  
연월일숙종 45년 1719년 12월22일(음)
同日引接時, 兵曹判書李晩成所達, 今番增廣別試及春塘臺武科出身, 當爲分防磨鍊, 而連因年凶, 許令納米矣, 今年西北, 亦不免大歉, 若依例赴防, 則有主客俱困之弊, 使之納米, 而西北出身, 從自願赴防似好, 未知何如, 領議政金曰, 出身赴防之意, 蓋欲實邊, 且習邊務之意, 而在前凶年, 有除防納米之例矣, 曾自大朝, 有不許除防之敎, 而卽今則西北飢荒孔棘, 一時赴防, 必有主客俱困之弊, 其中西北武士, 或以納米爲難, 自願赴防者, 則從自願許赴亦好矣, 兵曹判書李晩成曰, 他道則納米, 西北則從自願納米赴防何如, 令曰, 依爲之, 又所達, 因尙州營將盧恰狀達, 殺越人命三四人之賊捕捉者, 雖未滿五人定式之數, 亦當各別論賞事, 前判書趙道彬陳達於入對時, 而論議不一, 故有更議大臣之令矣, 大臣入對下詢而處之何如, 領議政金曰, 在前捕賊事目屢改, 初則以三名論賞矣, 其後以賊徒甚多, 且賞典濫雜, 改以五名爲限, 雖不滿五名, 以其有殺越人命, 有所區別, 事甚擁腫, 依前以五名定式似好矣, 晩成曰, 然則雖殺越多人之劇賊, 亦不別爲論賞, 以五名定式乎, 令曰, 依爲之, 知敦寧閔鎭遠所達, 近來國綱漸弛, 人心極惡, 外邑貢賦軍布及凡上納之物, 色吏與京外牟利之輩, 符同用奸, 幻弄偸食, 不卽備納, 以致國用之益艱, 事之痛駭, 莫此爲甚, 近者尙州牧使權熀, 以此至於拿問, 而此等用奸色吏及同謀偸食之輩, 必須嚴立科條, 各別痛絶然後, 庶有懲戢之道, 今後則隨其現發, 移送捕廳, 亂杖懲治, 定限督捧, 而限內不納者, 依强盜例, 不待時處斬, 守令之知情者及兩件陳省成送者, 拿問定罪事, 定式則可杜此弊, 下詢于大臣而處之何如, 領議政金曰, 近來京上納之物牟利防納之弊, 罔有紀極, 京司用度之苟簡, 未必不由於此, 閔鎭遠之各別嚴懲之請誠是矣, 然不待時處斬, 未知如何, 而其罪則不可不重究, 守令及防納色吏, 亦須別樣處置, 庶可以杜其奸弊矣, 右議政李曰, 不待時處斬, 卽治强盜之律也, 外方監色之偸取上納錢布者, 便是竊盜, 而與强盜有間, 隨其現發, 囚禁還徵, 若終不納, 則付諸法司, 計贓勘罪, 雖犯死律者, 以其律勘處, 似爲得宜矣, 閔鎭達曰, 然則自捕廳亂杖督捧, 限內備納者, 畢捧後移送刑曹, 照律勘罪, 過限不納者, 仍爲蕩滌, 亦移刑曹, 計贓勘律, 守令之知情者及兩件陳省成送者, 拿問定罪事, 捧承令施行何如, 令曰, 依爲之, 閔鎭遠曰, 外方上納錢布, 每於發送時, 先送發行狀於該衙門及監營, 而亦卽報知于所經邑發行之後, 所經各邑, 亦另加看護, 夜則入置官庫, 着實守直, 而以某日過去本邑之意, 仍便卽報於該衙門, 使該衙門預知去來形止, 則庶防中間用奸之弊, 以此定式何如, 若穀物之船運者, 則忠淸水營及江華留守例, 爲馳報其去來矣, 令曰, 依爲之, 兵曹判書李晩成曰, 閔鎭遠旣陳上納之弊矣, 近來紀綱懈弛, 京司之事各□□□擧行□□□冬節垂盡, 騎保木及保布上納者絶少, □□經費□枯竭, 無以繼用, 夏間因前判書趙道彬所達, 九月內未收居末守令, 決棍督納事, 發關行會, 而各邑亦不動念, 事極可駭, 軍餉居末守令, 有拿問之定式, 各邑軍布未收之類, 歲末抄出計其分數, 三同以上居末者, 拿問定罪爲宜, 請詢于大臣而處之何如, 領議政金曰, 近來外方應上納之物, 絶無一時畢納者, 雖以田稅大同言之, 在前豈有未收之事, 而今則比比有之, 已極寒心, 至於各軍門身布, 守令雖有捧送, 亦不無中間見失之弊云, 不可不一番嚴飭, 如依晩成所陳爲之, 則似有其效矣, 右議政李曰, 近來紀綱懈弛, 且年歲饑疫, 民困日甚, 故凡係賦役, 不能趁期備納, 而雖或有(以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