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十一月十三日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南所啓, 平安道, 自亂後, 專爲勅使及使行酬應, 田稅, 無上納之規, 人民, 無應役京中之事, 故名雖曰, 我國之地, 實置相忘之域, 以此, 監營有捉虎軍兵, 營有隨營牌, 輕歇其役, 以爲民丁投入之藪, 其餘應役本官者, 獨爲偏苦, 其在王政, 不可不一有所變通, 而非但朝廷之未遑, 亦以本道策應之浩繁, 姑息置之矣, 近自數十年來, 慶尙·全羅兩道, 又爲效, 尤於平安道, 別立名目, 假稱匠人, 勿論良賤, 竝爲募入, 其數漸廣, 無有限極, 故頃者, 慶尙道暗行御史書啓, 以爲輕收一疋之布, 以開願屬之路, 勒禁州里之役, 以堅投屬之心, 請定爲額數, 歲收二匹, 若工曹匠人之例, 以防避重趨歇之弊, 其餘則分給本官, 充定有頉之役, 則道內四五千白骨黃口, 庶免徵布之患云, 以此差送兩道巡撫使時, 啓下節目, 使之覈出矣, 回還後, 見其書啓, 則慶尙道六千餘名, 全羅道則幾至萬名矣, 監司, 摠領一道, 所當先自奉法, 而朝廷所不知之民丁, 擅占之多, 至於如此, 論以事體, 所當一倂革罷, 而其時廟堂之議, 以爲今之監司, 異於古之按廉, 旣許春率, 又置牙兵, 成立軍門貌樣, 亦難盡爲減削, 以公私賤二千名定給矣, 其後, 前全羅監司李秀彦·新監司金萬吉·慶尙監司李寅煥, 竝狀請還給, 而寅煥狀啓之語, 又以爲本營需用浩繁, 又有不得已違越朝命, 從其願加定之擧, 則初不如不爲定給之爲愈云, 藩臣事體, 有此非法之事, 自朝廷査出之後, 不但不爲之愧謝, 乃反曰, 吾將違越朝命, 初不如不爲定給之爲愈云, 其所以奉承朝廷者, 先自輕忽如此, 未知將何以使下官, 順從其令乎, 綱紀所係, 誠可寒心矣, 凡官府用度, 自當量入爲出, 今殿下, 爲慮民隱, 宮家折受, 沒數革罷, 旣罷之後, 宮中用度, 想多有比前不足之事, 而亦未嘗少有所係着遲留者, 而唯彼兩道藩臣, 則乃敢曰, 營中需用煩多, 不得不違越朝命云, 此豈仰體君上節損之意乎, 且以爲匠人, 皆是流民, 若欲移定軍保, 必將魚駭鳥散, 國家, 無得丁之利, 監營, 失萬餘人所納之布云, 鄕民入役之規, 富實有根着者, 多入歇役, 貧寒無依止者, 多入若役, 如此歇役之萬餘人, 皆是無依止流民云者, 此豈近理之說乎, 人民政事, 國之三寶, 國而失此, 則不可以爲國, 且兩南, 國家財用所出, 所恃以爲根本者, 而道臣之擅占民丁, 欲自比於西路, 誠不勝其駭然, 兩道監司, 竝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兩營, 自前未有匠人之時, 亦有支過之道, 而自朝家定數劃給之後, 又有此請, 殊甚不可, 竝從重推考, 可也, 南曰, 李翊, 爲慶尙監司時, 朝廷, 定給匠人三千名, 而其後漸次加定, 已過六千名矣, 李寅煥狀啓, 所謂臣將違越朝命, 從願加定云者, 其措語則誠非矣, 其形勢則此乃必至之事, 如此法外無名之事, 必全數革罷, 可無後弊, 今只減名數, 而欲禁前頭之漸加, 誠難矣, 若依忠淸監營例定給, 新選數百戶, 俾爲營中之需用, 而勿令更存匠人之名目, 爲可, 而當此飢荒救死不贍之時, 似難爲此等措置, 今姑使之依前, 分付擧行, 而待明年秋成後, 更爲變通, 何如, 上曰, 卽今, 雖以二千名爲定數, 其漸次增加, 勢所必至, 但今形勢, 有未及措置者, 待明秋, 更爲變通, 可也。
又所啓, 宮家折受之事, 大爲民弊, 故頃者, 諸道査啓上來之初, 朝廷, 方議其處置, 臣等之意, 誠不敢望, 直爲革罷, 欲請以各衙門各軍門, 曾前所折受之地, 移給於宮家, 而宮家之折受民田者, 則許其出給矣, 臣於受由下鄕之時, 得見邸報, 則戊辰以後宮家折受處, 自上特命, 盡爲革罷, 此是當初期望之所不敢及者, 欣聳說服, 有不可量, 臣心猶如此, 彼遐裔小民, 旣失而還得者, 其感祝歡呼, 爲如何哉, 其後, 以折受雖罷, 而賜與猶存, 臺臣·大臣, 相繼陳達, 亦卽快從無難, 其爲聖德之光, 無復餘憾矣, 第近聞宮家代受之處, 尙存不罷云, 所謂代受者, 宮家久遠折受因事見失之後, 相得其代者也, 此非無端, 新折受之比, 宮家欲爲仍存, 事理固然, 而以小民言之, 則渠之辛勤起耕, 傳爲家業之地, 折入於宮家, 勿論折受與代受, 於渠爲冤悶則一也, 折受, 旣以民怨, 而革罷則何可仍存代受, 不顧其怨乎, 此事處分, 極爲痛快, 可爲固結民心之一大機, 而猶有此一分未盡之事, 當初各軍門各衙門屯田, 曾已擬給於宮家矣, 今以此移給, 而戊辰以後代受處, 則竝爲革罷, 何如, 上曰, 代受處結數幾何, 行戶曹判書李世華曰, 壽進宮代受者, 累百餘結, 明禮宮代受者, 一千餘結矣, 上曰, 大臣陳達之意, 予豈不知哉, 代受處, 亦一體出給, 可也, 行吏曹判書尹趾善曰, 以衙門屯田代給者, 固是救弊之良策, 而此後每每如此, 則亦是難繼之道, 此甚可慮矣, 南曰, 凡事每每行之雖難, 而一番行之則亦非難事, 此後勿許代受, 只今番以衙門屯田代給, 則有何難繼之患乎, 上曰, 欲知結數多少者, 蓋以此也, 軍門屯田, 決不可變通, 各衙門屯田則不但其結數, 必不多, 軍門屯田則不許移給, 只以各衙門屯田, 移給, 亦似不均, 宮家代受處, 勿令充給, 直爲革罷, 可也, 左議政柳曰, 依戊辰年傳敎, 此後則折受代受等事, 一切勿許然後, 可無如此之弊矣, 上曰, 戊辰以後代受處, 盡爲出給, 此後則勿許代受事, 分付, 可也。
又所啓, 頃者, 尙衣院, 論報備局, 以爲平安道, 失稔尤甚, 故諸般身役, 皆令本道折錢上納, 而本院所捧綿紬, 乃是內入之物, 有難代捧銀錢云, 其後本道監司, 又報備局, 以爲道內凡干身布, 皆折錢上送, 而戶曹奴婢貢紬, 不爲擧論, 請分付該衙門, 急速指揮云, 平安道奴婢貢紬, 乃是從前最重之役, 雖在常年, 號爲若重, 況如此凶歲, 諸般身役, 皆蒙納錢, 而獨貢紬奴婢, 使之依前以本色上納, 則事甚不均, 請竝令本道, 依他身役例, 折錢上送於戶曹, 自戶曹, 添價貿紬, 以備內入, 則可以無乏於御用, 而垂恤於殘民矣, 上曰, 依爲之。