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二月初六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右議政李所啓, 濟州試才御史差送事, 曾於癸未年, 因本州狀啓定奪之後, 適値年事大歉, 且非時急之事, 故姑爲停止, 以爲觀勢差送之地矣, 上年農事, 雖云失稔, 比之於其前則稍勝云, 而未及更爲稟定, 今不可一向遷就, 依江都例, 趁此時差送似當矣, 上曰, 李衡祥時事耶, 李曰, 然矣, 左議政李曰, 昨年形勢, 實難送之, 而今亦値農時, 待農歇後發送似可矣, 左承旨南致熏曰, 濟州試士, 則不必以農事爲拘矣, 上曰, 曾於己未秋, 李增以御史下去, 庚申春還來矣, 南致熏曰, 尹深, 亦於甲辰秋下去, 翌年乙巳春復命矣, 右議政李曰, 彼此往來時風勢, 春秋順逆不同, 三四月間則猶可以入往云, 今秋農事, 亦未知其如何, 有難等待, 爲先差出御史, 似當矣, 上曰, 御史差出可也。
又所啓, 濟州物情, 曾有所聞, 今因御史事, 敢達, 朝家之差送御史, 實出於慰悅島民之意, 而試才取人之後, 更無收用之擧, 則惡在慰悅之意乎, 前後文武出身之出來仕宦者絶無, 近年以來, 尤未收拾, 今雖試才, 又復如此, 則反有落莫之歎矣, 臣於待罪銓曹時, 適値敎授之有闕, 欲爲陳達變通, 以本土文官差出而未果, 蓋自此差送敎授者, 不過微末文官, 未必勝於本土文官, 而官況, 亦甚涼薄, 越海入去者, 例多厭苦, 且難得人, 則徒爲貽弊, 無益本土之人, 則旣不得遠來從宦, 得此敎授之任, 亦足爲慰悅之道, 而自本州, 各別擇差, 觀其擧職勤慢, 而殿最黜陟, 則必有着實之效矣, 前頭, 待敎授有闕, 依此施行何如, 上曰, 依爲之似好矣。
又所啓, 濟州, 以海外孤島, 距陸絶遠, 脫有海寇, 無他應援之勢, 而要害防護之所有九, 稱以助防將, 以武士中差定云, 其爲任事甚關緊, 擇其最緊兩處, 陞爲萬戶, 以其餘助防將之有久勤才能者, 隨闕陞差萬戶, 又以本牧將官之有久勤者, 陞差助防將, 以次次遷轉激勵之地, 則亦合於慰悅之道, 問于曾經牧使之人, 則皆以爲便云, 使之依此施行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濟州之民, 私賤居多, 士夫家奴婢, 或因其官員稱欲, 徵貢之弊不絶, 或放賣於本土之人, 則侵虐之端, 尤不能支, 當若依北道之例, 自朝家給價於本主, 買作公賤, 則在本主, 反有所利, 作爲公賤, 以除被侵之苦, 而仍屬軍伍, 則可以安保樂生, 緩急得力, 聞本州所在公賤, 則雖是內奴婢, 一年所納之貢, 不過二斗之米, 故皆以爲便云, 令該曹, 依此爲之似好矣, 上曰, 依爲之。
又所啓, 軍門節目, 自釐正廳磨鍊時, 禁衛營都提調軍官五員, 訓局都提調軍官五員, 竝皆罷之, 蓋禁衛都提調軍官, 乃是兵曹堂上軍官, 訓局都提調軍官, 乃是管理廳軍官, 管理廳移屬松都之後, 軍官之獨爲仍存, 俱涉無名故也, 但三軍門, 皆有都提調, 事體旣重, 凡有分付, 莫(若)無幕下任使之人, 則無以成樣誠爲埋沒, 各其軍門中, 自有軍官各目, 以此限五員分屬都提調, 似爲得宜矣, 兵曹判書兪得一曰, 釐正廳節目中, 禁衛營都提調軍官五員, 永爲減下, 故臣於頃間付祿之日, 問議于釐正廳堂上, 則軍門軍官減額之類, 不必一時盡汰, 使之有闕勿補者, 亦載節目云, 故今姑付祿, 以待有闕, 漸次減削矣, 今者大臣所達如此, 何以爲之, 李曰, 兩處軍官節目中, 雖已革罷, 一時汰去, 亦涉重難, 故定以有闕勿補矣, 各其軍門, 軍官五員分屬事, 自今定式, 而禁衛訓局都提調軍官, 則待其作闕, 次次移屬, 亦似便宜矣, 上曰, 依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